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六章 姐妹花(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便是在自己参与编撰的一本新书上加了他的名字。</p>

    并且还邀请他参加四大书院举办的文会,凭他的名气,原本是没有这个资格的。</p>

    何苒大怒,写信给还在金陵的冯撷英,不要装死,这事都能传到京城,我就不信你会不知道。</p>

    管你是不是对这种事包容理解,违悖律法就该惩治!</p>

    冯撷英接到何苒的信后,一个头有两个大。</p>

    平心而论,他是不认同这种事的,但是他爱才,高芦确实有才,因此,在看到高芦那首新诗之后,他便本能地忽略了这首诗背后的故事。</p>

    何苒的这封信,令冯撷英无地自容,他想起多年前,他与何苒在晋阳那间简陋的书房里,对于新律争得面红耳赤。</p>

    当时他认为男十六女十四便可,要为民间增添家庭劳力,保证财产后继有人,传宗接代,而对于当权者而言,早婚早育可以增殖人口,多征赋算。</p>

    但是何苒却认为男十六女十四全都太小,不利于优生优育,战乱年间,十四至十六岁的少年,无论男女都存在多多少少的发育不良,为人父母尚未长成,又如何生出健康后代?搞不好还要一尸两命,何谈增殖人口?</p>

    为此,何苒还让人从城中找来三十名少年男女,请大夫把脉检查身体,最后证明何苒说的是对的。</p>

    于是在新律中,法定成亲年龄便定为男十七,女十五。</p>

    原本何苒还想定为男十八,女十六,但是他们走访时有很多百姓担心自己活不到儿女长大那一天,担心成亲太晚,若是自己死了,儿女无人照顾。</p>

    无奈之下,何苒便决定暂时定为男十七女十五,待到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国民生活水平有了显着提升之后,再改为男十八,女十六。</p>

    冯撷英越想越是惭愧,大当家鞭策得对,是他忘记了初衷。</p>

    不久之后,钱塘名士高芦被杖责四十,罚银百两,劳役三年的消息便传到了京城,朝野上下议论纷纷。</p>

    与这个消息一起传出来的,还有那位便宜岳父,这位除了杖责四十,罚银百两,劳役三年,还被摘去了秀才功名。</p>

    他家中的另外四个女儿以及一个儿子,全部送到族中,由族中教养。</p>

    而在江南,高芦被从家中带走的消息一经传出,整个江南文坛全都轰动了。</p>

    读书人自发地走上街头,为高芦鸣冤,更有阴谋论者,认为高芦是被陷害了,什么幼妾,这算什么事啊,不过就是借题发挥。</p>

    不仅是处理这件事的冯撷英,就连远在京城的何苒,也因这件事受到诸多指责。</p>

    何苒岿然不动。</p>

    非但没有息事宁人,反而让柏彦和何雅珉加大此事的宣传力度,将这件事炒得街知巷闻。</p>

    鬼箭女士茅蕴珍大喜过望,挥起笔杆子连写几篇文章,何苒见了,索性让柏彦在报纸上展开辩论,并且在京城和金陵两地发起投票。</p>

    金陵的投票出来后,可想而知,认为对高芦处置不当的占了多数,只有少部分认为高芦违法当惩。</p>

    但是出乎意料的却是,同样的投票,京城却与金陵完全相反。</p>

    八成投票认为高芦此举当严惩,只有两成的人,认为处置不当。</p>

    两地的晨报和晚报全都刊登了投票结果,并且还有街头采访。</p>

    说来有趣,采访一位读书人时,那位读书人义愤填膺,声嘶力歇声援高芦。</p>

    结果被问:请问你家中可有女儿?</p>

    读书人点头:小女刚满周岁。</p>

    问:等她十一岁时,你可愿将她送人为妾?</p>

    读书人:谁敢打我女儿的主意,我和他拼了!</p>

    言必,大窘,以袖掩面仓惶离去。</p>

    这件事闹哄哄一个多月,最后收场还是因为一名村妇。</p>

    村妇的女儿被人拐走,找到时已是奄奄一息,没救过来,还是死了。</p>

    小姑娘被一个老光棍买走,活活蹂躏而死。</p>

    那村妇在衙门前击鼓鸣冤,以头触地,鲜血淋漓。</p>

    此事一出,次日的晨报上便有鬼箭的文章,将此事与高芦事件相提并论,这一次,那些高芦的支持者们一起变成了哑巴。</p>

    何苒问起那对姐妹花的近况,一问才知,这对姐妹差一点连命也没了。</p>

    尽管高芦被迫写了放弃书,可她们却无处可去,她们已经出嫁,娘家不能回了,而她们也不敢回族里,回去便是死路一条。</p>

    两人只能暂时留在高家,当然不再做妾,现在是丫鬟,常常被刁难,更是被高芦的原配和妾室们打得遍体鳞伤。</p>

    冯撷英无奈,只能求到秀姑那里,秀姑亲自去高家,将她们接了出来。</p>

    钱塘与金陵有五百多里,虽然此事传得人尽皆知,但是真正见过她们的人并不多,更何况见过的人也仅限钱塘。</p>

    秀姑把她们送到了仁义书院,交给纪书君,她们改了姓名,做了仁义书院的学生。</p>

    这就要说起仁义书院招生的事了。</p>

    虽然书院办起来了,但是招生的情况却很是让人头疼。</p>

    整整一个月,也只招到五名学生。</p>

    这五人都是出自官员之家,有从京城派到江</p>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