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第123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如今坐在谈判桌上,听着双方口若悬河互不相让,天南海北的道理扯了好大一堆,他才终于意识到,舅舅教的并不对。

    属于你的就是你的,不争不抢,一而再再而三的舍弃,只会让人觉得轻贱。

    和谈的最后一日,李谨焕刚从鸿胪寺出来,就被张锦拦住了去路。

    张锦看着他迷茫的神色,沉声问道:“王爷后悔了吗?”

    “后悔?”李谨焕迷茫道:“后悔什么?舅舅和母亲都已经做出决断,我又能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呢?”

    “那王爷可有什么疑惑?”

    李谨焕垂下眼眸:“有很多,却不知道从何问起。我在登州的那段时间,一直被李啸音牵着鼻子走,她说什么,我做什么,像个没有生命的傀儡。看着她拿人命当儿戏,一步步逼疯三哥。张大人,说句实在话,这条利益线早就暴露在父皇的面前了,做再多都是垂死挣扎。你弟弟的事瞒不住,我知道你拼尽全力想要救他,可是这样的人真的值得你去救吗?”

    “殿下,不是所有人的亲情都像皇室那般单薄。”张锦拱手行礼,离开了鸿胪寺。

    李谨焕目送他远去,却被夕阳刺痛了双眼。

    *

    这一晚,张锦一直在书房没有出来。

    张骁蹑手蹑脚的从角门回来,本以为会再一次被父亲抓个正着,却不想主院根本没人。

    他奇怪的回厢房换了一身衣服,刚出来便看见管家在院子里焦急的转悠。

    “张管事,你找我爹啊?他不在屋里。”

    “郎君,老奴是来找您的。”

    “我?”张骁诧异的指了指自己:“找我做什么?”

    他双手抬起,展开五指:“我今天可什么小玩意儿都没带回来啊,我只是好奇高句丽带来的东西,让王临之带我去了一趟鸿胪寺的别院,走得是正门,绝对没有翻墙,不信你去右相府问王临之!”

    张管事焦急道:“哎哟,郎君,老奴不是为了此事。老爷自鸿胪寺谈判回来之后,就一直将自己关在书房里,任谁去问门都不回应,送去的饭食倒是收了,但之后就再也没动静了,眼看着这都要到子夜了,明日还有接风宴,可不能这样熬啊!万一明日上朝因为困乏被哪位御史参一本怎么办!”

    张骁蹙眉:“我去瞧瞧。”

    八月的夜,略有微凉。连续晴朗了几日,没想到今日傍晚时分乌云便沉沉的压了下来,此刻天空黑漆漆一片,连月光都被隐匿了起来。

    张骁提着灯笼,穿过凌霄花廊一路向东,跨过宝瓶门便入了东跨院,父亲张锦的书房便在此处。

    黑黢黢的院子里只点亮了两座莲花石灯,光芒微弱得只能照亮附近两步距离,衬得点满烛灯的书房格外显眼。

    这次他没敲门,直接一把将门推开。

    张锦正端坐于桌前奋笔疾书,地上铺着长长的卷轴,上面叠着一张张黄麻纸,像鱼鳞一样有序排列着。

    他弯下腰看向脚边的纸张,只见上面写着:“废租庸调及一切杂徭、杂税,留用丁额。不分主户、客户,赋税皆以登入户籍为准。每户不再按人丁征收赋税,改为以资产、田亩等按类征收。”

    张骁越看越不解,这洋洋洒洒一大篇全都是关于赋税政策的,看内容与现用的有很大出入,应当是要推行的新法。但如今刚刚全国推行新的土地丈量政策,并不是新税法上台的好时机,父亲没必要如此连夜赶工。

    尤其是其中“量出制入”的条例,当今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度并不高,此法并不可行。

    他疑惑道:“量出制入需要户部先根据各地情况算出总税额,再按比例分配到地方。如今陛下刚刚登基不足一年,各地豪绅明从暗反,若不能像淳王肃清三州一样肃清地方,这条怕是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我知道。”张锦淡淡的回应道,手中的笔依旧不停。

    张骁更加奇怪了:“那爹为何急于现在?您年轻时候去大非川为朝廷拓展商贸,因而冻坏了骨头,根本受不得寒凉,现在更深露重,房间里已经烧了碳炉却湿,您还是快些回去休息吧。”

    “没时间了。”他边写边道:“你若是闲来无事,就帮我将地上的纸张以鱼鳞法装订成册,然后装入已经写好卷名的竹筒之中封存。每支竹筒都对应着不同的卷名,可别弄错。”

    张骁实在不明白他爹今日抽了什么风,非要不眠不休的写新税法。他虽困得厉害,却不能将老子一个人放在书房置之不理,只能认命的拿来工具,蹲下在地上将已经铺排好的纸张一一装订成册。

    这一忙便是一整夜,直到天光乍破,细雨微朦,张锦才放下笔揉了揉手腕,恍然道:“竟已到了这个时辰。”

    他看向坐在椅子上扬脖睡觉的张骁,再看看已经装订好,并整整齐齐摆放在桌案上的竹筒,眼神中第一次露出了欣慰。

    他呢喃道:“以后没了为父,你的路就要靠你自己走了。”

    他将披在身上的外袍盖在张骁身上,然后收起桌上的竹筒放进书柜后的暗格之中。待一切收拾妥当之后,便轻轻推开门,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书房。

    在屋外坐了一夜的张管事正依靠着柱子打盹儿,听见房门声一个激灵就站了起来,他通过略有模糊的双眼看到了形容憔悴的张锦,连忙上前道:“老爷可算出来了,今日宫中举办接风宴,早上不上朝,可要多睡一会儿?”

