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此刻正是半下午用茶点的时间,赵康平上完白日的课程,赵牧、冯去疾、燕丹都各自回到住处了。

    眼看离用晚膳还有一小段时间,当赵康平带着荀子等人纷纷在前院大厅的坐席上跪坐下后。

    政崽也带着自己的小伙伴们围着一张案几盘腿坐下。

    没一会儿仆人们就端来了几杯花茶和甜甜的蜜水,还给每张案几放了些用陶碟子盛着的兰花根、椒盐小麻花、奶香小馒头等点心。

    众人净了手后。

    赵康平对着荀子做出邀请的动作,笑道:

    “雪天大寒,荀子若不嫌弃的话,可以尝一下寒舍中的茶点稍稍暖暖身子。”

    荀子略一拱手,笑道:“多谢国师。”

    政崽也与赵百益四个小孩坐在一旁,各个抱着手中陶杯里盛着的蜜水低头喝一口,而后又往嘴里面塞了一根,用鸡蛋、麦粉和蜂蜜做出来的兰花根,边小声地咀嚼着嘴巴中的食物,边看着面前的一群大人们沟通交流。

    荀子尝了一口花茶,吃了一根椒盐小麻花,眼睛一亮,看着跪坐于对面的赵康平,满脸堆笑地喜悦道:

    “国师,况此番从齐国返回家乡,就已经在邯郸的康平食肆内尝到了不少新鲜的美味。没有想到府中制作的食物味道更是卓绝啊!”

    赵康平未曾料到荀子一开口竟然会说食物的事情,想到这个老者平日在自己所写的文章中言辞犀利地骂这家骂那家,甚至狠起来连儒家也被他批的狠极了,谁知其本人竟然是一个如此爱笑,还爱美食的和善老者,也高兴地笑道:

    “哈哈哈,荀子爱吃的话就请多多用些。”

    “您此番从齐国回到母国,可是为了探亲?”

    赵康平好奇的猜测道。

    荀子又吃了一根甜甜的兰花根,将口中的食物咽下去后,才语气略微遗憾地对着赵康平摇头感慨道:

    “非也。”

    “况也不瞒国师,我此番从临淄回来也是因为已经向齐王和君王后辞了稷下学宫祭酒的差事。眼看着世道越来越乱了,我年岁渐长,精力也大不如从前,就想寻觅一处清净的安身之所,带着儒家弟子们安安稳稳地著书立说,了却余生罢了。”

    赵康平闻言也不禁一叹,乱世之中即便是荀子这等大师所求的也不过是一处清净的庇护之所。

    这要求看似简单却实属不好达成,即便他这府内也不能拥有长久的清净,想来他是很难从春申君手中抢人了。

    赵康平低头抿了一口热茶,就又听到荀子笑呵呵地夸赞道:

    “刚才在府外时,我曾与政小友交谈甚欢,听他给我说了考试、卷子这两种东西,只觉得此种考察制度若用于教学的话,颇为得用,可惜麻布虽然比不得绢帛珍贵,但也是要钱的物什,这般好用的可以来检验学子所学知识深浅的法子终究只能留在权贵富户之家了。”

    听到荀子的感慨,尤其是一句“政小友”瞬间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移

    在了政崽身上,赵康平也不禁惊讶地看着外孙往上挑了挑长眉。

    他可是没有忘记,之前荀子到秦国西游时,把不施仁义的秦国从上到下结结实实地骂了一通,纵使是秦王稷在这儿也不会得到荀子一个好脸色,反倒是政崽,能得荀子一句“小友()”葶?籔????蒟????赑彎繢?げ?豎?虎?

    ?????庍侍??????敵??魎?啡葶?幹?羁偗?偗??葶???_???葶N??驚????葶???罧?偗葶???葶??????葶捫?????葶??彎??掃?葶N?偗?虎??偛?

    ?傟瑥葶Ⅺ?赑??靟?偛???????厐??葶?鹛?????住拏?疍?獞???庍厐?

    “???恏?奛?貌?葶腧獏?抗??N?N葶絙?六?葶????獞???げ葶?蒟???彎??N?葶絙??敧楛偛?膉絙絙綾筑?蕟?羕??葶???驛???????()『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一等一的面相那就是“王者之相”了。

    赵康平等人听到荀子对小家伙的夸赞,全都只笑不语。

    唯独政崽的丹凤眼亮晶晶的。

    显然荀子这个“老友”对他的夸赞与平日里府中长辈、大人们的夸赞给他的感觉是十分不同的。

    赵康平知道外孙的远大前程,毕竟现在处于赵国,他也不想让小家伙太过显眼,遂又顺着荀子刚才的话题往下说道:

    “荀子,考试制度确实用处颇多,在我看来此项制度不仅能用于教学之中,待到未来生产力提高了,甚至还能通过考试制度选拔官员。”

    荀子是看过赵康平所讲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文章的,一听到这话,倒是来了很大的兴趣,微微拧了拧斑白的眉头,对着赵康平笑着询问道:

    “国师,我曾听闻您之前提过一种名为举孝廉的选拔官员制度,在去岁的三晋之地闹得沸沸扬扬的,莫非这用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是比那举孝廉更高一级的制度吗?”

    韩非闻言已经起步挪到花准备好放有笔墨竹简的案几前,打算长篇大论的写东西了。

    赵康平也点头笑道:

    “荀子所猜的没错,举孝廉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属于察举制,归根结底还是要靠着他人的推荐,长此以往下去,待到某地形成世家大族,这种选拔官员的制度怕是就会成样子货了。”

    “而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方式,可称之为科举制,与举孝廉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国君明岁需要招募治水的官员了、治理朝政的官员了,大可对外设立不同的考试科目,让读书人到官员制定的场所封闭起来进行考试,学子们能通过试卷的回答情况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学,官员也可以根据卷子的优与劣选出优秀且合适的人才,这样既能给落魄的寒门学子一条往上爬的上升渠道,还能让朝中的官员们不断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