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江南各家事(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还真不是舶来品,也是中原的传统工艺,隋唐那会儿就有了,如今更是应用到了缂丝之类的织物上头。只是虽说有这个技术,但这料子还是极为贵重,毕竟,光是用孔雀羽捻线织入衣料之中就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因此,这玩意便是熟练的工人,一天也织不出一寸来。顾晓能给家里几个孩子各做一件,还是因为今年船队从南洋那边得了一根足有一人环抱粗细的乌木,运下船的时候正好叫人看见了。那边想要给长辈打造一副乌木的棺材,便求了上门。顾晓对这玩意没什么想法,真要是死了之后,弄个什么千年不腐的棺木,回头人家考古挖出来,那可就有“意思了,要不是这年头还是主张入土为安,顾晓恨不得这辈子也火化,免得将来被挖出来,被人考据一场,还要被人评头论足一番。不如一把火烧个干净,留个衣冠冢,随便后人怎么考古了!
至于留给隆安侯夫妇,顾晓也没这个想法,隆安侯府素来低调,可不会出这样的风头。
因此,得知消息之后,便吩咐下头直接在江南卖了,价高者得。这玩意是真贵,还有价无市,最后有人拿不出足够的钱来,便拿了这料子抵钱。管事知道顾晓应该会喜欢这样的料子,自作主张先答应下来,随后便快马加鞭送进了王府。
顾晓得了这个,果然喜欢得很,以前只能在博物馆,在屏幕上看到,如今能看到实物,自然心满意足。她不是喜欢把好料子藏在仓库里头,多少年不用的人。因此,当即就叫人选了玄狐皮、银狐皮、紫貂皮做里子,给几个孩子一人做了一件斗篷。当然,她自己也有,只是做好了穿出去太高调
,因此只在自己府里头穿了几回。
斗篷到了手,几个孩子便闹着要穿,没多久赶上下雪,还穿着斗篷在雪地里玩了一会。佳姝那件就因为去折梅花的时候被树枝勾住,破了个洞。放在外头,别说是这样贵重的衣裳,便是寻常穿的衣服刮了丝,破了洞,甚至哪怕是沾了脏污,都要被家里头一番数落。而顾晓知道这事之后,直接叫人在外头找了个会缂丝的织工,叫她帮忙将斗篷补好了,送回来跟以前没什么区别。
所以,不管什么时候,某种意义上来说,物质富裕了,才有精神富足的余地。要不然,天天为个三瓜俩枣的磨牙,甚至吵吵闹闹,再多的心气,也磨没了。
半年的时间,已经将可卿的心气养了出来,她这会儿笑得明媚,原本还在打闹的佳婉佳姝看见,都有些呆住了。她们两个也算长得秀美了,但是跟可卿一比,还是差了不少,两人倒也没有嫉妒的意思,她们这样的身份,犯不着以色侍人。佳婉忍不住说道:“我以前看《世说新语》,看到我见犹怜的典故,还以为是夸张呢,如今看起来,果然没错!
佳姝也是点头,心里也是道一声怪不得。也就是父王走得早,要不然,这位的生母接进来,只怕侧太妃那边早就不知道被挤到哪个墙角旮旯里头去了!当然,这话肯定不能当着可卿的面说,毕竟死者为大嘛!府里头就她没个亲娘,虽说有养父母,却终究不是亲生的。饶是如此,她也是个知恩图报的性子,如今逢年过节的,虽说不怎么方便登门,却也准备了年节礼,叫人送到秦家去。当然,王府这边,顾晓也没因为可卿接回来了,就直接跟秦家那边断了关系,反而当做正经亲戚走动了起来。
原著里头,秦家也是可怜,可卿死了,秦钟又跟着贾宝玉在贾家家学里头沾上了毛病。当然,秦钟自个也有毛病,姐姐还出殡呢,他就跟小尼姑一起厮混,只是却也罪不至死!
如今既然有可卿这么一重关系在,顾晓拉一把秦家,秦钟也不至于到后来,连个读书的去处也没有,只能去贾家家学。
在顾晓看来,红楼梦大概可以归结于一句话,不要靠近贾宝玉,会变得不幸!这里头外姓的亲戚,大抵都是如此。当然,薛家那是自个贪心,退而求其次求到了贾宝玉头上,那能有什么好!
秦家那边的事情,无非就是
无钱而对于顾晓来说指头缝里漏出一点就足够他们一家子过上小康生活了这等举手之劳顾晓还是乐意做的。
而不是举手之劳的事情也有张氏过来跟顾晓说起家里的事情说着说着就说到了林家身上。
林如海做了巡盐御史自然也有想要拉拢贿赂的就有人给送了几个美人进了后院。
后来不是圣上叫人打着查拐子的名义追查白莲教的事情嘛!林如海是个灵醒的人一开始留着那几个美人一方面是官场上讲究一个和光同尘林如海又想要做什么孤臣因而自然是收下了另一方面也是他得帮着圣上搞清楚江南这边盐政上的情况因此
毕竟贾敏不是那等愚妇也能明白林如海的意思何况林如海明摆着没真的收用了那几个美人贾敏因此将人找了个院子安置起来好吃好喝养着等过几年林如海任期满了调任他处的时候就可以拿一笔钱将她们打发掉。
饶是如此后来府里还是出了事。贾敏好容易又生了个儿子竟是有人在乳母身上做了手脚一丁点大的孩子上吐下泻要不是正好遇上个告老回乡的老太医这孩子就这么没了。
张氏说着就是骂道:“都是些没心肝的东西尽在阴私上头下功夫连个小儿都不放过!我家老爷知道了这事直接花了大价钱聘了个小儿科的大夫给扬州那边送了过去!妹妹这个年纪才有了一子一女真要是出了什么事只怕是受不住!”
顾晓问道:“可知道是什么人暗中做鬼?”
张氏摇头说道:“扬州那边信里头说得不尽不实的要不是问了送信的人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