第116章 第116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愤怒于母亲扔下他一个人,觉得母亲没有和其他女子一样扛过去生产的鬼门关,是不够坚强强大,觉得天底下的女子都一个样儿的软弱不值得尊重。


    太子有各种各种的心理毛病,四爷一个老鬼在地狱里看着悲欢离合看的多了,作为一个饱受两个母亲甜蜜且痛苦折腾的人,不能感同身受,但他是绝对理解这个心理问题的。


    四爷言之凿凿地保证:“二哥,你信弟弟,太子妃嫂嫂一定能坚持下来,活下来,母子平安。”


    良久,良久,太子轻轻地问:“真的吗?”


    “真的,二哥不信嫂嫂,信弟弟吗?”


    “……二哥信你。”


    不管这个混账弟弟怎么和自己闹着,太子都信他。


    太子的身体停止了颤抖。


    四爷抱着他,跟抱着一个孩子似的,不断地说着:“等孩子出生,和兄弟姐妹们一起玩耍,他一定长得像太子二哥,又像太子妃嫂嫂,是快乐活泼康健的孩子……”


    胤?看得一抹脸,一屁股坐到太子的身侧,黑着脸面对还在跪着的母子两个,觉得都是什么嫡出嫡出闹得,嗓子堵着难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胤祉心里戚戚然,赫舍里皇后难产去世了,如果太子妃嫂嫂再难产去世了,不说老父亲和太子的心情,外人怎么看皇家?难道当家主母都中了诅咒不成?


    胤祺没有想那么多,就觉得太子就是矫情的,上了战场上刀剑擦脸过几次,他就没有这么多破事破心情了。


    哥几个陪着太子到天亮,大福晋抱着一个红通通的襁褓出来,给他们看一眼,又快速地抱着进去了。


    太子妃思虑过重,孩子在母体里本来就长的不够壮实,又是早产了。身体弱得很,太医说要好生养着,暂时不能经风。


    这和五贝勒胤祺当年的早产又不一样,宜妃怀着胤祺的时候用心养着,吃好喝好心情好,身体壮实得很。


    但是,好歹是母子平安。


    没有要太子决定“保大保小”。


    太子神情呆滞地望着产房的方向,眼前还是孩子皱巴巴红通通的红皮老鼠的样子,恍惚地站起来,还没有从惊天大喜中回神,被混账四弟直推着进来产房,看着床上依旧昏迷的太子妃,苍白到透明的面孔,趴在她的床头,突然呜呜地哭着。


    太子妃很坚强地熬了过来,在所有人的期盼中,从麻沸散的药力中醒了过来。元气大伤,需要好生养着,后面可能不好再生育了,但她握住太子的手,眼睛看着襁褓里的瘦小的孩子,眼里满满的都是母爱。


    太子妃生下嫡孙,康熙大喜过望,前朝后宫齐齐来道喜,皇宫和畅春园都挂满了代表小阿哥出生的小弓箭和大红布,内务府和礼部来询问是否大办洗三和满月礼,康熙只说要孩子贱养着,亲朋好友聚一聚就好。


    至于毓庆宫的大阿哥,他在昏迷中醒来了一次,听说太子妃生下一个小阿哥,母子平安,咧着嘴巴对李佳侧妃和弘皙笑了一下,含笑而逝。


    那笑容,要李佳侧妃夜里噩梦连连。


    要弘皙吓得几夜不敢自己睡,抱着被子去和太子挤被窝。


    正院里,太子妃每每在伤口的疼痛中醒来,看着照顾自己的皇贵妃和妯娌们,满心满眼的感激不尽。再看看躺在身边的小婴儿,有一种死里逃生万事皆休,只要两个孩子好的满足和期盼。


    太子和弘皙父子两个,有空就来看完太子妃和孩子,面对新出生的小阿哥,三只手握在一起,颇有同命相怜的相依为命之浓情。


    太子经过这件事,真的变化很大,还是骄傲不尘的,又好似高高在上的神仙,眼里终于有太子妃这个凡间女子了。


    皇贵妃领着几个儿媳妇,照顾太子妃和孩子,冷眼旁观,只有叹息。


    太子妃,这是彻底心冷了,这一次生产,面对太子的慌乱针对太子的性子“完美”的应对,是完全理智的算计,不带情绪的。


    夫妻情分没有了。但太子是孩子的父亲,孩子需要太子的保护和爱。


    只是,这话儿她谁也不能说,几个儿媳妇同样作为大家主母,看出来几分了,她只暗示她们闭紧了嘴巴。


    当然,到了皇太后和皇上这样的地位,已经不去在意心意什么的了,算计也好,假意也罢,只要各自将该做的事情做好,母子平安一家和乐,这就很好,假的也是真的。


    要说这件事,康熙查的明白,这事儿和李佳侧妃有关系,却也无可奈何。


    太子跟着康熙出门巡视,她好不容易等着太子回来了,和太子各种讨好地闹着要管理个宫务,甚至不惜说出来太子妃的陪嫁丫鬟背叛的事情,证明太子妃已经没有精力打理好事务了,却不防被太子妃早有防备,要四大妃一起打理宫务。


    李佳侧妃一怒之下,难免在照顾大阿哥吃药的时候,和大阿哥抱怨几句。大阿哥孝顺,愧疚于自己身体不好,要母亲一直操心,自然要给李佳侧妃出了这口气。


    太子妃暂时顾不得李佳侧妃的挑衅和使绊子,更不想因为宫务的事情闹得太难看,要人人都看毓庆宫的笑话,只想着去找太子说清楚,弹压弹压李佳侧妃的气焰。谁能想到那,大阿哥会动手,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儿动手!


