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第12章

    半个时辰后,书房。

    姬循雅垂眼,边一目十行地扫过手中的奏报,边听燕朗汇报潜元宫的事务,待听到燕朗说臣已将铁鞭交给陛下时,开口道:“陛下可有说什么?”

    他神色淡淡,连头都未抬,似只是随意一问。

    燕朗照实道:“陛下说多谢。”

    “多谢你?”

    燕朗一愣,觑了眼姬循雅,后者目光仍落在奏报上,薄唇微抿,好像方才根本不曾出声一般,旋即回答:“是。”顿了顿,又道:“属下不敢受。”

    燕朗屏息凝神,书房内愈发安静,静得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坐在上首的将军容色隽秀得有如玉像,既然精雕细刻的雕像,自然不会与活人一般吐息。

    气压愈低。

    燕朗咽了下唾沫,只觉自己此刻不是在帝王的书房内,而是被人生生按进了棺材中。

    上意难以揣摩,燕朗实在不懂,明明自家将军亲自挑选鞭子时心情看起来很好,这才过去了半日,周身气韵就阴沉可怖能让人退避三舍了!

    “将……将军,”燕朗硬着头皮道:“属下忽地想起,陛下还有一事求您。”

    “唰。”

    是姬循雅翻过奏报的声音。

    他看得专注,天生长而密的睫毛下压,在眼下投出一小片阴鸷的暗影。

    燕朗紧张得心头狂跳,以他对将军的了解,皇帝这时候无论朝将军要什么,哪怕是世间最最不要紧之物,将军都不会应允。

    片刻后,姬循雅才道:“什么?”

    “回将军,”燕朗不抱任何希望,“陛下说,想要先帝本纪和本朝的起居注。”

    语毕,惴惴不安地低下头。

    下一刻,却听姬循雅淡声道:“陛下既然想要,即刻命人找出来,送到潜元宫。”

    燕朗怔然一息,反应过来后马上道:“是,属下明白了。”

    “陛下为人主,世间万物莫不予取予夺,”姬循雅执笔,“凡陛下想要之物,无所不可奉上。”

    他落笔,在奏报上写下二字——不准。

    字意锋芒毕露,锐不可当,凌厉得几要到了咄咄逼人的地步。

    燕朗不解,将军不高兴,却又不拒绝皇帝的要求。

    不是,心思不算细腻的武官也咂摸出一丝不对,将军先前的确不悦,但在听到自己说皇帝求您时,他神情似乎没那么阴郁了。

    “是。”燕朗道。

    姬循雅将奏报放到一旁,又拆开了封密奏,“陛下目盲,他有同你说过,要怎么看书吗?”

    燕朗道:“陛下说,想要识字的宫人读给他听。”

    姬循雅点点头,“我知道了,”方才笼罩他身上的郁气一扫而空,“你先回潜元宫。”

    燕朗垂首,“是。”

    他跟随姬循雅近十年,时日委实不算短,姬将军性格难以捉摸,他虽看不透,却也知道,姬循雅绝非心思

    外露之人。

    唯有今日,心绪变化得如此明显,连他都看得出。

    他困惑难解,退出去时脚步难免慢了不少,再抬头时,将军仍在看那封密奏。

    这次他看得很细,单薄的一页纸,他竟读了许久。

    燕朗退出书房。

    姬循雅右手握着密奏边缘,长指徐徐划过上面的字。

    却见上面写着:显德五年正月廿二日巳时一刻,帝用早膳。

    种种琐事,皆被详尽地记录下来。

    姬循雅动作轻缓,手指擦磨过死物,亲昵无比,如同抚摸知交挚爱的面颊。

    诡异得令人头皮发麻。

    ……

    赵珩不能离潜元宫,外人无要事更不能进入,故而,识文断字的宫人只能从守在宫中的靖平军兵士中挑。

    赵珩认识得靖平军兵士不多,唯燕朗与燕靖思两人而已,遂择了燕靖思来。

    少年亦步亦趋地跟着赵珩,皇帝一言不发,他脸已烫得能在上面滚熟个鸡蛋。

    “陛下,()”疍??膉?嚗?癢??瑞??靟?辖蝶??????し???捫?蕑?炍?“??抗?N????()?『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

    话音刚落,就见双目蒙着药绸的帝王偏身,灵敏地绕开了矮架。

    燕靖思惊愕地看着赵珩。

    陛下他真的看不见吗?

    “您正前面五步开外摆着书案。”燕靖思又道。

    赵珩大步走到书案前面,燕靖思刚要说书案旁右边放着置画轴的黄玉画筒,陛下您莫要撞到,却见赵珩自然地从左边走过,一撩衣袍,跪坐到案前。

    燕靖思闭嘴。

    赵珩伸手,果然摸到一画筒,对燕靖思道:“小燕卿,给朕看看,这上面雕的可是螭龙?”

    燕靖思凑近,见一圆眼短角,身量圆润的龙盘踞在筒壁上,道:“回陛下,仿佛是。”

    赵珩活着时,潜元殿摆的画筒便是这只黄玉螭龙筒,这条螭龙被雕得浑圆,憨态有余,威严不足,太子年幼时爱拿手去摸龙眼,往往能消消停停地坐上好一会,赵珩就命人勿要换掉此画筒。

    要是他没算错,他已经死了二百七十年了,这只筒居然还在。

    他敲了敲画筒,玉声琳琅。

    他玩笑心说,难道后世子孙捉襟见肘到了此等地步,摆件竟还是近三百年前的。

    赵珩收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