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腊月二十六,一个淡青的黎明。

    寒气已把园子冻僵了。土地也冻得起壳了。正是一年中最严酷的时节。

    这一天,雪砚差点下不了床。一把骨头散在他的被窝里,半天拾掇不起来。她废了。这也是成亲以来丈夫头一次堕落,睡过了练武的时辰。

    她拗起头,迷糊问道:“你今天不去练功么?”

    “嗯。”他闭着眼说,“天太冷,早饭后再练。多焐一会儿。”

    “是因为天太冷,还是身子太虚?”她一针见血地问。

    他嘴角拂过一丝笑,慢慢把眼皮撩开一条缝。“累不累?”

    雪砚不舒服地翻身,轻声道:“累是不累。就是右边的腰子一直在跳,像要脱落了。”

    周魁手伸过去一探。还真是的,像揣了一只小老鼠。他的心里掠过了强烈的自责,不安了。极不自在地说:“这是伤着元气了。为夫……确实孟浪了一些。”

    她模仿他的冷笑,重重地“哼”一声。把“妻纲”也振得足足的。

    大老虎彻底睁开了眼。

    雪砚一笑,又用无悔的语气说:“无事。左右我说要把命给你的。今晚再来吧,我也正好可以香消玉殒,含笑而逝了。”

    他掉落一声正宗的“哼”,“不准胡说。你也太弱了些。待会儿让厨房里炖些滋阴固本之物,必须给我吃三大碗。”

    雪砚撇嘴。想起他训诫她看书的话,忍不住回敬道:“娶个妻是给你生儿育女的。你倒好,一整晚地抱住了要命。元气都耗进去了。吃三大碗有啥用,经得住这样耗?”

    周魁被噎得满脸通红。半晌,轻咳一声道:“行了你个没用的家伙。也就只有嘴厉害再睡一会,天还没亮呢。”

    他按了按她闹情绪的腰子,叹息了一声。

    像是惊艳于那里的凹线,手带着零碎的亲昵托着那里。

    然而,终究是不忍心再“化零为整”了。

    外头真冷。

    雪砚卯时也起了身。去给祖母问安时,遍地霜花,素光冷冽。

    稍吸一口气就会剐得鼻子里干疼。

    这日子,真要能在被窝里躲一躲懒可就美了。可转念又想,多少贫寒的人会在这时节里冻死。自己锦衣玉食地活着,抱个手炉去请安也难为吗?未免太不惜福了。

    “涵晴院”内外已是年味儿十足。一大早,厨房里已炖上了年肉。荤香四溢,叫蹲在门口的大黑狗馋死了,口水在地上汪出了一个小坑。

    这是三嫂的狗子。

    李嬷嬷说过,三嫂是一个驯兽的奇才。若行走于山野中,打个呼哨就能引来一群狼。这府里的猫、狗、马无不对她俯首,当她是自己人。

    一见这只大黑狗,雪砚便知三嫂已坐在里头了。

    院中空地上,五个小娃厮混在一处,拿鞭子抽一只陀螺。抽得真狠,陀螺怕得团团转。他们是二哥、三哥家的,各个是将门虎子的好派头。

    领头八九岁的男娃喊了一声:“见过四婶。”惹得一帮小的跟着学舌,起哄冲她嚷嚷“四婶、四婶”。十七岁的小婶子应得笨拙,“哎”了几声,一张脸已红透了。

    三嫂笑着走到檐下,老气横秋地说:“小雪丫头你杵那儿缠绵啥呢?呆呆瞅着人家的娃——别眼红,你马上也会有的。”

    屋里开了鸭窠门似的一阵泼笑。

    拿新妇寻开心逗乐子,真是油爆爆的香,叫人怎么也逗不腻。

    雪砚红透了脸,大眼要咬人似的瞪住三嫂。三嫂泼皮地一笑,嘴一咧就到鬓角了。整张脸被大白牙照得洒亮。“咋的了,小野猫似的瞪着嫂子?”

    雪砚“哼”一声,含笑挑她一眼:“你这做嫂子猴得一点正经样也没了,小心哪天犯我手里,叫你现出猴屁股来”

    三嫂连声“诶哟、诶哟”,一把搂住她笑道:“乖乖,你这就对味儿了,这才像我们周家的媳妇呢!”

    这才双双进了屋去。

    里头点了炭盆,团坐着八个娘们儿。住东府的大嫂、二嫂、姑奶奶和姑娘们都来了。许是因为公爹不在,大家的衣裳都要鲜亮一些,金珠花钗也上了头。

    乍一看是花团锦簇,十分有公府贵族家的腔调了。

    祖母坐在暖榻上,把一张银盆脸笑得福嘟嘟的。招手道:“快过来。难为你这孩子乖巧,天天记着来瞧祖母。明天就别来了啊,天冷要多睡一会儿。”

    雪砚偎过去,笑着坐下。

    大丫鬟瑶筝奉上茶来,“四奶奶快暖一暖手。”

    雪砚道了谢。将手炉搁在腿上,抱住了茶杯。她随意往那一坐就坐出了国色天香,连炭盆上袅的烟也娇媚了。

    实在太美,叫人都不敢直视。

    大家心里一个角落都在联想,哎,老四这小子现在每夜可咋过的啊?这能受得了?