    李佳侧妃自己都没有想到。


    弘皙更吓傻了。


    康熙愤怒于太子管不好家事,闹成这样。连带着,对弘皙也有了看法:弘皙和太子当年一样,都是大清最完美的学生,聪慧、仪态完美,文武双全。却也和太子一样,认为父母祖父宠着他,看重他,都是应该的,完全体会不到亲大哥作为长子,却因为体弱直接失去继承权的失落嫉妒伤心。


    这些日子,可能是因为太子妃有孕,老师们都说弘皙阿哥的功课还是一样好,夸他稳重。但康熙看着弘皙的书法,看得明白其中的不定心,明显被“嫡出弟弟”的出生影响。如此不够稳重,康熙更只有叹息。


    太子,康熙已经不想管了。


    康熙和皇太后嗑瓜子喝茶说话儿,颇有感慨:“皇额涅,儿臣最近想着想着,就想明白了。有些道理啊,不是教导出来的。教导的再好,他不能领悟成自己的,他就只是一个长不大的学生。”


    皇太后安慰康熙:“小的时候,都是这样。要慢慢撒手。”


    康熙只笑着摇头。


    担心几个儿子对太子妃动手,各种护着。却没想到,事情发生在毓庆宫内部。将几个儿子陪着太子的表现都打听清楚,康熙给毓庆宫送去厚重的贺礼,也给几个儿子家里送去一样厚重的赏赐。


    不管怎么争斗,关键时刻,几个儿子都想着太子好,太子妃母子平安,要康熙很是欣慰。


    “是啊,该争还是要争,该斗还是要斗的。”江南,八贝勒收到四哥的来信,微微一笑,面对两个弟弟好奇的眼神,唇角一挑,笑得完美的温润如玉。“两淮盐业兴旺,盐商们富的朝长江里扔金铂听水声儿,生产盐的灶户们,窝在一场梅雨天气风刮就倒的屋子里,自己吃不起自己晒出来的盐。”


    胤祥和胤?明白了,齐齐一笑。随即又担忧。胤祥道:“万一事情闹得太大了那?”


    “怎么会?我们也不要灶户们变得富裕,只是温饱而已。这都不能达到,盐商们还有没有良心了?盐商们没有良心了,朝廷要不要出手管一管?”


    “着!”胤祥和胤?一拍大腿,觉得这个主意甚是妙。


    “那八哥,……”胤?的食指一竖,狭长的丹凤眼里乌黑的眼珠子亮亮的。


    八爷摇头:“想多了不是?我们这是给灶户们出头,一片公心无愧天地。”


    “对,八哥说得对。”胤祥和胤?乐呵呵地笑。胤祥一挑眉,笑道:“八哥,昨儿那安盐商送来的扬州瘦马,你怎么留下来了?”


    “我!”八爷嘴秃。面对两个弟弟询问的目光,无奈地解释:“我是看那姑娘,长得像我之前的一个侍女,有点怜惜罢了。过几天就送她还了良家籍贯去嫁人。”


    胤祥和胤?一起愣眼:八嫂已经嫉妒成这样了?一个侍女也容不下?


    八爷起身,拍拍他们的肩膀,叹息道:“等你们大婚,就明白了。夫妻感情重要,福晋要打压一个侍女,福晋有完全的管家权,我们只能让着。只要不闹出来伤亡,就行了。”只是,难免心里惦记着,尤其是人生的第一个女孩儿。


    八爷面对两个弟弟青涩懵懂的目光,苦笑:“你们被四哥管着,目前身边还没有伺候的侍女,这也是好事。”


    胤祥和胤?哪里懂这些?挠挠头,只能安慰地拍拍八哥的肩膀,告诉自己,自己的福晋一定是四嫂那样贤良的,绝对不是八嫂的嫉妒。


    八爷瞧着他们害怕的小样儿,只是笑笑。


    江南,克扣匠人工钱的包头被抓拿归案,斩首示众。抄家来的工钱悉数送还匠人们,纺织匠人刚开始正式上工,恢复生产,人人都松了一口气,觉得这件事可算过去了,士绅豪门们忙着送礼送走三尊大佛,暗搓搓要准备弹劾抗议闹事……在八爷的操作下,本来就因为生活贫困活不下去的灶户们,大闹罢工。


    几千人冲到盐政衙门求一个公道。消息传到北京,康熙气得笑了。


    不用说,这是老四的主意。


    果然,不到几天,又传来整个江苏的木匠们因为一个木匠被打杀,主家只草草赔钱了事,罢工闹事,高喊着:“求皇上大老爷做主,我们冤枉……”冲到了江苏巡抚的衙门,一起击鼓鸣冤。


    士绅们、豪门大户们纷纷震怒,联名上书朝廷,求严办这帮子刁民。


    康熙命令八贝勒、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处理这件事。三位皇子阿哥拿着鸡毛当令箭,根据大清律审了案子。针对罢工事件,各打五十大板,这头要豪门大户们增加一定的工钱待遇,那头要匠人们保证盐巴生产的质量。


    盐商们不同意,一起抗议:“我们赚一点银子,要打点官场,要几方送礼,每次朝廷有需要就捐献银子,还要出工钱,容易吗?”


