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节问题的关键(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多弊端的发源地。另一个时空的很多被人诟病的问题就是从“给政策”这个口子上累积起来的。

    裔凡虽然自命“契卡”。但是他骨子里还是个会计。有多少米做多少饭。量力而行,这始终是他的指导思想。但是现在临高的总体状况是“大跃进”式的,人力、物资、资金和设备都讲究“发挥最大效率”,其实玩得就是八个罐子七个盖,从中央到地方,想得都是空手套白狼的把戏。所谓上有好,下必效之。

    驻外站的问题《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硫厂。同时还要配套扩大和山区原住民的贸易往来。这个项目原本也不在高雄建设的具体规划中。突然提出其实和工业口又有直接关系。化学工业亟需大量硫磺来扩大硫酸生产——海南本地的万宁硫铁矿的供应已经接近枯竭,短期内能够大量供应硫磺的,除了日本的外贸渠道之外就是从台湾获取了。这么一来,原本打算以航运口岸和农业开发为主的高雄又多了硫磺采集这一资源任务。

    由于驻外站的职责和定位是含糊不清的,并没有一部具体的规章来规定驻外站和部委办之间的联络和合作应该来怎样运行。这给了驻外站的元老以极大的权力运作空间,使得先上车后补票成为驻外站的运作的一种惯性措施。而各个部委办把驻外站视为“试验田”和扩大本部门业绩的大好去处。对驻外站的这种做法都是给予暗中支持。而驻外站长期处于人才、物资和资金的匮乏中,对任何来自部委办的“业务”都抱着十分欢迎的态度。甚至会主动去寻找项目来反馈给部委办。

    执委会赋予驻外站的任务太大太宽泛,而给予的资源又相当少。有些任务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仅仅依靠少量的拨款根本不敷使用。但是驻外站要申请追加投资不但审批流程长。而且数量也非常有限。这么一来,为了刷业绩就会出现“不给资源给政策”的局面。裔凡认为,这是最危险的。

    历史证明,“不给资源给政策”往往是许多弊端的发源地。另一个时空的很多被人诟病的问题就是从“给政策”这个口子上累积起来的。

    裔凡虽然自命“契卡”。但是他骨子里还是个会计。有多少米做多少饭。量力而行,这始终是他的指导思想。但是现在临高的总体状况是“大跃进”式的,人力、物资、资金和设备都讲究“发挥最大效率”,其实玩得就是八个罐子七个盖,从中央到地方,想得都是空手套白狼的把戏。所谓上有好,下必效之。

    驻外站的问题,主要责任是在执委会和元老院。如果驻外站的隶属关系、权力和职责这些基本关系不理顺。再怎么整顿也不会有效果。换人,废除项目都是治标不治本。首先就应该禁止驻外站和中央的部委办之间直接发生业务联络;其次。对各驻外站的定位和任务目标做出明确的规定,不得违规自行上项目——特别是那些“看上去很美”的自筹资金项目。有时候不惜做一些项目收缩。

    不过,要说服执委会和元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吹牛者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