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前两日,李贤东砍了好几棵细松树,拖着下来,搭了三个草棚子,一个做临时厨房,一个用来堆放杂物,一个做茅房。今日,李贤东早早的进了城,先是去石场。确定了提砖石的时间,再跑到集市里,各种日用杂货再置办一批。
李贤东回到的时候,王氏和李小寒正在宅地里忙活着,要把茅草扎成一把把,盖成草棚顶遮雨;要把砍下来的松枝摊开晒干,到时候就是正经的干柴了……
瞧见李贤东归来,王氏带着李小寒放下手中的东西,迎了上去,将李贤东买回来的东西规整起来:锅碗瓢盆、柴米油盐要放到厨房那个棚子,砍刀锄头木桶要放到杂物棚,铁锅待会要用新鲜的板油开锅……
忽地,远处一个土堆后,传来一阵细微的声音,李小寒眯眼细看,一个瘦小的身影,约莫3岁左右,从土堆后跑出来,飞快的跑开了。
咦,新邻居?
李小寒挑挑眉。
“爹,娘,大树伯他们家有小孩子?”李贤东家的新宅地是村子里最东边,最近的邻居便是李大树家。
“没有啊,大树家只得两个儿子,都还没有娶媳妇呢。”李贤东虽然不咋说话,但是村里人家的情况还是清楚的。
那就奇怪了,昨天虽然也有很多小孩子来围观,但是那都是比较大的小孩子了,这么小的小孩子,要么住附近,要么有大小孩带着。
哪里来的呢?
李小寒不完全是好奇,她后世人的思维,总觉得这么小的小孩得有人看着点,不然不安全。
不过想想,自己从小好像也是独自跑,这个时候的小孩子哪有后世的小孩子一样。
但是昨天一番经历,让她明白,她爹娘在村里实在是太不合群了,这建房子的人情还完之后,总得有个日常来往的人家呀。新家新邻居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不过这个急不来,慢慢来吧。李小寒心里嘀咕,却见她爹忽然又挖起了洞来。
“爹,你在干什么?”。
“盖草棚子。”李贤东头也不抬的继续挖坑。
“盖草棚子干啥,不是已经盖了三个吗?”
“这个盖来住。”李贤东答道,“我之前想岔了,这里东西越来越多,夜里我得在这里守着咱们家才行。”
李小寒环视四周:只有一面有邻居,其余三面都是荒地,一人高的草棚子,四面不挡风,夜晚估计蚊子肯定不少……
李小寒正想劝着他爹,谁知道她娘闻言狂点头说,“应该的,可不能让咱家给二流子给搬空了,我记得老宅杂物房有一个木板,咱回家拖出来给你睡木板上。”
看王氏的神色,如果不是不合适,她也要一起守在这里了。
李小寒突然感受到了李贤东和王氏对这个新家的重视。想想便不再劝了,只帮着她娘,把她爹住的地方尽量弄的舒服一点。
第二天,砖石进场的时候,族长的儿子李信和、三叔公的孙子李德有、李生义家的长子李贵前带在自己的小儿子李家银,扛着锄头挑着空担子来了。
李小寒有点想不明白。二伯一家来人正常,怎么李信和、李德有也来了呢?
虽然说上次夯地基他两也来了,但是毕竟是不一样的。建房子的时候,除了夯地基上房梁等大动作的时候需要族人帮忙,其他的砌墙什么的时候,都是亲近的几个人家来帮忙就可以了。
李德有摸摸自己的头,“祖父说让我过来学着点。”
李信和笑眯眯,“我也是。”
既然这么说,众人也不再说什么,族长三叔公做事,他们年轻人还能反对不成。
不过,李贤东还是深受感动,他知道,这是宗族对自己的重视。一时之间,竟然大受鼓舞。
李小寒看他爹这个样子,虽然不明白,但对宗族的敬佩和防备更加深一层。
逃荒都过了几十年了,族中仍然有这个人心。族中的长辈在处理族务的时候,还是有一套的。
这不,他爹对宗族认同感更强了。
几个人帮着帮砖石卸下来,李贵前看着这石头说,“贤东弟,你这地基石,定得可是不差啊。”
李贵前自己有两个儿子,以后也是要分家的,他带着小儿子李家银过来的意思也很明显,就是学着要怎样盖一个房子。
“这可是城东采石场的好地基石头,好好砌,百年不坏。”跟着砖瓦进场的两个砖瓦匠师傅说。
这两个师傅可是大价钱请过来的,事实上,李小寒也很好奇,古代没有钢筋水泥,是怎样把这个墙砌成的。
上辈子听说长城上的墙是用糯米混合而成的,所以特别坚固。
但是,糯米可是一个贵价粮食,李小寒知道她爹肯定买不起,也没有买,那他们家怎么把这个墙砌起来。
李小寒留心看着,只见这两师傅用黄土、石灰和河沙三样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起来,然后再倒入一些他们带过来的粉末,再然后不停的炼打、翻动,待到成混合完毕,老师傅用手捻一捻,喊到,“可以了。”
李贤东等人便把基石放到早前挖的沟底,然后一块石头一抹混合土的铺砌而成。
“这样就可以了吗?这是什么呀?”李小寒好奇的问。
师傅里面相对年轻的那位,白了一眼李小寒,不回答。
老的那位,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李小寒满脸好奇的样子,然后才解释说,“小姑娘,这可是我们吃饭的方子,不能说给你听。”
这也就是他看李小寒跟自家孙女一样的年纪,又只是满脸好奇并无打探之色,才解释两句。如果是李贤东这些人来打听,老师傅可是要发脾气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