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节借师助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最后,孙元化登上了901炮舰“待霜”号。

    待霜号的船体尽管比最大号的特务艇大不了多少,但是舰形、装备和特务艇这样脱胎于中国民船的船只截然不同,特别是帆装——901采用的不是特务艇那样的改进的中西混合帆装,而是Barquentine式。孙元化浏览良久,觉得这船在形制和帆装上有些类似传教士给他看过的欧洲式帆船,但是,比欧洲式帆船看上去更为轻巧美观。

    孙元化虽然不知道《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万人马来。

    这数万人当中,冀图混口饭谋条生路的人当然是大多数,但是其中不乏本地的兵痞和东江旧人。

    这些兵打鞑子尽管胜少败多,但在大明军队中却是“强兵”。特别是李九成、孔有德等人都是辽东宿将,又在登州接受过西法火器的训练,真要战起来,朝廷如果不从山海关一带抽调拱卫京师的边军jīng兵,仅仅靠临时凑起来的军队还未必是他们对手。

    特别是储存在登州城内的大量火器火药,更是增添了他们的战力。再者还有水城里的战船。这是孙元化特别担忧的。

    水师战船全部落入叛军之手,等于他们有了在海上随意机动驰骋的能力。在旅顺和辽东诸岛上的东江军随时有可能通过海路和登州的叛军呼应。

    到时候,叛军之势就会象滚雪球一样愈滚愈大,而叛军万一支持不住,亦有可能下海投鞑……朝廷苦心经营十来年的登莱防线就会土崩瓦解。

    面对这样强悍的敌人,孙元化当然不能指望自己在莱州青州的少量人马能够将其镇压下去——即使加上山东巡抚余大成派来的人马,他也毫无胜算。

    孙元化不指望朝廷能够很快派来援军。朝廷在北方的兵力吃紧,要派军进剿,即使廷议立即通过,也非得三四个月不可。

    他的计划是死守莱州、青州,不让叛军的乱势蔓延开。请澳洲人的水师在海上助战,叛军就无法勾连辽东的东江旧人。

    东江旧人不能过海增援孔有德,又拿不下莱州青州,叛军就只能困守登州——登州的粮食大概可以支撑半年左右,只要困住半年,叛军不战自乱,到时候不论是招抚还是朝廷调集大军围剿都可事半功倍。

    孙元化对澳洲人的陆军没抱多大的希望——他在岛上只看到了乡勇。就算有些澳洲兵勇,充其量也不过二三百人,纵然有传说中的jīng良火器,毕竟人数太少,连给叛军塞牙缝都不够。

    相比之下,他对澳洲人的水师就有信心的多——澳洲人向他展示的战舰要封锁登州易如反掌。不管是东江的水师还是登州的水师,都没有可以和他们对抗的战舰。真要开仗,那真是所谓摧枯拉朽一般。

    然而,要下这个决心亦不容易——澳洲人毕竟是和朝廷军队见过阵仗的“髡贼”,虽说他们到目前只是做生意,没有露出什么野心来,平白无故的表示出对他的善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吹牛者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个巨大的炉子,又如何放上一锅子水。船一行驶水不就要满溢出来了么?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