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节芳草地参观记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一进入校门,便见一座半人高的石头基座,上面树立着二尊一人多高的雕像。参观团的诸位大多堪称学富五车,但是谁也看不出这石头基座上供奉的是哪路神佛。只看得出是二个年轻人的石像,一男一女,男女的衣饰正是芳草地的学生穿得号衣——髡贼叫做“制服”。二人都是作挺胸迈步昂首向前,男像一手向前指出,女像手持书卷。

    王赐看了又看,和临高的一干读书人只见过本县本府的几座寺庙,他好歹也是从大陆上来得《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空的学校,不管是官办还是私立,除了国子监这样的最高学府之外,就读的人最多也不会超过二三百人。

    猛然听说这学校有六千人,对不适应于工业时代的数字的本时空土著来说未免太过震撼。要知道

    “居然有六千人之多?”刘大霖不大相信的问道。他早听说澳洲人是有教无类,原以为多少有夸大之处,没想到还真是这样。

    “的确有。”董亦直点头道,“不过这还远远不能满足教育的需要,目前应入学而没有学位的孩童还有二三千人,所以我们准备在其他地方再办一所学校来满足需求。”

    “董元老,元老院收纳如此多得孩子入学,到底有何用处呢?”有个士绅问道,“学生听闻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都是元老院提供衣食,学费更是分文不取。可是在学生看来,这几年芳草地出来的学生大多还是做工的为多。既然做个匠人又何须供他们念书?元老院这么做不是多此一举嘛。”

    “普及教育是我们的基本政策。”董亦直说道,“有文化的劳动者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他知道在这个问题上士绅们很难理解,所以也不再多说。正好这时候上课的铃声响了起来,便起身请他们去教室听课。

    按照参观团提出的要求和学校方面的指示,学校方面安排的节目堪称丰富多彩。不过来学校做深度参观,听课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因而也是今天的第一道菜。

    刘大霖王赐一行人,被引入了一个初小班,安排在坐在董亦直的课堂上的最后面,和几十个学童一起听他讲课。黄禀坤终于有机会坐在了澳洲人的大学堂里,听着真正的澳洲人讲课了。

    这教学楼倒没引起参观团太多的异样感觉——类似风格的建筑在临高已经很多见了,至于教室里大幅的玻璃窗也少了震撼感——玻璃窗同样在临高烂大街了。不过,排列密密麻麻的课桌椅的教室还是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前后的黑板,黑板上方的大红色标语,后面黑板上图文并茂的黑板报,两侧白墙上的色彩鲜艳的宣传画,都体现出一种和传统昏暗静谧的书斋式学堂完全不同的气氛。似乎有一种更为激烈,也更加蓬勃的气氛存在于教室中

    坐在教室里,可以听到其他教室传来的齐声朗读的声音——王赐听了听,不是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之类的传统启蒙读物,不由得暗暗失望。有时候还会传来奇怪的“啊”、“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吹牛者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行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