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节人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另外,丰城轮上各种当年遗留下来的“残余物资”很多。从企划院仓库里弄出不少当时从船上搜罗来跌破烂货:聂耳牌立式钢琴、破了皮的手风琴、三把没了琴弦的吉他、文娱室里一套坏了卡拉ok设备,还附有ld播放器;一台带电唱机、收音机、卡带机和cd机的山水音响,东芝录像机、索尼21?彩电……最后还有两大箱子录音带、录像带、cd、ld和黑胶唱片。

    “这些东西就是中国70-90年代的通俗文化史啊《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音协十级还是有得。”东方恪皱着眉头,“我们最尴尬的问题是元老里没有真正的专业级别演奏家:我的钢琴不用说了,柳水心的钢琴好不到哪里去,大概就是个伴奏水平。兰度上次年会的时候边弹边唱勾得几个女元老如痴如醉的——看似很牛逼,其实他也就是能弹下来而已。管弦乐器更没有,除了小提琴手之外也指望不了欧洲人——同时期欧洲好像还在巴洛克早期……体系都不一样……所以没法培养高素质乐手啊……感觉只能教会基础技巧,然后让土著学生自己听录音来体会……

    “你说得真是一片漆黑啊。就这样,充其量办个水平低下的个人演奏会,还谈什么乐团啊?”

    “这样就有成绩了。”东方恪说,“你要见效快的,可以弄个民乐团……”

    “这点子不坏:女子十二乐作坊。”

    “那是表演性质的组合,本质上和吴赐仁要搞得偶像团体没什么两样。卖得主要是视觉效果。”东方恪马上严格的区分开了,“我们要搞就正儿八经搞个民乐团。器械和人才都不缺——至少也容易弄到。”

    “我记得杨云说过,发动机行动里收容的难民里也有戏班子的人,这些人里应该有专业乐手,可以调来。”冈本来了兴趣,“实在不行到广州和江南去搜罗乐工也不难。”

    “可能吧。”东方恪点点头,“嗯,说起来我上次在百仞城外的警戒哨所里,看到一个休息的警备营士兵在拉胡琴,我站在那儿听了好久,那水平绝对够得上演奏级……”

    “哦?他叫什么名子?把他调来!”

    “没问。”

    冈本绝倒,他不死心,又问大概是什么日子,准备去警备营找找,不管怎么样先挖来再说。

    “还有一位元老,现在在芳草地当音乐教师,你要不把他也挖来。”

    “还有这么一位人才?!”

    “我也是这次负责弄录音室才知道有这么一号高人的。录音室的整体方案都是他搞得,专业人才,比我这样的二把刀爱好者可牛逼多了……”

    “你咋不早说。”

    “你又没问我。”

    冈本决定不在纠缠这问题:“叫什么名子?你别告诉我又没问!”

    “貌似叫南宫啥啥的。”

    “靠,咱们这太牛逼了:东方、冈本、南宫,全是高大上的复姓。”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吹牛者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后9?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