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节孔令洋的野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狗舍里,他已经准备好了一只最精神的狗作为演示,这是一只德国牧羊犬,来自六只杨宝贵带来的种犬中一对的直系后代。身材高大,面貌精神。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工作犬。

    这只名叫布隆迪的狗目前是一专多能。即充当配种的种犬,兼职在昌化堡中服役,时而跟随巡逻队在县内巡逻,已经是颇为出名的一条猎犬——当地没有这样体型高大,外貌凶悍近乎狼的犬种,因而很快有传说澳洲人驯狼来巡逻,无意中给当地的通知添《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市场也很小。所以他和尼克等人不同,认为马匹是先解决有无问题。不管从那里把能用的马弄来,扩大种群。

    即使种群质量不高马匹,亦可以作为骡子的母本或者父本使用。国内的马种不佳,但是颇有一些优质的驴子,德州驴等大型驴种平均肩高较之于普通的méng古马毫不逊sè,甚至略胜一筹。骡子力量大,耐粗饲,能连续役使用二十年以上,远比马来得经济。

    从使用的角度来看,伏bō军和民间使用大型力畜主要目的是解决牵引车辆、火炮和机械;驮运物资装备。在这方面骡子较之于马匹更为实用,而且饲养成本低。骑乘用马的需求量并不很大,引进培育骑乘马不是当务之急。

    昌化相比之临高更适宜充当畜牧业基地,不过河口地区在夏季嫌过于湿热,不利于大批牲畜的繁衍。孔令洋经过这一阶段的考察之后,看中了昌化江河口以东4公里之外的昌化大岭。那里海拔400多米,以树数草原植被为主,气候凉爽,是较为合适的夏季牧场。孔令洋打算在今年秋冬季就开始对昌化大岭进行初步的规划建设,等到明年夏季初步启用。

    要扩大牧场的规模,势必要增加人手——特别是技术人员,不管是畜牧还是兽医专业,可用的归化民人员眼下都是零。

    除了杨宝贵眼明手快的捞到几个学生当自己的学徒之外,孔令洋到现在也没有几个像样的徒弟。勉强弄来了四个徒弟,带到昌化来之后耳提面命,晚上补课,白天实习,大致算是了点基本的兽医学知识,也能干点给牲畜接生、配种之类的简单活计,但是长远来看这批人的基础太差,最终也就是靠经验积累成为个“老技术员”层面,难成大器。

    他现在外放出来了,昌化县是个小县,正好事少权大。有较多的业余时间可供支配。如果有足够的学生带,先来一两年基础课,配合实习,边干边学到有了一定基础,再轮番杨宝贵那里去实习,让他带临chuáng提高班。然后从从里面选拔出最好的苗子再进一步的培养,最终成孔令洋臆想中军需大学的兽医系的教师。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孔令洋和杨宝贵一直企图从芳草地的学员中预订几个乙种文凭获得者来学习兽医,然而乙种文凭持有者的归化民粥多僧少,畜牧兽医行业一直排不上号。

    所以他在大谈远景规划的时候,不时的插入几句缺少可培养的学生的苦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吹牛者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健康的后代,父母本的营养都要得到足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