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换位思考的选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从一人之下开始科学修行》全本免费阅读.cc

    “我们现在安全了。”

    流萤高举着陈朵,跑了不知道多少里,总算是在一条没有多少车辆行驶的高速公路前停下,才将陈朵放下。

    而陈朵则是有点晕乎乎,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左右瞧了瞧,道:“这是在哪儿?”

    “我也不知道,明先生没给我安装高德地图。”流萤晃着脑袋,说了个冷笑话,但随后又道,“不过没关系,现在我们安全了,那些人抓不到你了。”

    陈朵“哦”了一声,又接着问道:“那么你的梦想怎么办?”

    “啊?”

    “就是想要一个脑子。”陈朵提醒道,“我不知道该怎么做脑子,但可以帮你去求一求孙明,说不定他哪天想到了点子,就可以为你做一个真正的脑子出来。”

    “有道理,但我跑出来,他可能怪我,又回去,不是要挨骂?”

    话说流萤只有一颗?脑,虽如人脑,但终究是?,上下翻腾、左右运转,端的是一个随心所欲。

    如今更是交了陈朵为友,有了交流,?脑更是起伏不定,以至于生出了更多的心思,甚至有了羞躁的思绪,且立即表现了出来,不懂隐藏。

    “嗯,有点道理。”

    陈朵认同。

    毕竟,自从有意识起,她就一直被廖忠管教,那廖忠虽然照顾她、关爱她,但在无形之中,也给了她一种莫名无形的束缚。

    简而言之,还是可以用“叛逆”一词概括。

    今个,陈朵也有了朋友,而且这朋友的遭遇,与自己居然有些许相似,自然是愿意亲近。

    只是,两人此时也有些迷茫,不知道该去哪儿。

    最后,还是陈朵先沿着高速公路走了一会儿,认出了路,带着流萤,往筑林城的方向而去,准备先采购些许物资,再做考虑。

    相较于仅仅是会说人话、有点逻辑思维的流萤,陈朵反倒是有着一丢丢为人处世的经验???哪怕她有着一张面无表情的“死人相”,但好歹在暗堡接受过相关的知识教育,知道该怎么在表面上与正常社会的人交流。

    在这一刻,陈朵承担起了带领流萤“为人”的道理???

    ???

    望着陈朵牵着流萤的手、十指相扣,一同向远处的筑林城而去的背影,立于附近树梢叶片上的孙明双手揣腰,感慨道:“没头脑,你和那不高兴,还真有‘天生一对’的既视感。”

    “之前我倒是没起什么心思,可现在???”

    瞥见不远处跟随流萤快速奔跑所留下痕迹追踪而来的马仙洪、金勇,孙明微微抬手,布下【数理化】之奇门格局,打算让二者绕一两个小时的圈子。

    “就让我当一回恶人,使得陈朵在死之前,创造最后一点实际意义上的价值,让流萤的思绪更完善一些。”

    “不过,我这也不算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大恶人吧?”

    “至少在陈朵带领流萤在城市间生活的过程中,也算是换位到了曾经廖忠的位置上??????”

    究其根本,在孙明这旁观者看来,陈朵、廖忠的悲剧,除了陈朵本身在药仙会的不幸遭遇外,就是二者之间,无法真正的换位思考。

    廖忠真将陈朵当成了自己的女儿。

    而陈朵呢?

    或许也将廖忠当成了父亲,但廖忠过多的关爱,使得懵懂的她还夹杂着其他的情愫之类。

    具体如何?

    孙明不敢妄下结论,但有一点,孙明很确定,那就是陈朵与廖忠,各有各的想法??

    廖忠希望陈朵安好,而陈朵则是希望关心、在意自己的人,廖忠,也能够在意她的自主选择。

    若是陈朵只是一个听话的工具人,自是不会整出这种悲剧来。

    可偏偏??

    廖忠使得陈朵有了人的感情、自我,但碍于陈朵本身的身体情况、公司高层的压力,只能让她在享有正常人的生活状态下,从事临时工的工作。

    毕竟临时工在不出任务时,拥有极大的自由,而且还享有极高的待遇:工资多、还配备私人别墅。

    可对于陈朵而言,或许她自己本身没有那个想法,但毫无疑问,从事临时工的工作,给了她一种自己还是可以任人摆布的工具的感觉。

    即便???

    陈朵知道廖忠非常的在意她、关心她。

    让一个拥有自我、情感的人,去从事工具的工作???

    其他人,无论是肖自在、黑管儿,还是老孟、王震球,亦或者是冯宝宝,确实各有各的问题,而且还都是性格、心理方面。

    但毫无疑问,除了冯宝宝这个特殊情况,其余人也都不是天生如此,三观都是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之中养成。

    而陈朵在孩童最重要的身体成长、心理发展的阶段,被药仙会的人当做蛊虫培养,即便后来接受了相关的行为认知,也绝对无法弥补。

    一个人对自己人生意义的探索,其实在孩童阶段就开始了,童年的喜怒哀乐,已经为一个人未来性格的定型打下了一块难以更改的基础。

    幸运的童年,可以治愈往后生活的不幸。

    不幸的童年,确实需要未来一生去治愈。

    虽说也不全然,但从社会与心理的角度去看待,

    绝大部分人都遵循这两条规律。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