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往事沉疴,且付东风(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外加上卢大兄素爱打直球的‘关照’,久而久之,某些东西便如流水逐桃花而去,渐渐被淡忘至角落要不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呢,洛阳的风太暖,可就算崔时云肯鸣金收兵,对于那些好不容易在那场浩劫中活下来的‘忠仆’而言,亦是不能够的
靠婚姻,获得权力吗......
尽管不喜语人是非,但作为一名没事就爱翻点‘厚黑学’史书的女郎,温惠不是没想过崔时云会打些什么算盘
换而言之,远如春秋赵氏遗孤近似前秦凤止阿房,没有人能甘心接受家族含冤一昭覆灭潦倒的结局,更何况报仇血恨手刃仇敌又是人生何等之快事,可温惠,还是有一点不明
她,该怎么做呢,怎么,做到呢
然则当年崔老太公之事也颇有几分咎由自取的味道,说好听点是仗义执言坚持历史本色,说难听点,家丑都不好外扬呢,您把人家祖宗丑事刻上石碑树立在通衢大路旁供往来行人议论,而且还在平城!啊这,这和站在人头顶撒尿有甚的区别?情面都是互相给的,未免,太过
嗯,这是元华的原话,对于那件事,汉人有汉人的论法,鲜卑自也有鲜卑的道理,而且当时他们的关系并不似如今这般表面上的至少融洽,崔老太公的举止,无疑是触了大逆鳞
“恃才傲物,树敌良多”
李僖评
“实则先祖亦是后悔,于阴山之行时曾长叹‘崔公可惜可哀’之语,此后大改律令,族诛之事,便也鲜少发生”
元华叹
而温惠眨眨眼,但再后悔,人都连带着五族嗝屁了啊,所以今日,她亦无立场劝崔时云不去介怀去放下,但太武帝已崩,当年蛮横的鲜卑旧人也尽数被文明太后搅蛋儿般搅碎剩下的又多死在废太子谋逆案中,她又能,去报谁的仇呢?
“然而司徒这一支也并未绝脉,其弟蔚者南逃历任给事,父皇仁慈,已将其召回,官拜太守”
太子元恪言
温惠垂下眸,在心里轻轻‘哦’了一声,原来也给机会逃了呀
“那为何,崔太公不走呢?”
至少要把儿子孙子家人女眷甚的打包送到南边,也算留点念想不是?凭清河崔氏长房嫡支招牌,在齐国,不照样能吃香的喝辣的?
再说得黑暗点,他们为何,不反呢,引颈就戮是族诛,反了也是族诛,后者多少还轰轰烈烈些还有一线生机,再不济,趁乱杀入宫弄死几个落井下石的‘佞臣小人’,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大家都别好过,不也,畅快?
嗯......凭阿爷的脾气,倘若范阳卢氏遭此不公,那直接上前掀了皇帝的桌也不为过,没啥,有军队有部曲,就是骨头硬(温惠忽‘惊’觉自己还蛮有当‘反贼’的自觉的)
诚然,面对谋反的大罪,文帝都能仁慈得‘削爵一等’,这太平日子,这明君的称号,活该他当得
彼时太子不在,温惠便大着胆将心中的疑虑对另外二人托出
“候官抄家的速度,大概,逃不掉罢”
元华说这话时显是极不自信,凭四大家族在魏朝上空织的大网,估计敕令还没到五营,风声便已漏
一晌无话,只听细雪簌簌
“许是崔老太公被抓之时,也没想到,先帝会不念昔日情分对他下此死手?”
温惠想出了个合理点的解释,崔老太公年少入仕,历任三朝,年逾七十还在哼哧哼哧为大魏蓝图卖力效忠干活,本想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却不料他自负聪明一世,偏偏勘错了帝王的狠心
他都七十了,还能活几年?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