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节小三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只是下游有浅滩。那个新滩得挖掉。”

    “这工程太大了。”康明斯虽然不搞工程,但是作为战勤参谋,对工程量还是有相当识别能力的。“部队单独干干不下来,得执委会组织人力物力……”

    “当然。所以要多用当地的船运力量。他们水路熟悉。”索普说。“就是上水太慢了……”

    “要是有柴油机就好了。改装机帆船。”康明斯,“现在那小蒸汽《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三榕峡长55公里,背纤上行,一天走不到十公里路,光一个三榕峡就要耗费将近一周时间!

    因为他们是“官船”,与他们结伴上水的民船有十几条,因为重载的关系,上水的速度还要慢。索普估计他们走完这三榕峡起码也得十来天。

    “想不到如此的交通要道,竟无半点道路建设。本地官府和百姓到底干什么吃得?”康明斯看到身体近乎平行于地面,挣扎着在乱石滩上背纤缓步前行的纤夫们,不由说道。

    “这你可就错怪他们了。”索普看着石滩上喊着号子挣扎前行的纤夫们,“西江三峡有栈道就是从明朝开始的。这峡路原本是根本没有道路的。全靠了明代几次凿路架桥,才算有了基本能够通行的栈道的。要不然纤夫只能在半山腰上的峭壁上背纤……”

    康明斯咂舌,在这种地形上背纤?光爬上去不掉下来就很好……

    “这是高要人陈一龙主持的,万历末才修成的。”林铭赶紧来凑趣,“叫‘峡山旱路’。修筑十分不易。平日里也就是纤夫才走。”

    康明斯看着悬崖峭壁间时隐时现的简陋道路和桥梁,对“古代社会低下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更直白的认识。

    “这里的水深很大,三千吨的轮船直到肇庆一点不难。”索普说,“只是下游有浅滩。那个新滩得挖掉。”

    “这工程太大了。”康明斯虽然不搞工程,但是作为战勤参谋,对工程量还是有相当识别能力的。“部队单独干干不下来,得执委会组织人力物力……”

    “当然。所以要多用当地的船运力量。他们水路熟悉。”索普说。“就是上水太慢了……”

    “要是有柴油机就好了。改装机帆船。”康明斯,“现在那小蒸汽机实在太慢了。还要自备煤炭……”

    索普点了点头:动力的确困扰着他们宏伟的“浅水舰队”的建设。即使是制造运用已经很充分掌握的蒸汽三发艇,实际上只是在短途使用:航行里程一长,煤炭和锅炉用水就会成为一件麻烦事。特别是要在广东这样绵长的内河水系里长时间航行。

    别看工业口提出的内河舰队的规划看上去很美,实际他怀疑除了浅水拖船和炮舰之外,其他方案能不能成——动力可是个致命伤。

    盐船一路蹒跚上行,终于进入到大鼎峡,峡谷变开阔江面放宽,水势变缓。然而水匪也多。小股水匪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吹牛者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