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5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历史许愿墙:开局给辛弃疾换皇帝》全本免费阅读.cc

    欧阳修面对万朝观众的声讨,倒头就睡,睡得很安详。

    大家见他如此油盐不进,真是满心气恼,却也没什么办法。

    笔在人家手里,欧阳修不肯写,总不能提刀逼他写吧?

    且不说这强行逼出来的文章质量怎么样,万一把人惹恼了,他给你在史书里大大抹黑一笔,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去。

    因此,观众们只能退而求其次,转向后晋年间,刘?等人编写的《旧唐书》。

    旧唐书卷帙浩繁,欧阳修只上传了安史之乱相关的章节。

    从一百零四卷《高仙芝传》开始,至一百二十四卷《颜真卿传》终,外加一卷《忠义传》。

    观众边看边吐槽。

    一时间,评论区叽叽喳喳,宛如开了一个读书分享会:

    【大唐宰相房玄龄:《旧唐书》截止至《忠义传》已有一百八十七卷,比以往所有史书的篇幅都长,看来我大唐国祚漫长,无比兴旺昌盛。】

    【梁朝中书令沈约:唐朝的时间跨度比宋朝(这里指刘宋)长,我写《宋书》只写了一百卷。】

    【武元皇后杨艳:大家都读完一百零四卷《高仙芝传》了吗,本宫觉得事情的发展颇为荒谬,造反的明明是安禄山,被唐玄宗一纸诏书斩杀的却是高仙芝、封常清。】

    【岭南圣母冼英:明摆了欺负老实人,二人有何罪,以至阵前死?】

    【北齐文宣帝高洋:呵呵,高仙芝手握重兵,就应该顺势斩传令的宦官,起兵反了李隆基!这天子之位,既然李家昏君坐得,为何我高家人坐不得!】

    【咏絮才女谢道韫:高仙芝太可惜了,一点反抗都不做就赴死,哪怕是临死前提刀杀了边令诚,拉几个人一起下地狱,也比这般憋屈至极的死法好。】

    【明穆太后庾文君:此言甚是,书里也说了,高仙芝死前告诉下属,「我若实有此,君辈即言实;我若实无之,君辈当言枉。兵齐呼曰:“枉”,其声殷地」??可见,高仙芝部下此刻具有相当强的凝聚力,稍加引导,就具备了兵变的条件。】

    【昌国君乐毅:唉,三军齐呼一声枉,读书到此处,谁人不落泪。】

    【魏文帝曹丕:封常清也很可惜呀,「臣死之后,望陛下不轻此贼,无忘臣言,则冀社稷复安,逆胡败覆,臣之所愿毕矣」,一腔忠贞报国之心,溢于言表。】

    当然,高仙芝毕竟不是金银财宝,有喜欢他的,自然也有讨厌他的。

    甚至出现了一名黑粉:

    【齐高帝萧道成:朕觉得高仙芝还是死了好,他一个高丽人,就算起兵别人也不服他,还不如慷慨就义,换一个万世美名。】

    【北魏文明冯太后:萧氏岛夷一开口,就知道是乱臣贼子当惯了,一片贼心昭然若揭。】

    【陈朝大将军韩子高:萧道成倘若生在天宝年间,想必又是一个安禄山。】

    【齐武帝萧赜:咳咳,朕为父皇说句公道话。安禄山起兵固然引起生民涂炭,糟糕至极,这唐玄宗难道就值得给他效命了?换作你在高仙芝的位置上,你不反?】

    正在看书的观众们:“……”

    这还用思考吗?

    当然是反了他丫的,犹豫一秒都是对手中兵权的不尊重!

    唐朝以前的众人,尤其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各位,政权更迭在他们看来纯属寻常事。

    天子这种东西,兵强马壮者自为之。

    你可以称帝,我当然也可以。

    正所谓越缺什么就越想要什么,在纷纷扰扰的风云变幻中,张巡这样为国殉难的忠臣,格外令人敬佩。

    他们自己的国家危难时,也有这样的忠臣。

    曹魏,有起兵反抗司马师专政的大魏忠臣?丘俭,倾东南之兵,奋全力西向,以一州之力对抗司马家的满朝兵马,赴义成仁终无愧。

    西晋,有以身相护惠帝的嵇绍,惠帝后来指着衣衫上的血痕,落泪说,“此嵇侍中血也,勿去。”

    东晋,有独守北方二十年的刘琨,在五胡乱华、蛮夷环伺中,保留最后一方汉人土地、竖起最后一竿汉家旗帜。

    刘宋,有拥护幼帝即位的袁粲,谋划起兵诛灭权臣萧道成,寡不敌众遭灭。长子为其挡箭,一并慷慨就义,正所谓,“我不失为忠臣,汝不失为孝子。”

    梁朝,有在故主身亡之后,依旧高举故国旗帜的王琳,盘踞荆江上游,力扛四海之兵。为政宽和,素得人心,被杀时南方百姓“泣而从之”,扶棺相随十余里。

    北魏,有颍川名士荀济,为孝静帝元善见谋诛权臣高澄,事败之后,严辞谢绝高澄的招揽,坦然赴死。

    南陈,有岳阳王陈叔慎,于国灭天倾之时,十八岁少年独守湘州孤城,壮烈牺牲。

    隋朝,有江湖游侠沈光,骁勇冠绝当世,因感先帝恩义,欲突袭宇文化及复仇,被人告密,仓促间不及披甲,力战而亡。

    ……

    碧血丹心,千古相传,从来不因时空的转换而改变。

    然而,观众们能理解并敬佩这一类的忠臣,却不能理解,世上居然还有高仙芝这样的「奇才」。

    高仙芝难道是木头人吗,手下那么多的兵马,守的还是潼关要道,根本不知道挣扎反抗?!

    当然,观众更不能理解的还是唐玄宗。

    我大魏/晋/宋/齐/梁/陈/周/隋,平日想杀手下功高震主的大将、权臣,只有两种方式。

    要么先用某个理由把人骗来,刀斧手藏在幕后,毫无防备地杀死(如,宇文护/韩子高/檀道济/斛律光/尔朱荣等);

    要么先夺兵权(划重点),再一杯鸩酒送他上路(如,高长恭/王景文/沈庆之等)。

    唐玄宗两者都不做,只出了一则赐死诏书,他怎么敢的啊?

    真不怕自己玩脱了,激起兵变?

    带着如此的疑问,众人接着往下读《旧唐书》,发现好家伙,高仙芝根本不具备造反的条件。

    他的下属几乎都是临时招募来的新兵,而不是关系最紧密的安西军和北庭军。

    是的没错,敌军打到家门口,唐玄宗才开始??临!时!募!兵!

    万朝观众:真抱歉,我们承认刚才说话声音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