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肚子里。

    看来纪和玉还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口吻也很不像年轻的花滑选手,而像是圈子里盼着年轻人尽快成长起来的老大哥。

    林安然下意识地联想到了自己的好友蒋一清。

    身边的少年看向冰面的神情认真且专注,眼底还燃着一缕名为痴迷的火光。

    他热爱着这片冰面。

    他也很有天赋。

    而蒋一清好几次向自己抱怨找不到接过重担的人。

    ……那么,他身边的少年可以吗?

    这个念头只产生了那么一瞬间,就被林安然赶走了。

    纪和玉也不过一个15岁的孩子,水平也离顶尖选手差得远,他在这想这么多做什么?

    这又不是他的项目。

    还是收心认真看比赛吧。

    孟浔的短节目编排还算不错,难度安排地也很适合他自己,除了3f扶冰了一次,其他几个跳跃都没有出现明显的失误,最后的组合旋转转速有点没控制好,但幸好ending的时候又找回了节奏,给自己的短节目画下了一个还算完美的句号。

    纪和玉有个当“老大哥”当久了留下来的坏毛病。

    他眼光毒辣得很,看与自己同一年资、同一水平线的花滑运动员的眼光很挑剔,这也是为什么他在看叶甫盖尼的比赛视频之时,欣赏之余还是挑出来不少问题。

    但他看年轻一辈的选手时,却又不自觉地带着喜爱、鼓励以及期许。

    花滑的更新换代实在是太快了,常年的训练和比赛对身体的负荷是巨大的,偏偏花滑这项运动本身对运动员的身体要求也是巨大的,哪怕是再厉害的选手,职业生涯撑死了也就这么些年,滑到25岁都很不容易。

    因此哪怕是只比自己小一两岁的选手,在纪和玉眼里,也算是未来的希望,自己潜在的“接班人”。

    从前在国家队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纪和玉作为“老大哥”,虽然一贯冷着一张脸,但对年轻人却很是宽和,从来不吝于指点大家的动作。以至于后来,甚至有人被教练批评得狠了,会去纪和玉那里找找“安慰”,因为纪和玉会鼓励地说出他们的优点,然后教会他们改正缺点的方法。

    就比如现在。

    虽然跟孟浔根本不认识,但纪和玉已经在脑海里下意识地规划好了如何指点对方更上一层楼。

    纪和玉看得出来,孟浔是与自己一样真心热爱这个项目的,既然都肯沉下心练习基础技术,那改掉这些毛病肯定不是问题。

    只要好好打磨,在未来世青赛的舞台上,孟浔未必不能有一席之地。

    不过对方是否会超过自己?

    抱歉,纪和玉想都没想过这个问题。

    但纪和玉隐约有所预料。

    这一次的分站赛,他怕是拿不到赛区第一了。

    对纪和玉来说,自己曾站在花滑圈子的世界之巅,在这种小比赛上不仅没能拿到第一,甚至还没能滑出完美的节目其实挺丢人的。

    但比起自己在这个段位,凭借并不完美的表现“一枝独秀”,纪和玉还是更愿意人能得到第一,哪怕是靠着纪元嵩白给的那10分水分,也表明花滑圈子的年轻一代充满了希望。

    下一位选手的短节目结束以后,主持人播报起了孟浔的得分。

    “23号选手孟浔,裁判技术分3427,节目分3871,总分7298——”

    与前面那么多人相比,这个分数已经很不错了,尤其在有纪和玉4560的节目分的“上限”下,孟浔拿到3871算是很不容易。

    毕竟,纪和玉的节目编排和感染力实在是太好了,他的出场几乎就是为本次比赛的节目分定下了一个天花板。

    而7298的总分意味着,只要拿到10分的加分,他就能一举超过总分8274的纪和玉,成为本场第一!

    果然,主持人的下一句便是:“节目加分,10分。”

    孟浔拿到了8298,虽然只比纪和玉的8274超出一个小数点,但结果也是明摆着的。

    排行榜上的位次动了一下,那位列第一的名字正是“孟浔”。

    024的微妙分差狠狠地刺了孟浔的双眼一下,而陪孟浔来的教练却是高兴得满面红光,亲切地拍了拍孟浔的脊背,笑道:“你看,我就说,他还不如你呢!”

    在俱乐部教练的眼中,真正重要的并不是滑得怎样,而是联赛颁发的奖杯。只要有了奖杯,他们俱乐部就可以对外宣传。

    孟浔避过了他的动作,淡淡地看了他一眼,转身离开了等分区。

    他没有回到自己的位置,而是艰难地挤过人群,向纪和玉所在的地方走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