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节鸭绿江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至于东江哪一部会叛乱,在对外情报局看来合适的人不少,而最合适的就是“三顺王”中的尚可喜。

    尚可喜虽然和孔有德、耿精忠并称三顺王,但是他们除了同出东江之外并无多少渊源。尚可喜是子承父业,他父亲曾是毛文龙麾下的游击,阵亡之后由尚可喜继承部众,官至副将。屯驻在广鹿岛。按照划线分派来看,他算是黄龙阵营的人。历史上孔有德等人溃逃辽海的时候,黄龙狙击叛军,尚可喜也了不少力。

    《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加工不易,为这么一柄佩剑专门搞配套生产线实在不合算。万一出点问题自己先挂了。

    “这玩意皇太极怎么拿?”黄骅忍不住问道,他对自己的礼物是否合乎客户的胃口有点担心。

    王瑞相满不在乎的说道:“他自己用不着拿,让随从扛着就是了。”

    “我看他不见得喜欢……”

    “呵呵,这佩剑也就是起个敲门砖的意思,你把带去的货样一送上去。他肯定会待你为上宾,说不定还会给抱见礼。”王瑞相说道。

    为满清准备的贸易商品颇费了一番脑筋。满清的经济状态十分窘迫,国内生产水平底下,长期处在物资匮乏的状态下。百物腾贵,除了人参、毛皮之外几乎拿不出什么大宗贸易品来。而这些东西对元老院来说又没什么意义——只能作为转口贸易商品之外。

    对元老院最迫切需要的马匹、各种金属和人口,满清虽然有能力供应,但毕竟是战略物资——满清自己也需要这些。

    即物质匮乏,又缺少足够的支付手段——所以皇太极对进出口贸易一贯看得很紧,无关民生和国用的商品基本都是禁止输入的。从前商贸口动过脑筋的烟草只是其中一例。

    至于供应八旗上层使用的奢侈品,享用品,只要靠掳掠和少量进口就能大致满足需求,元老院显然很难大批量的销售。

    就满清来说,他们最需要输入商品是粮食,其次是铁制品、布匹。而这些商品,元老院自身的需求也很大,有些还要大量进口。

    经过企划院、商业部和对外情报局的多次讨论,最终决定的出口商品以布匹、纸张、食盐为主,再针对后金的特点添加茶叶、烈性酒、成品药等商品。

    除此之外,元老们经过讨论之后认为,鉴于满清对外贸易极端的保守,要让满清松口并愿意为之卖肾——输出其本身都很急需的物资,就必须拿点货真价实的东西来打动其高层。

    因而在即将向皇太极展示的商品目录里,最后一栏“兵器”上罗列了他们无法拒绝的商品,有些商品还是第一次出现在出口商品目录里。

    向满清出口的兵器,经过再三斟酌,除了济州岛生产的弓箭之外,增加了临高制造的铠甲。

    由于八旗人少战斗力强,所以满清最重士兵防护,八旗士兵无不身披重甲,有的甚至身披双重甲。比较大明战兵装备的低劣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吹牛者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