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皇帝寿典(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天坛。大明皇帝进了天坛之后,便进入斋宫休息。
按照礼制,皇帝寿典和祭天,本不应该在同一日举行,而且在祭祀典礼之前,提前入斋宫斋戒三日,以表虔诚。可是,大明皇帝本身就是修道之人,而且二十多年未曾出宫,仪式流程都已简化,所有程序都在一日内举行完毕。
皇帝寿典,十分繁琐。
连中途撒个尿,都要用上半天,更何况是要祭天。
天坛内,蘸台搭起,四周是黄龙旗和大明日月旗,先前护卫的禁军,进入天坛后,也都按计划部署在四周,负责警戒和仪仗工作,而具体的安保防护,则交给了陆天硕的东厂。
太子朱延,一大早就赶到了这里。
昨夜皇宫里发生的事,没有人提及,就如从未发生过一般,不过,朱延内心却是无比的忐忑和惶恐。皇帝的态度,越是如此,他越是担心秋后算账,今日是特殊日子,不便发作,可以后的事,又有谁能知道?
徐亭入宫面圣,徐妙子退婚一事的消息,已经传入太子府中。
朱延对此有所耳闻,不过,他是皇帝寿典的操办人,也没有心思去过问此事。如今之际,只有把眼前的寿典做好了,给皇帝留个好印象,才是正道。
皇帝又一次沐浴、更衣。
虽然早上在宫内已经洗过一次,但是礼制就是如此,皇帝也不例外,这些让皇帝不自在的条条框框,是太祖皇帝流传下来的规矩,他虽然我行我素,但还没有强大到去对抗礼制。
太子率领文武百官、王公勋贵早已等候在外。
等到吉时一到,皇帝从斋宫缓缓踱步而出,百官跪下,山呼万岁,在一阵中和的韶乐声中,开始寿典和祭天。
这是一套十分复杂而冗长的仪式。
化繁为简,就是举行了一场大型演出以及会议。
此次会议,规模盛大。
本次会议地在天坛举行,由太子和宗人府主办,礼部承办,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大明皇帝朱聪,大明国师太平道长,内阁中全体成员,六部九卿的主要负责人,京城各衙门中层以上干部,外国番邦使团的主要负责人,京城的百姓在天坛外旁听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安保和后勤工作,由六扇门、东厂、禁军、神机营等共同操办。
首先,大会进行第一项:点燔柴,迎帝神。
祭祀口,有一处高炉,里面堆满了柴火,有太监点燃了燔柴,顿时浓烟四起,火苗渐渐大,又有十几个人,抬着一头牛犊,将之投入火炉之中焚烧。
大会进行第二项:由太子率文武百官,来给皇帝祝寿。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拜年的话,要说,还要变着花样说,有的投其所好,写赞美皇帝的青词,这些祝寿的话,当然不会当着皇帝一一诵读,皇帝也不会看,而是投入炉中焚烧??这玩意儿是给老天爷看的。
当然,光说不做也不行。还要刷礼物,文武百官刷礼物,番邦使团刷礼物,还有各省的总督巡抚,也会刷礼物,都是些稀罕玩意儿,什么白鹿白鹤、千年太岁、印`度神油、大宛名驹等等等等,除了大火箭,什么都刷。
这些礼物,当然不能焚烧,也不能摆上来。不然的话,整个天坛就成了潘家园,它们以一份清单的方式列明,再呈给皇帝陛下。最后皇帝会选出送礼最和心意的那一份,而送礼之人,也就名正言顺的成了榜一大哥。
会议进行第三项:祭天帝表,简单来说,就是写给老天爷的一封信。
这一项就是皇帝的自我表彰大会,跟老天爷唠唠嗑,诉说一下自己当政二十多年来的丰功伟绩,难得祭天一次,皇帝和老天爷,得好好掰扯掰扯,我做了什么,我得告诉你,我不说,你怎么知道,怎么奖励我?
奏表以四六骈文写成,大意是:
当政廿年,海晏河清。
万邦来朝,天下承平。
开疆拓土,文治武功。
百姓安居,国运昌隆。
怎么样?妥妥的千古一帝啊!
老天爷,我帮你把天下管理的井井有条,你怎么也得意思意思,不给个长生不老,你好意思吗?
当然,也不全都是歌功颂德,人无完人,我也偶尔犯点小错误,比如在长生之道的追寻路上,一直没有突破,还恳请老天爷,能够指点迷津,最好不用修行那种,赐给我个长生不老药,然后我就飞升了,跟你一起在天庭斗`地主。
表彰大会完毕,用时将近一个时辰。
炉火中的牛犊,已烧得差不多,整个天坛之内,弥漫着一股肉香味。
会议进行第四项,开恩令。
就是皇帝会在寿诞这一日,颁布一系列的法令,由于大多都是赏赐性质的,所以叫做开恩令。比如,今年哪里发大水,哪里大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