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节电力之歌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电工们来到水电站旁边的小码头,一艘烟囱上涂着“临高电力”标志的小发艇已经升火待发了。

    原本电力公司是配有几辆自行车用于巡视的,不过要用自行车的地方实在太多,各方面都打自行车的注意。正好临高电力的主要输电线路是沿着文澜河辐射的,于是电力公司的几辆自行车就被企划院“合理”的回收了。作为补偿另调了一艘小发艇给电力公司使用:文澜河综合治理工程的第一期完工后,枯水期的水深达到了1.5米《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不良企图”,圣船甲板的上的打字机和哈奇开斯机关炮就会猛烈开火。因为好奇或者看热闹,最后土著船毁人亡的事情已经不止一次发生过了。刘汤姆可不打算成为第一个中标的元老。

    “准许通过。”圣船甲板上的旗语手发回了信号。

    临高电力的小发艇先环绕圣船航行一周,随后又查看了用来架设输电电缆的浮筏,刘汤姆检查了双绞电缆——电缆线外厚厚的包裹了一层鹿皮,又涂上了焦油,这都是为了抵抗海湾里含盐量很高的潮湿空气,这对电缆的包皮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不能不多加注意,一有腐蚀剥落就要加以修补。

    环视之后小发艇来到了舷桥边,刘汤姆一行人登上了“圣船”。能够上船的只有他本人和几个活过一年的电工。

    照元老院的决议:圣船上永远要驻守一名以上的元老,负责巡视和照看圣船。过去这个职务有的是元老踊跃报名,随着临高的基础建设越来越好,原本视为“高级宾馆”的“丰城旅馆”渐渐冷落起来,一个人带着一队归化民驻在这冬天凉飕飕,夏天热乎乎的大铁壳里也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

    蒙德在舷梯上甲板迎接他们,眼下驻在船上的元老只剩下他这个不得不留在这里的“港务主任”了,当然,他也算是专业对口,怎么说蒙德也是航海专业大学生,没有人比他对船上的设备更熟悉了。

    蒙德这里因为难得有元老来船上,因而对定期来访的刘汤姆十分的热情。把他引进了驾驶舱。

    船上空荡荡,黑乎乎。和过去充当“丰城旅馆”时候冠盖云集的热闹场面简直恍若隔世。

    货轮,作为20世纪工业社会的一个缩影,上面与许多设备都是可以利用的,因而d日之后不久,就开始从船上拆卸各种物资、设备到鞍山运用。现在不仅船上的机械车间、卫生所等重要装备早已拆卸,连一般的生活设施:大到空调冰箱,小到吊灯水龙头灯泡也被拆卸一空。前一阶段,连吊杆上的卷扬机和钢丝绳也被拆掉了一部分。

    为了安全起见,船上除了各个货舱还在继续被用作大宗货物仓库之外,大部分不使用的舱室已经被彻底的封闭起来。

    驾驶舱和后面的海员生活区属于目前还继续使用的船舱,目前蒙德和他的生活秘书,几个仆役就住在这里,配备他们的还有一小队临高警备营的士兵和工人,工人们的任务是定时除锈,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吹牛者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