    张锦摆了摆手:“不必,我去趟西洲侯府,你去叫醒骁儿,让他吃了早饭回屋里睡去。哦对了,若他问起我的去向,便说我去东市找书去了。”

    张管事虽然对老爷的安排有些困惑,但在总管事上做了二十年,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于是恭敬的应和了下来:“老奴明白,那老爷中午是否还回府用饭?”

    张锦本想说不用,但他扭头看了一眼书房,那话便在舌尖掉了个个:“回,多做些骁儿爱吃的。”

    “哎!”

    *

    雨后的烈日蒸得人发昏,李鹤霖躺在廊下的软榻里,目光落在正为他伤口换药的章麓身上。她难得换上了一身广袖襦裙,飞天髻上簪着一支累丝金簪,簪头上卧着一颗晶莹剔透的石榴石,李鹤霖一眼就认出这石榴石正是他在秋山猎宫的时候,送给她的那枚。

    他亲手雕刻的展翅小鹰,没想到竟做成了簪子。

    海东青‘掠影’尖啸着出现在院子上方,章麓抬起头瞧了一眼,又低头给李鹤霖身上的纱布系好,才将皮垫裹在手臂上,轻拍两下,‘掠影’便俯冲而下,平稳的落在了章麓的手臂上。

    与它一同落下的,还有一只折翅的白鸽。

    章麓将白鸽脖子上的竹筒解下,取出里面的小纸条细看了一眼,冷笑道:“他们还真是不死心。”随即将小纸条递给了李鹤霖。

    后者展开瞧了一眼,情绪复杂道:“终是走到了这一步。”

    “王爷!宫里来人宣旨了!”萧雷快步走来,在院门外止步,拱手扬声道:“是孟伴伴来宣,让您去前院接旨呢。”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王府上下,一同被幽禁在王府内的卢康、楼松等人连忙赶到前院,恭敬的跪在前院等待旨意。

    令众人没想到的是,这只是一道解禁旨意,而非对淳王的判决。

    “陛下为何突然让王爷和郡主进宫参与接风宴?”卢康蹙眉道。

    众人皆觉得不可思议,褪去一开始的欣喜若狂,一股风雨欲来之势便席卷而至。

    萧雷:“会不会是因为三州送来的万民伞?会不会是陛下不打算追究了?”

    章麓将圣旨装进锦匣,交给晴放保存:“只是因着高句丽遣人何谈,暂时顾不上罢了。不管陛下心里怎么想,文武百官定然不会轻易放过王爷。待使团离开,才是真正的雷霆之势。”

    民心只能让李鹤霖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却不能枉顾律法。最终对李鹤霖的判罚强弱,要看朝堂上到底有多少人站在他这一边。

    何谓皇权至上?便是一切走向全凭皇帝的一念之间。

    皇帝若想他死,朝臣便只需给他一个理由;皇帝若想他活,便要朝臣给他一个台阶。

    李鹤霖垂眸看着手中的纸条,呢喃道:“是死是活全看今晚的宫宴了。没想到有一日,我竟要踏着手足兄弟的尸骨,才能保全一命。”

    他将手中的纸条递给卢康:“将此物交给孟伴伴。”

    *

    申时末,禁中大门打开,二品官员及实权侯爵携家眷列队走入。

    虞庆侯夫人仰头看着巍峨的宫殿,第一次产生了畏惧之心。

    虞庆侯稳稳的握住夫人的手,低声道:“放心,今日之后,便无人能阻碍她的前路。”

    虞庆侯夫人喉头发紧:“我们是不是选错了,当初就不该让袅袅来长安。”

    “荣儿,她终究要跨过这个坎,跨过去心魔尽散,跨不过去……”虞庆侯没说出来最后的几个字,但他们夫妻二人彼此都心知肚明。

    一步登天,一步地狱,便是如此。

    酉正,皇帝携皇后亲至,朝臣携家眷纷纷落座,膳食司端上一个个精美的三彩餐盘,里面放着切成小块的瓜果、摆盘如画的膳食,还有一瓶清酒、一壶煮好的蒙顶茶。

    觥筹交错间,李鹤霖为章麓斟茶:“剑指北翟惊四王,忙遣节杖入大梁。”他的语气带着一丝嘲弄。

    突然,坐于上首位的高句丽公主具备上前,道:“听闻新安郡主跳的一曲惊艳四座的塞上舞,不知道今日可有眼福一观?”

    原本热闹的气氛霎时冷却下来,不少人都面面相觑,有人蹙眉,有人看热闹,无数道目光纷纷落在了正在吃水果的章麓身上。

    后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