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筹建新都二更(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十年!这是朱允?给出的迁都期限,也是营造北平城的工期。
十年营造对于一国之都而言,绝非容易之事,毕竟历史上朱棣营造紫禁城等用了十五年,朱允?直接砍去五年工期,实在是有些夸张。
但朱允?也绝非是追求进度,不顾现实的空想主义者,朱棣修筑紫禁城与北-京城用时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一开始缺乏规划,先造一个行宫,再造一个西宫,之后安排礼部、兵部、刑部与都察院,之后才是大规模的营造,人力、物力、财力在开始初期并没有集中起来。
而且相对于朱棣时期来说,朱允?有着一个巨大的优势,会通河马上就疏浚完工,各种施工材料与物资等可以直接通过京杭大运河运抵北平。要知道历史上的朱棣营造北-京城之初,会通河还没开工,等会通河疏浚完成,朱棣差不多可以打包行礼准备搬家了……
最重要的是,朱棣不是“城市规划与设计师”,当然,朱允?也不是,可朱允?有图纸啊……
当内阁大臣,六部、都察院与大理寺等看到朱允?拿出的规划蓝图时,不由地瞠目结舌,茹?不相信朱允?的设计方案,让工部侍郎姚广孝找来了立样人才蔡信与有着“蒯(kuai)鲁班”之称的蒯祥,并从工部中抽出北平舆图,仔细校对。
蔡信、蒯祥分析了一个多时辰,惊为天人。
蒯祥面对朝廷重臣的问询目光,严肃地说:“这份图纸不仅契合北平城现状,还充分利用了水道,以中轴线对称方式布局,气势恢宏,即有南京皇宫的雍容,也有北平的肃穆,就目前来看,完全可行。”
蔡信附和:“此图纸规划清晰,虽没有标注具体尺寸,却足以指导营造全局,设计清晰,布置明了,不仅朝廷衙署设置完备,就连民生街巷也考虑其中,是为大成之作!有此图纸,工部只需厘定尺寸,标注规格,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动工筹备!”
解缙、茹?等人畏惧地看着朱允?,他在巡视北平时遛弯的同时,已经把图纸想好了?
这算什么?
天才的设计与规划能力?
啥时候朱允?学会了这东西的,啥时候绘制出来的,竟没有半点风声传出。
准备工作哪家强,还得是朱允?这个帝王……
营造北-京城是一项超级工程,绝非一地之功。
四月二日,朱允?下旨,调山西按察使师逵至湖广、吏部侍郎毛泰亨至四川、兵部郎中古朴至江西,御史董镛至山西采木,并安排一干给事中、安全局人员随从,严令不得无度劳民、不得苛扣民资,不得借采木之名压榨百姓与大户,不得……
三日,朱允?再下旨,提拔修筑天津城与港口的张思恭为工部侍郎,提拔龙护卫千户陈?为工部侍郎,命张思恭、陈?、姚广孝三人主持营造北-京城,命令蔡信、蒯祥为工部主事,负责具体设计、规格、标尺、施工安排等工作。
五日,朱允?昭告天下,征调工匠、瓦匠、木匠十万,前往北平营造新都,石工陆祥、瓦工杨青等参与其中。
苏州土质优良,适合烧制大殿地砖,设为御窑。临清可制备其他建筑用砖。石陛需要艾叶青石,需要寻山开采,建筑需要各类琉璃物装点,于北平周围设琉璃厂……
四月中旬,会通河疏浚工程完工,京杭大运河南北贯通,随后三十万民力在宋礼的带领下前往北平。
京杭大运河的畅通,给予了北平营造极大的支持,尤其是大批大批的粮食自南方起运,接着春夏的东南季风,至北平不停歇只需要半个月,极大节省了运输成本。
户部尚书夏元吉感觉到了深深的压力,原以为迁都北平的准备工作漫长,花钱也慢,户部可以轻松支撑,可因为朱允?拿出的设计图纸,快速地布局与安排,导致户部花钱如流水,自四月至六月,户部就向北平支出了二百万两,其他各地也支出了六十万两,以资木材、山石、砖石之用……
唯一让夏元吉感觉到安慰的是,周大匠家里抄出了一百五十万两,梁文星家里抄出了五十万两,弥补了一部分支出。
至于曹有山,因为家在山西,抄家有点慢,但其是三人中最有钱的,抄家与变卖其家产,折算下来二百三十万两,夏元吉没有让山西布政使司将钱解送到京师,而是投入到大西北建设之中,营造新都是大事,但西北建设也是大事。
七月,天气炎热。
这一日傍晚,暑气渐消,朱允?稍是伪装,微服私访于京师,走至珠宝廊,看着依旧热闹的巧工店铺,嘴角露出了几许笑意。
汤不平警惕地看着周围的行人,丛佩儿在一旁与朱允?闲聊着,话里话外透着对安全二局的骄傲。
朱允?瞥了一眼丛佩儿,道:“安全二局交给楚芸打理就是了,你现在怀有身孕,应该留在院子里休养,何必跑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