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第117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静到极点。




    四爷的话音一落,所有的人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那真是震惊的无以复加。


    清溪书屋的书房里,一时间静的落针可闻,却又呼吸粗重。


    几个兄弟都怀疑自己的耳朵。


    正在喝茶的康熙,动作一顿,眼里含笑看他一眼:老四还真敢说出来?


    四爷因为老父亲悠哉看戏的模样,无奈,瞧着兄弟们都还愣愣的没有回神,自己也坐下来,端起来茶香袅袅的如意云纹剔红茶盏,安静地品着佛手、梅花、松实压出来的三清茶,搭配干果与小吃食,有滋有味的。


    康熙瞪他一眼。


    四爷不服气回视一眼老父亲:汗阿玛您不说,还不要儿子说?放下茶盏,用小金叉子叉一块龙须酥,吃的津津有味,赞叹道:“正山小种和龙须酥,这下午茶好。”


    康熙生气地抢一块龙须酥:“那是朕喝的红茶。”


    “儿子也喜欢。”四爷厚脸皮,瞅着老父亲正在吃的,蒸出来的藕粉桂花糖糕,玲珑剔透,表面刷一层糖桂花,叉一个进嘴巴,嗯,软糯香甜,越嚼越香!


    他们两个大吃大喝的,其他的皇子们回过神来,心酸了,无奈了。


    太子第一个问:“四弟,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理天下。士绅们一旦反弹,我们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太子是真的担心国家不稳。


    胤?端起来茶盏一饮而尽,听了这话怒声道:“太子殿下,虽然我也不认同四弟的话。但你的话一听就是没有志气。士绅们反弹什么?你手里的大炮是假的?”


    “你难道要用大炮打自己人吗?”太子质问他。


    “嘿。”胤?不乐意了。“合计着就他们是自己人,灶户们不是我们的自己人了?朝廷研究出来纺织机器,他们不用,就是要用人力,为什么,人力便宜啊。惯的他们。”


    胤祉皱眉:“太子二哥,大哥,我们好好商量,先解决这次的罢工事件。”


    胤祺一屁股坐下来,和四哥一起吃吃喝喝,憨厚的表情吐糟道:“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那就算为了控制马儿不给吃饱,也不能见天儿饿肚子不是?”


    胤祚也坐下来,捏着一片桂花糕用了一口,笑眯眯的:“汗阿玛,儿臣认为,太子二哥和四哥说的都有道理,要是按照四哥说的,我们要老百姓吃饱穿暖,要孩子们读书,再发明一个类似官办盐场一样的胡萝卜就成了。什么难事,也值得去担心!再者说了,就我们大清现在这样,距离吃饱穿暖,嘿,五十年?还是一百年?到时候自有后人操心。”


    咳咳。


    兄弟们一起咳嗽。


    胤?气得连声“呸呸呸”:“说什么那?哪里就需要那么就久了?现在我们的红薯玉米高产,南海运来的大米价格也好得很,人口连年增加,日子好着那。”


    胤?一屁股坐下来,用着茶,胖胖的大黑脸挤出来一个灿烂的笑儿:“七哥,你不懂六哥的话。六哥的意思,人口增加算什么?要出来人口质量。这就是汗阿玛说的,送孩子们都读书了。现在作坊里要求越来越高了,不读书,将来连匠人也不能做了,只能去做官了。”


    “噗嗤”一声,下面的弟弟都喷笑出来。


    那可不是?除了他们的老父亲总是担心他们痴傻,玩命地教育他们这群皇子,其他皇家哪有?做皇家子弟,做官儿,乃是天底下第一不需要识字的,最容易的事情之一。


    “可以比拼那项最古老最原始的,凹凸合并运动了的容易了。”胤俄憨笑着,坐下来,抢过来还剩下半盘的桂花糕大口地用着。


    兄弟们齐齐变脸,这老十的嘴巴越来越不着调了。偏他自己很是得意自己的精辟言语,眼见点心盘子光了,茶喝完了,最小的十二阿哥出去外间拎来茶壶,端来点心,乖乖地倒茶。他端着当哥哥的气派,悠哉哉地吃着。


    康熙:“……”朕怎么教导出来这么一个混账。


    四爷看着一乐,拍拍十二弟的肩膀,示意他坐下来用着。


    十一阿哥挨个看一眼,清瘦的脸上一抹哂笑,小口秀气地吃着桂花糕,“严肃”道:“汗阿玛,太子二哥,这个事情其实很简单。要盐商们和盐官们让出来一点利益,哦,对了,还有内务府。汗阿玛南巡,他们比汗阿玛还积极,汗阿玛一个劲地不要铺张浪费,他们给汗阿玛搞节约,私底下还是伸手朝盐商们要银子。”


    顿了顿,补充道:“内务府都打杀了两次了,还是狐假虎威狗仗人势。还有那皇庄的庄头,老百姓不知道的,都以为他们是皇亲国戚,在庄子上比皇亲国戚还威风那。”


    十二阿哥感叹:“这就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了。”


    “噗嗤”“哈哈”,一阵阵笑声响起,兄弟们一起看向活阎王?四哥。


    四爷气得挨个瞪一眼,一回头看向老父亲:“汗阿玛您听,皇庄上的庄头都是土皇帝了。”


    康熙觉得烦了,这群讨债的!