    祖母和蔼地笑道:“正和她们说年头上喊戏班子的事。往年都少不了热闹几天的,我说今年要问过咱们小雪,如今西府里是你当家呢。”

    雪砚连忙搁下茶,起身福了一福,“祖母可别折煞我了。我才几斤几两就敢充大个儿了?还是请祖母、婶娘们拿主意吧。我大事、小事跟祖母现学过了,来年办事才能壮起胆子呢。”

    一番话叫众人暗自惊羡。这孩子年纪虽不大,却是一个好玲珑的人儿。老祖母一百个中意都写在了脸上,拉住她手说:

    “那就喊一个吧。哎,当初我们府里也养过唱戏的。你那疙瘩公爹瞧着碍眼,全给打发了。害我们逢年过节还得外头请班子。”

    大嫂李氏笑道,“这事怨不得爹。那几个小妮子好英雄的胆识,敢想我们四弟的心思呢!”

    大伙儿哧哧发笑,又瞧好戏地瞄着新妇。三嫂撺掇道:“你晚上好好审一审他,有没被人想到手过!”这架势,各个恨不得灌她一缸子醋呢。

    雪砚红着脸说:“无妨。如今我来了,谁能想走他算我没本事!”

    大家笑道,“没错,果然是周家的好媳妇儿。”

    老祖母也合不拢嘴,复又安慰道:“放心,老四从不是那胡来的人但话说回来,那些戏子水性,到底不是安分人。家里不养戏班子也是对的。”

    三嫂不买账地“嗨”了一声,讽刺地接了一句:“祖母,这世上谁还不是个戏子?只是看谁把戏做得更真罢了。”

    这话泠然似有深意,听在耳中滋味很是不同。

    雪砚下意识地抬眼瞧去,却见三嫂勾引她似的歪嘴一笑。轻佻地眨了个眼。

    恰在这时,远处荡来了钟声。

    一瞬间,雪砚身上如过凉风,刷过了一层恐怖。

    晨钟悠悠荡荡,缓慢而高古。在一种入魂的清韵中,一大家人笑得一派和气。笑脸迎着笑脸,彼此毫无芥蒂。

    这一切,竟恍若是在一场虚妄里。

    和那日午后的报钟不一样,晨钟规矩地敲了一百零八下。

    一屋子主仆都在说笑,没有一人在意这钟声。而雪砚则听得恍惚了

    说话间,祖母命瑶筝取来了几幅绣像。笑道:“这几幅‘玄女娘娘’像是前日绣好了的。你们谁想要的请一格带回去吧。”

    又侧过头,笑咪咪说,“小雪丫头你就选一格吧,多替老四烧香拜一拜……消灾解厄咧。”

    雪砚的目光栖落在了绣像上。

    一瞬间,心神就被吸住了。

    长三尺,宽不足一尺。本色的暗花绫布上,不惜艳色重彩地绣着一位美丽神女。头戴“九龙飞凤冠”,身穿“七宝绛绡衣”。面容丰丽,顾盼含笑。

    只见她脚下踏着青霄层云,帛带翻飞,身后一片丹霞浮动。神态端的是十分鲜活。雪砚与那绣像的眼对上,心里微微地一颤。

    如被触及了内核一般。

    好像那玄女的笑是活的,能和她秘密呼应似的。

    雪砚暗吸一口气,赶紧调整心神。这是她的老毛病了。或许是习练“袖底藏金”术时把脑子里的刃磨得太快太灵了,她时常有些神叨。

    就拿赏画来说,老觉着画中的人有生命,哈一口气就能落地成真。

    所以,她经常不敢赏仕女画儿,总害怕会有女鬼钻出来。

    ——她就是胆小到了这地步。

    可是,这一幅玄女绣像却不叫人害怕,反觉得一种异样的安慰。一瞧之下,心生欢喜。

    她的目光定在了绣像上,不掩心驰神往。

    三嫂见状,拿肘子捅一捅她:“四妹,你最该请一格回去。下次祖母有个头疼脑热的,记得把一千个头磕还回来!”

    大嫂笑道:“四妹甭听她的。祖母疼儿孙是一视同仁的。几十年的2八九岁了,谁有个小病小灾都会去给玄女娘娘祈福。不独为你一个的。托她老的福,咱周家上下一百多口才这样兴旺。”

    雪砚转过头,请求道:“祖母,就让我请一格回去供奉吧。”

    老祖母欢喜得直乐呵,富态的脸上能开出牡丹来了。忙催促道:“好孩子,你挑一格合你眼缘的吧。去挑,别叫她们拣走了。”

    “”

    就这样,雪砚从祖母那儿弄了个信仰回家。

    将近巳时,一轮辉煌的好太阳已挂在南天,给霜气凝结的园子开足了光。

    一路景致从僵冷中苏醒,有了一丝活泼泼的况味。

    她一路徜徉,慢悠悠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