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sp;   晏景玄自然不会怪罪他,只是觉得意外,时大夫寻医问诊数十年,没想到还有他拿捏不准的病。

    心存疑惑。

    “退下吧。”他道。

    “是。”时大夫应了一声,提着药箱退了出去,嘴里还念念叨叨,“这脉象似乎在哪本医书上见到过,究竟是哪本……”

    半响后,晏景玄撑着桌子的手臂缓缓抬起,揉了揉一侧额角,道:“你们也下去吧。”

    前一日夜里,晏景玄下令不许府上之人将他受伤之事传出去,第二日却大摇大摆地托着受伤的手臂去上朝,让人难以忽视。

    承元帝见到他受了伤,更是直接在朝堂上问了他。

    晏景玄道:“昨夜臣在府上遇到刺杀,险些见不到皇上和众位大人,侥幸捡回一命,实乃大喜。”

    这话听着好像是劫后余生,但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对劲,无端被刺杀受伤,还要感叹是大喜。

    满朝文武听闻此事,议论纷纷,很快有官员上前,请承元帝下旨彻查晏小侯爷遇刺一事。

    “臣附议。”

    “皇上,老臣也附议。”

    “臣附议”

    ……

    随着附议的朝臣越来越多,二皇子的脸越来越黑。他身后数位官员,以韩相为首,对此事心知肚明,纷纷以一人安危事小,事态扩大引起百姓恐慌、横生枝节不利京城安定事大为由进行反驳。

    宫里两派相争不下,虽然此前较为中立的官员,这回都站在了晏景玄这边,但韩氏门生众多,故而哪方都奈何不了对方。

    而在宫外,晏小侯爷遇刺受伤一事像是插上了翅膀,飞快传遍了整个长安,有人向镇国侯府的下人打听此事,那些人却是捂着嘴闭口不言,只管摇头。

    如此一来,愈发让人猜测。

    传着传着,便成了小侯爷遇刺重伤,还要坚持带伤上朝,一时之间,引起了文人激愤,民众怨言。

    晏小侯爷是他们大梁的功臣,如今刚回长安,便遭到贼人刺杀,实乃丧尽天良之举,众人纷纷请命,彻查小侯爷遇刺一案。

    更有文人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文章,赞颂晏小侯爷功勋,贬骂行刺之人当罪该万死,天诛地灭。

    这事传进宫里,两方士气高下立判,最终承元帝下令由锦衣卫牵头,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协查,京兆府全程配合,务必彻查小侯爷遇刺一案,找出凶手绳之以法。

    如此,锦衣卫得了皇命,行事越发肆无忌惮,不过短短几日,便闯进了好几位大人的府邸。

    巧的是,这几位大人虽与小侯爷遇刺一案无关,但刚好在其府上搜出了贪污受贿的证据,经由京兆府确认后,上送关进了刑部大牢。

    更巧的是,这几位大人要么是韩氏门生,要么是其府上妻妾的远房亲戚。承元帝因此大怒,训斥韩相,罚其面壁思过三个月。

    而作为始作俑者的晏小侯爷,因为受了伤,还被允了在府中养伤,无须上朝。这会儿,他正在府上清闲地饮着淡酒,听人弹曲。

    这弹曲之人,正是阿卿。

    曲子是《清平调》。

    一曲终了,他缓缓睁开眼,看着抚琴之人,二人四目相对。

    “小侯爷此局,当真是高明。”

    晏景玄捻起酒杯,抿了半杯,轻笑道:“本侯什么也没做,也没逼着他们做什么,不过是多行不义,自食其果,本侯只是送他们一程。”

    阿卿不语,不得不承认,小花说的对,晏景玄此人,绝非寻常。他很厉害,不过轻轻松松,便能给那些忌惮他的人狠狠一击。

    而她心心念念谋划了这么久,还没找到出路。

    是啊,相处久了,她都快忘了,他可是年纪轻轻便一举覆灭了北境的晏小侯爷。

    “过来坐。”晏景玄唤她。

    阿卿起身,缓缓走了过来坐到他对面,为自己斟了满满一杯酒,举杯一饮而尽。

    她动作太快,出乎意料,晏景玄想要阻止的手还没来得及伸出去,她已经将空杯重重落在了案上,狠狠地咳嗽了几声,呛得眼尾凝了泪。

    晏景玄盯着她:“不能喝,便不要喝,何必让自己遭罪。”

    “小侯爷有没有失去过什么?”阿卿忽然笑着问。

    笑着,却比哭还难看。

    晏景玄怔愣了下,半响才道:“我还未出生,我爹便过世了,算吗?”

    阿卿想起来了,她还在边关的时候,就听说过他,或者说,听人说过他爹娘的事。

    “我能不能见见长公主?”她低低嘟囔,意识已经渐渐迷糊。

    “为何?”晏景玄问,却见她已经将头抵在了案边沉沉睡去,面色红润,竟是比平时还要顺眼许多。

    他盯着她看了许久,以为她听不到了,却没想到她忽然回答了。

    “因为有个人,曾经告诉我,身为女子,要像长公主一样,兰心慧智,须眉不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