    “你们既然知道了,怎么不去办了?都这么大了,也不知道给朕分忧。”


    胤祉看一眼,太子和大哥都坐下来大吃大喝了,无奈提醒:“汗阿玛,儿子们给您分忧。庄头的事情我们另说。我们在讨论灶户们的问题。”


    太子咽下一口茶,赌气道:“这有什么值得考虑的?如果要提高灶户们的工钱,盐商们和盐官们的积极性都没有以前高了,以后天灾**的,他们也掏不出来大银子了,朝廷的盐税也低了,目前大清的盐税是整个国库的四分之一。”


    胤?就是要和太子对着干,一瞪眼:“那活人还能给尿憋死了?就六弟说的,什么难事,也值得去担心了?”


    “大哥,你以为,四分之一的税赋是小事?”太子生气。


    “不是小事。但是我知道,盐商们盐官们其他官员们一起,买卖盐赚了十两银子,只有三两进了国库,其余的都是他们分了。”胤?也生气。


    太子放下茶盏,怒道:“你不给人分银子,人家为什么给你干活?为什么讨好你?帮你打压管理下面的乱民?”


    “那也不能老给银子,早晚有一天给的他们躺在金山银山上霍霍的国库都空了。还是那句话,你的大炮是假的?”胤?觉得他的脑袋真傻了。


    “汗阿玛!四弟!”兄弟两个一起看向吃吃喝喝的父子两个,要求做裁判。


    康熙牙疼胃疼,看向犯懒的老四:“老四说,有没有既能要老百姓埋头干活儿,孩子们认真读书,又能增加国库税收,还能提高大清技艺水平,使得工匠们日子更好的方法?”


    四爷:“……”


    咽下一口点心,放下茶杯,一抬眼:“汗阿玛,儿子认为,六弟说得对,就大清目前这样,我们要大清人全吃饱,北到尼布楚,南到马六甲,一百年也不可能。我们在江南的这点动作,很不用太担心。”


    看向大哥:“大哥说的更有道理,十两银子,他们拿了七成,三成归国库,可是这三成,他们还要拿俸禄,要拿回去一大半儿。我们代表老百姓,问他们化缘一点点,也是普度众生了。”


    顿了顿,看向太子,“太子二哥说,这是劫富济贫,胤?也知道,凡人和事救急不救穷。可是胤?想着,即使过几年,还是富裕的更富裕,穷的更穷,这穷的底线,可以提高一点点。我们大清所有人的质量提高一点点,这就是天大的好事。凡大清人,再穷也有一口饭吃,作坊里有条例匠人能送孩子读书。”


    一眨眼,眉眼一起笑了开来,看向康熙:“汗阿玛,胤?也不一味地护着匠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增加的工钱,要他们送孩子去读书,……九弟的担心很对,孩子们现在不读书,将来做匠人都做不成了。商人们要习惯,用起来机器,养工人,而不是一味地降低成本压榨人工。至于匠人收入高了以后会乱花钱……儿臣认为,就暂时,用教育这方面,收紧老百姓的时间精力金钱,儿子听说,盛京几个地方,靠近书院周围的宅子大卖价格攀升,笔墨纸砚都在抢,作坊里为了供应学院,加班加点地干活。”


    一摊手,一张俊脸笑得越发灿烂:“汗阿玛,哥哥弟弟们,你们看,老百姓自己找到竞争方式和奋斗目标了,书院周围的房子,好的老师,上课之余和富家子弟一样去学一点琴棋书画,自己请不起一个老师,可以几家拼嘛。”


    咳咳。


    兄弟们一起无语地看着他。


    合计着,在这里等着那,教育。


    太子伸手按按眉心,还是担心:“二哥知道你是好意,要孩子们都读书。可是,读书向来是士绅豪门在垄断。一本《论语》十两银子、笔墨纸砚都贵宣纸一张三两银子,为的什么?提高读书的门槛。明年科举,若再有读书人闹事……你想过你自己吗?”你都被降为贝勒了,难道真要做光头阿哥?


    “太子二哥,”四爷神色自若,“明年他们要再闹事,弟弟拿火铳去突突突。”


    !!


    太子咬牙看着他,恨铁不成钢。


    康熙却是笑了。


    胤?也笑了,一拍胸脯:“四弟莫怕。虽然大哥不认同你的观点,但你要打架,大哥一定帮你。”


    “大哥你别拱火。”胤祉担心四弟真变成光头阿哥。看向康熙。


    康熙摸着胡子看向四儿子:“是不是想说,中下层的收入高了,大清可以收上来的税赋就高了?”


