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雇佣灾民(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入城,但因为谢彦所需的竹筒数量越来越大,已经有不少灾民再替他做工了。谢彦还让杨青荷安排城外那些灾民轮流来做竹筒,确保每个灾民暂时都能先赚上一点钱,以解燃眉之急。
在谢彦摆摊的第十二天,官府的告示终于贴出来了,告示上所说的和谢彦之前建议的几乎一样,因为是双赢的局面,所以告示一出,就有很多急需人手的城中商户出城去挑人了。
与那些商户同去的还有一队官差,因为徐凌怕那些灾民中会潜藏着不法之徒,比如像之前谢彦他们抓的那几个逃兵,所以官差同去的作用,就是对那些灾民进行身份盘查和核实。
虽然古代要核实一个外地人的真实身份,在没有路引的情况下难度是很大的,但此次徐凌派去的官差都是那些在职多年的老人,经验丰富,要是心里真有鬼的人,很难在他们的威慑下不心虚露出马脚。
也可以说,徐凌为了实施谢彦建议的这个暂时安置灾民的办法,也是冒了极大的风险的。
但大批灾民涌入南方,不仅他们青川府,南方其它地方也是差不多的情形,都是大启百姓,但凡良知尚存的官员,就不可能真的做到无动于衷,任由那些滞留在南方的灾民自生自灭。
城里那些商户雇人的标准,如谢彦所料,最终被挑剩下的,都是那些老幼妇孺。
其实很多像杨青荷这样带着孩子的大姐大嫂,做事也是一把好手,但因为带着孩子,硬生生让她们被划分到了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孩子的行列。
要是在半个月前,这些老弱妇孺可能还会感到惶恐不安,对未来看不到一点希望,但现在,即便那些出城雇人的商户连看都没看他们这些人一眼,他们内心却很平静,因为即使没人愿意雇佣他们,他们还可以给谢彦做竹筒,一天至少也能赚几十文。
而且告示上说了,等乡试过后,官府就会派人送他们归乡,还会赠他们好的粮种,帮他们种出新的希望。
因此在他们心中,谢彦和那个向官府提出安置灾民办法的不知道姓名的学子,还有青川府的知府大人的分量是一样重的。
在允许灾民进城做工的告示贴出来后,谢彦亲自出了趟城,雇了一些看起来利落大方的大姐,让她们随自己进城帮忙。
至于她们的孩子,谢彦请杨青荷找了个可靠的老人帮她们带,看孩子的工钱也由谢彦来出。
等青川府各地学子赶来府城赶考的时候,城门口那些原本用来安置灾民的草棚下,已经只剩下为数不多的灾民。
而这为数不多的灾民,都在低头做事,看起来还挺忙的,这和众学子先前听到的那些有关大批灾民滞留在南方不肯归乡,时间久了搞不好会发生暴乱的传闻,似乎有些不符。
直到他们进城的时候看到张贴的告示,才解了心中疑惑。
因为告示上并没有写谢彦的名字,所以大家并不知道告示上所提到的学子姓甚名谁,而谢彦也没有觉得徐凌不写他名字是想自己邀功,要不然徐凌也不会在告示上提及是一个来赶考的学子向官府提的这个建议。
至于徐凌不在告示上提及他名字的原因,应该是有多方面的因素。
现在有不少学子都在猜测,想出这个办法的傻子到底是谁,这么好的主意为何不在乡试的时候拿出来应试,非要急不可耐的在考前提出来,白白错失了在乡试时一鸣惊人的机会。
傻子谢彦此时正在家马不停蹄的煮着他的乌梅汤,得空还得温一温书,哪里有时间理会这些。
——
临近乡试的时候,杜子玉和龙泉县的学子们结伴来了府城。
杜子玉按照谢彦信上所写的地址找过来时,还咬牙买了府城现在最流行的冰镇乌梅汤,还一次买了三罐,打算给谢彦他们一人一罐。
杜子玉自己只在买的时候试喝了一口,都没舍得买一竹筒来喝。
杜子玉买乌梅汤的那个摊子,是谢彦雇的人在卖,杜子玉自然不知道那是谢彦的摊子。
现在谢彦在府城一共有五个摊位,分布在几个客流最大的街区,就连码头那边都有一个。
谢彦自从雇了人后,自己就不出摊了,他就在家负责制冰和煮乌梅汤这些事,抽空还得再温一温书备考。
柳如烟则带着铁蛋,负责巡查那五个摊位的情况,要是哪个摊位的乌梅汤快卖完了,好及时补上,另外几个摊位所卖的银钱,柳如烟他们也会在巡查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