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节芳草地参观记--归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董元老见他们一个个沉默不语,知道这伙人心里还没放下架子,不由得暗暗叹息了一声。虽然传统读书人除了认字之外对元老院没什么价值,但是在社会风气上他们还享有标杆的价值。这些人如果能够转变,对元老院对整体社会的影响力将会有较好的作用——何况现在也的确缺少足够的有文化的人。

    不过思想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董元老原本也没对他们的转变抱有多大的希望。当下打着哈哈就应付过去了。

    《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就学的孩子越来越多,临高城铁也修到了芳草地,连接了县城和百仞城。考察团的诸位因为居家各不相同,就在站台上分手了,黄秉坤一方面自告奋勇要送刘大霖回去,另一方面他也得到县城外的公共换乘站才能坐到公共马车回黄家寨去。

    站台上密密麻麻的都是排着队准备坐车回家的学生,看到刘大霖一行人过来,站台上的学生们自动给他们让开了一条路,让他们排到前面去。

    刘大霖夸赞了几句孩子们懂事。其中一个孩子答道:“老师们都教了:要尊老爱幼,要帮助残疾人。老爷你腿脚不好,让你优先上车是应该的。”刘大霖哈哈大笑起来。

    呜——随着一声汽笛声,铁制的火车车轮滚动了起来,带着满满的一车人,喷着黑烟沿着铁路向临高县城的方向行进。参观团的成员买了最后一节的头等车票,免得与前面车厢那些原来的佃农、长工、还有什么职工们挤坐在一起。

    大家遵刘大霖为长,让他坐在了窗边,可以看看沿途的风景。刘大霖望着窗户外铁道旁的风景。恍惚间已经记不清澳洲人没来之前是什么样子了,似乎文澜河对岸冒着烟的工厂从开天辟地就一直存在似的。还有连成一片的良田,澳洲人为自己的移民新建的村落里成排的房屋……

    田地里往来劳作的农民和郁郁葱葱的长势,预示着今年又是个丰年。丰年,临高在澳洲人来到之前,似乎从没有丰年。

    “真美啊,可惜---”刘大霖喃喃的嘟哝。

    “老爷可惜什么呀?”问话的是刘大霖家的赵管家的孙女。

    可惜什么?刘大霖突然觉得自己也不知道可惜什么,抚摸着赵家孙女的头,良久才说:“这临高真美啊,可惜呀,我身子不中用,没什么用了。”

    赵家孙女甚是乖巧,说道:“老爷您说什么呢?首长老师说了,您老是临高历史上第一个进士,只要您老能常常出来走走看看,就是对百姓都是莫大的好处呢。”

    这话当然包含着女孩子刻意恭维的成分,但是刘大霖也知道澳洲人的确是这么想得:他就是县里的知名人物,只要他经常出来活动,等于就是认可和支持澳洲人在这里的统治,是争取民心的绝好题材。

    他带着笑容说道:“言过其实,言过其实。”

    黄秉坤坐在车厢后面的座位上,和黄平两个人窃窃私语。

    他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吹牛者提醒您: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