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姑娘请披黄袍二十(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r />是十九岁的大姑娘了,怎么还哭呢?”
孟月容吸了吸鼻子,把脸埋在了自己姨母的肩膀上:
“姨母,来平卢了就好了。”
“咳。”柳朝妤被自己的外甥女逗笑了,“离我远些,别过了病气给你。”
孟月容却偏要挨着她,脸上一派娇气:
“我陪姑母一块儿病,再一块儿好。”
柳朝妤见她这般,心也放了下来,前年她还是灵州司马的时候,曾经写信《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
“象州?”
伏案的女子直起身子,接过那封信。
信是从越州来的,自打平卢与江淮豪族携手卖盐,她们在南方的耳目自然而言地通达起来。
“象州之前不是已经派去了几路援军?”
象州靠近夷部,前几年江左益之乱后,中原力亏,夷部趁机停了朝贡,过了两年,又出兵北上,攻打象州等地。
象州刺史吴愚向朝廷求援,有江左益之事在前,朝廷没有就近调某处重兵,而是诏令义武将军王怀义为岭西节度使,率义武军南下驰援,然后又令临近四道同时发兵为援。
七万大军在象州一带,已经和夷部你来我往将近三年了。
看到信上所写,古莲娘摇头:
“原来这次异动的不是夷部,而是遣调去的兵马。”
依照大启律,戍卒在外,三年一代,这些从各地调去驰援象州的戍卒到了该轮换的时候。
可是,让他们去,得发军饷路资,让他们回,也得有钱才行。
派遣新募集的戍卒,又是一笔钱。
偏偏,无论朝廷还是各地节度使,都没钱。
临近四道还好说,毕竟近,真心想要回家,当逃卒,踩着脚板子也就回家了,远在江北的武宁军也调去了几千人,这几千人想要从象州回武宁,可就难了。
古莲娘将信放在一旁,敛袖磨墨。
“此事得快些告诉大人才好,若是象州生乱,戍卒们哗变北上,咱们平卢靠近武宁,还是得早做打算。”
“依我看,若真的武宁生变,咱们大人可能会奉旨南下。”一个穿着素衣的男子倚在门上,“现在都知道咱们平卢节有钱,至少是出得起军费。”
古莲娘磨好了墨,看向说话的男子:
“梁推官说的对,此事也得告诉大人,依我看,若朝廷真是派大人南下,大人未必会拒绝。”
推官梁褚眉头紧皱,这四年间,平卢节不涉朝中纷争,只做闷声发财一事,现在各处都还是要花钱的时候,要真是派兵南下,什么水坝、学堂、蓄洪渠只怕都要耽搁。
“庐陵书院距离象州不远。”
古莲娘轻声说。
“哪怕是为了山长,大人说不定也会主动请缨南下。”
梁褚闻言,轻轻一叹。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三水小草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