    四爷一竖大拇指:“汗阿玛高明。”


    “嗯。……”康熙沉吟。


    胤祚目光一闪,笑道:“汗阿玛,太子二哥,胤祚琢磨着,四哥的这主意确实可以,大清的孩子们都去读书了,这水平又差不多了,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人才天才,也不耽误所有人的内斗精神,齐活儿。”


    咳咳咳咳。


    胤祺抬手给这个弟弟一个脑崩儿。


    胤?摸着下巴,帮腔道:“汗阿玛,太子二哥,胤?也觉得可行。我们研究出来机器了,一群人喊着不合乎天地论理,一定要用人工,用人工还不给人家吃饱的工钱,不能惯着他们。敢闹事,这点化缘银子也不拿出来,那就打。”


    说到打,他眼里有一抹杀气。


    康熙笑而不语,看向太子,每一个儿子,嫌弃道:“打打杀杀的成何体统?万事以和为贵,都是为了大清好,要包容不同的意见。……孩子们读书乃是国家大事,盛京一圈的,有朝廷出银子试点。江南,匠人们想要他们的孩子们读书,是好事,朝廷一时银子不凑手,难为他们自己去化缘。”脸上有一抹真实的悲伤和慈爱,“要江南的三个混账好好干,不能寒了匠人们的心,也不能要他们形成罢工的习惯,朕信所有人都是大清的良民,都希望大清好,都有一份善心。”


    说到这里,康熙的情绪有点低落,一挥手:“都滚吧,胤?领着,去准备着。”


    “……儿子们告退。”


    太子领着一群兄弟们退出来,大体明白老父亲意思:随时准备应对可能会有的文人闹事,抢先站在道德制高点,以和为贵。


    兄弟们都看向太子,汗阿玛为什么要太子领着,刚太子为什么一力反对,除了他真的担心引发士绅闹事之外,还有一个原因,目前的盐商和盐官们,大半是太子的手下。


    太子挨个看一眼,因为混账四弟打哈欠的懒怠模样,一声冷笑:“汗阿玛支持江南匠人们化缘,孤自然也支持。这件事,兄弟们尽管操办,孤不阻拦。”


    转身就走了。


    几个兄弟一起对着他的背影龇牙:你不阻拦,办好了你的功劳,办不好和你无关,是吧?


    四爷伸伸懒腰,抬头看看头顶的太阳:“哥哥弟弟们,午时了,我们先去午休,起来后再商议,给八弟、十三弟和十四弟回信。”


    兄弟们一起看向他,都很担忧。


    “四弟,你好生休息,什么也不要多想。凡事我们一起担着。”胤?拍拍他的肩膀,先走了。


    “四弟,先睡一觉,我们一起商量,总会有办法。”胤祉拍拍他的肩膀,走了。


    四爷:“……”还真有点感动的。


    “四哥,……”下面的弟弟们一起看着四哥,欲言又止。


    “都别担心。”四爷笑得坦然:“都去睡觉,好好用饭,起来一起来讨源书屋。”


    “哎。”


    弟弟们郑重地答应着,各自散开。


    太子回来毓庆宫,和幕僚们商议。


    四爷回来府里,睡觉用膳,正要出门,性音和尚求见,四爷一边走着,问:“佛门现在什么意见?”


    性音和尚抬手打佛礼:“阿弥陀佛。万事以和为贵。”


    “爷知道了,关外佛门,有什么动作?”


    “四爷,关外有佛门学院,政教合一。如今因为朝廷要办学院,子民们热情报名,正在争抢学生们。三公主和六公主管辖下的地方,争斗激烈,民风彪悍,打闹起来,两位公主和额驸出面化解。”


    “……民间文人面对高薪还不想去关外教书,也不要勉强了,爷成全他们。要当地的喇嘛们,西洋传教士们当老师。”


    “四爷,……”性音和尚犹豫,这样教导出来的孩子,还是儒家子弟吗?


    “一辈子,能勉强做好一个人,做好一个大清子民就成了。做儒家的圣人,嘿,……大清现在不缺理学大家。”


    “阿弥陀佛。”性音和尚望着四爷修长的身影,良久沉默。


    生长在这片土地上,他对于儒家有天然的认同感,他身在佛门,骨血里也有儒家的精神。他坚信,四爷是大清最好的继承人,他一定能完成张居正失败的改革大计。可是,如今四爷要在关外教导出来一批墨家子弟,这要他迷茫。


    “性音大师?”一个路过的小丫鬟奇怪地唤一声,性音和尚一个回神,胖胖的和尚脸上温和地笑:“小施主好。”


    四爷的吩咐总是要完成的。佛门先发出舆论的声音,支持关外学院聘用学有所成的喇嘛和西洋传教士。性音大师回来自己的寺庙,邀请几位佛门好友喝茶说话。


    四爷一路畅春园的讨源书屋,兄弟们都陆续到了,根据老父亲的指示,各自展开讨论,四爷要十二弟将会遇到的问题,一条一条地仔细写下来,看着他们恍然大悟,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