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中年男子入殿,朝服上的练雀绣纹彰示此人九品官员的身份。

    来者是仙水县县令,千里迢迢,为洪涝赈灾一事而来。

    今岁夏暴雨连绵,上尚江下游堤坝不堪重负,决堤了,骑鹤郡大半个郡都遭了灾,庄稼淹了大半,房屋也被冲垮,饥饿和失所引发的混乱打得当地政衙措手不及,不得已向上求救。当时朝上商议后调拨银粮,派遣官员赈灾。此后便再无噩耗,众人以为灾祸已经平息了,没想到事态居然发展到一地县令亲自上访,击鼓鸣冤。

    仙水县位于骑鹤郡内,地临江,是这次受灾最严重的几个县之一,按理说本该得到最大力的救助,然而他左等右等,靠县里乡绅撑了许久,拿到手的赈灾银还不如乡绅解囊的多,而粮更是一粒未见。他低声下去向上级询问,没有结果,没有人知道赈灾款去了何处,甚至那前来赈灾的官员在一次流民暴动中已经身死了。眼见天渐冷,等入了冬,灾民的结局就只有死,或暴动然后被镇压而死。

    “臣不知发生了什么,然为父母官实在于心不忍,只好进京击这登闻鼓,求圣上救救仙水,救救骑鹤!”官居一地县令,身上却瘦的皮包骨的男子说到最后,跪在地上五体投地,想到这段时间的艰辛,想到入京后四处碰壁,眼眶都红了。

    朝堂上陷入了诡异的安静,有人惊讶瞳孔微睁,有人平静事不关己,有人眼珠转动沉思,有人偷偷抬眸观察皇帝的表情,只见身着龙袍容貌端正的中年男人微抿着唇,面无表情,却下意识将视线投向站在前方的赵太傅。

    这一幕被许多人看在眼里,众人的目光又随之投向赵太傅。

    赵义之,赵氏这一代的当家之人,在当今皇帝还是一名庶出皇子的时候,自荐为其师。当时的太子师是其嫡兄,所有人都以为他是放弃了继承权的争斗,选择一位最与世无争的皇子养老,可谁也没想到后来太子造反被废,众皇子中最平庸的这位成了最后的胜利者。而新皇对赵义之的依赖,使得其水涨船高,不仅顺利继承了家族,更是压过两朝丞相宋渊,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傅,原本旗鼓相当的赵、宋二族,也隐隐有了赵氏独大的局面。

    目光汇聚之处,赵义之立在原地,微微躬身,淡定从容道:“臣以为,救灾平乱追责都刻不容缓,可指派遣钦差,领能臣若干,多管齐下,在岁末之前平息此事。”

    皇帝萧琼想也不想,同意了他的提议,随即只见他沉吟片刻,又问道:“诸位觉得谁合适?”

    堂堂皇帝,竟连指派钦差都拿不定主意,文官之首的白须老人极浅地叹了口气,也不做声。

    这时,中书令王一叶站了出来:“臣以为,钦差需得才情卓然可服众,身份尊贵可抚民,臣有一人选,不知当提不当提。”他躬着身,仿佛十分为难,众人都对他口中之人颇感兴趣,纷纷看向他。

    萧琼也看向他:“但讲无妨。”

    王一叶抬眸看了眼立于前方,殿上唯一一位女子。身着明黄华贵的朝服,与皇子朝袍相似,却做的是长裙,上面金丝绣着的也非蟒,而是鸾凤,面容美丽,雍容华贵,婷婷玉立于朝堂上,让人不敢直视。他只看了一眼,立刻又低下头,抿了抿唇,扬声道:“臣认为,锦玉公主最为合适!”

    锦玉正是长公主的封号,此言一出,有人点头有人蹙眉,而当事人萧清歌则依旧一声不吭,美眸微垂,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萧琼坐在高处皇位上,将下方之人的表情都尽收眼底,他看了眼从容自若的女儿,却先将询问的眼神投向太傅:“老师觉得如何?”

    “长公主才情出众不输男儿,想必游刃有余。”

    萧琼点了点头,这才看向女儿,问道:“既然如此,清歌可愿?”虽是问句,但整个大殿里的人精都知道,这事基本就这么定下了。

    上朝至今一语未发的萧清歌掀起眼皮,看了一眼那位跪在地上不住颤抖的县令,心中叹了口气,往左踏一小步,立于殿中央,声音清脆悦耳,给沉闷的朝会添上光彩:“儿臣愿为父皇分忧。”

    一般有官员受提拔或是被任用,下了朝后都会有人上前攀谈,在官场上,人际关系有时远比能力重要。然而,众人望着款步前行的萧清歌,不太敢靠近,如今局势变化莫测,还不是站队的时候。

    这时,一名剑眉朗目相貌出众的少年站在宫外不远处,直直地朝萧清歌迎去,笑道:“听闻皇姐将担任钦差使前往骑鹤,智在这里祝皇姐一路顺利。”

    “嗯。”对比少年的殷切,萧清歌的回应显得冷淡又敷衍,甚至没有多看他一眼,目不斜视地从他身边走了过去。

    众目睽睽之下,被这样无视,少年嘴角的笑意僵住,眼中闪过一抹难堪和怨恨,如一头恶狼般盯着萧清歌的背影,直到察觉到有人在看自己,才如梦初醒般弯起谦润的笑容,打了招呼后转身离开。

    对于这一切,已经走过去不曾回头的萧清歌没有看到,不过即使看到了,她也不会放在心上,一个还未及冠的庶子而已,还不配被她视作对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