    灶户们木匠们这次被鼓动着,积压百年千年的愤怒爆发出来,更抗议:“我们自己煮盐,自己吃不起盐。我们自己盖房子,住不起房子。凭什么?求皇上大老爷做主。”


    双方僵持。


    都不妥协。


    店铺关门,盐场罢工,好多项正在进行的工程都停了。皇上要明年南巡,准备的几个形象工程,胤祥和胤?也做主给停了。


    巡抚衙门正堂里,江苏巡抚宋大人擦着汗哭诉:“这样的待遇,哪个主家愿意雇佣这么多的匠人?”


    八爷:“就是要匠人们有一定的警觉意识,要做好,保证质量。才有优先被雇佣。”


    宋大人急得团团转,围着他一弯腰,急得再哭诉:“那绣房里需要很多的匠人怎么办?主家没有利润,这作坊做不下去,吃亏的不还是匠人?”


    八爷一掀眼皮,无语地乜他一眼:“朝廷研究出来自动纺织机了,为什么不用?哦~~不想投入本钱,还想做大老板赚取高额利润?”端起茶盏品一口茶,温和一笑。“从今以后,任何行业,都没有暴利。要做生意,就要投入精力和本钱。要做匠人,就好好地做。”


    宋大人真哭了,一摊手:“八爷,纺织这方面可以整顿。可是灶户们啊,大清的盐啊,两淮的盐必须保证生产的,万事稳定第一啊。”


    “没有两淮的盐,大清的老百姓都不吃盐了?”八爷随口一句,悠哉地品茶。


    四爷敢要两淮盐场闹起来,自然是有准备的。


    大清在tai湾一带的岛屿,发现高质量的盐巴产地,海水露天一晒就成,都不用煮。这些年,大清的官道不断修建铺设,盐巴粮食等等各种必备物资的运输越发方便了,即使从南海运到内地,成本也不高,不管两淮盐怎么闹,市场上的盐巴供应足足的。


    盐官们惊呆了。


    不少灶户们跳起来欢呼。


    最受到冲击的是,向来地位特殊的盐官们。


    康熙在北京,汇总各方消息,无奈地一抹脸,和几个大臣们商议半天,听着他们吵来吵去的,全部撵走,找来几个儿子。


    “都说说。”康熙坐在椅子上,悠哉哉的,还有心情翘着二郎腿。看一眼沉默的儿子们,老四那装乖的小样儿,吩咐道:“胤?,你先说。”


    太子打起来精神,事关重大,真的用心思考,认真回答道:“自从秦始皇统一六国,民众们没有选择地听任一个朝廷的命令,没有国家之间的竞争了,无需担心老百姓一个不满意就去投奔其他国家了,上层合起伙来一致打压中下层。大国寡民。秦始皇修建长城,圈了地方,要老百姓有了地缘意识,纷纷在长城内内斗不出去了……当然,这也是有好处,儒家的兴起是顺应时势,有了思想上的凝聚力。中原大一统,也是时势所趋。然纵观几次改朝换代,儿臣认为,《商君书》中的‘疲民’,最适合。”


    安静。


    《商君书》不确定是商鞅写的,但被上层封为经典,它写尽了人性幽深,和儒家文化的圈养特点。


    “只有让老百姓为了衣食住行疲于奔波,上层人的统治才是稳如泰山。”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皇帝也要承认的礼法规矩,给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套上一层道德的光环,士绅天生高高在上,无需任何劳作,无需打仗拼命,尽情花着国库的银子。商人天生钻营,赚取国库的银子,农户和匠人天生卑贱,供养国库和一切生活物件儿,拼命地朝中上层爬……”


    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四爷心里一叹。


    曾经他见过的,那个号称有梦想有自由,最发达的民主国家,也有一句类似的话:“要工人们失去安全感,有益于社会健康,因为他们会很高兴地,被动地服务于主人。”


    眼见兄弟们都不说话,认同了太子的建议,四爷站出来。


    “汗阿玛,太子二哥,胤?身为大清皇子,不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不喊‘士农工商’谁定的规矩。胤?知道,太子二哥说的很对。但是,或者我们可以做得好一点,老百姓温饱了,要闹事了,可总有其他办法,类似盐业的,作为吊着的胡萝卜。”比如后世的房地产。“胤?认为,我们不是必须要完全照搬这片土地上的统治,王安石、张居正改革,失败,我们也无需害怕。胤?相信,所有统治学的真理,都有一个长度的限制,那就是大炮的射程。我们有八旗兵,有独立且平等于官僚体系的大炮,不同于任何一个朝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