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在董南雅离开后不久,茅升也离开了。他需要了解坛城县如今具体受灾情况。屋内一时安静下来,只剩下还安静躺在床上的县尉黄山,还有董章庭和钱丰收两人。
屋外并没有下雪,只有寒风不时吹过。地下的积雪被寒风吹动,在地上低低打着旋。
钱丰收的声音在屋内响起:“章庭,我们真的能完成这次救灾吗?”
董章庭没有直接回答他这个问题,反问道:“丰收,你为什么要参加东山书院考试?”
晋朝的商户子弟参加科举,需要额外提交一万两白银的考试费用。
如果通过了童生试,那之后的考试就和其他学子一般,正常参加考试。如果童生试没有通过,之后每次参加童生试都需要再缴纳一万两白银。
这是晋朝开国前期,某位先帝苦于库房无钱,想要从积累了大量钱财的大商户口袋里的获取钱财。
这位先帝是位明君,他不愿意凭白夺人钱财。最后决定给这些困于商户身份无法考科举的人稍微开个一个小小的口子。
这个政策每年都给朝廷带来大笔收入,便一直延续下来。再加上商户子弟有了新的上升通道,反向促进了商户的发展。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商户子弟自小以金钱为伴,商户子弟中能正常走完科举全程,进入内阁的人几乎没有。
大多都是考个秀才举人,就回家继承家业。考科举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赚个护身符。
钱家是江南的大商户,在江南势力颇广。家中不少子弟就是直接进入江南的书院后考了秀才举人后回家经商。
然而钱丰收却是和其他人不同,跨越千里来到午京城,并且耗费大量精力考进东山书院。前世,他走完了科举全程,并且花了数十年时间,一步步从九品小官,成为了户部尚书,掌一国财政。在董章庭重生之前,这位还在努力向内阁冲刺。
钱丰收听到董章庭的疑问,思索了一会说道:“我爷爷是秀才,所以他把生意从镇上开到城里;我父亲是举人,他把生意从城里扩充到州府;如果想超越我的父辈,我就要考到更高的位置。如果想要考到更高的位置,就要进更好的书院读书,东山书院就是最好的。”
窗外的光打在钱丰收略显丰满圆润的脸上,显出了几分棱角。少年人的意气风发在这一刻尽显无遗。
董章庭脸上露出几分笑意,像是从眼前少年看到前世那位一天到晚哭穷的户部尚书:“你一定能做到的。”
大概是被重新激发出奋斗的意志,钱丰收问道:“章庭,你又是为了什么来参加东山书院考试呢?”
董章庭说道:“因为,我也想要更高的位置。完成坛城县救灾,就是如今最好的机会。”只有自己站的越高,那些曾经的麻烦才会自行消失,比如西平伯府。
通过科举,可以正大光明的爬上更高的位置。但是西平伯府的人不会让自己那么轻松的走这条路。他必须要找到足矣让他们顾忌的靠山,这个靠山就是太子。
参加这次附加考核,就是为了在太子面前大大露一次脸。
坛城救灾,他要做的不仅仅是把粮食分派给灾民,而是要让坛城恢复生产,甚至更进一步,从不受重视的下等县,找到通往中等县的路子。
他故意把擅长建设的茅升、擅长经济的钱丰收和气运极盛的董南雅拉来这里,可不是来吃闲饭的。
钱丰收听完董章庭的回答,心中升出欢喜。刚来午京城,就遇到如此志同道合之人是他的幸事。
互通心意的两个少年相视一笑,又重新回到了现实。理想虽然美好,但是现实的困境就需要他们一步步去打破。
恰在此时,屋内响起一道有些干涩的声音:“你们就是朝廷派来救灾的人?”
两人转身一看,县尉黄山再一次醒来。
董章庭示意他好好躺着,不要着急起来伤了元气。钱丰收刚想对外呼喊祁将军进来,却见黄山朝他摆了摆手,让他先别喊。
董章庭意识到黄山有话要和他们说,问道:“你想和我们说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