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节安平的交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原创郑芝龙和荷兰人进入戒备状态的时候,一艘南中国海常见的双桅广船正在缓缓进入围头湾船况极好,船板上的桐油涂抹的闪闪发亮,二面船帆的帆桁、帆布也是完整如。透着一种干净利落的模样。

    船上的水手们,穿着统一的靛蓝布的服装,这是大波航运的水手制服,船尾,正飘着一面大波航运的公司旗:三道波浪水纹,上缀启明星。

    船的吃水很重,显然满载着货物,在这不甚平静的沿海地区,如此一艘《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

    这种生意又是“双赢”的局面,不但对己方有利,对减小郑芝龙的戒心也有作用——如果好处给得太大,郑芝龙难免又要疑心他们的动机。

    郑鸿逵大为犹豫,正常情况下,对澳洲人应该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但是对方现在开出的条件令他难以拒绝。一时间他不知如何回应。

    “此事,三爷自然是要和郑将军相商的。”林佰光微笑道“我改rì再来拜访。”说着起身就要辞出去。

    这一下,将主动权进一步的掌握到手里,郑鸿逵不由得有些失措,原本应付几句,套些话出来的想法只能弃之一旁,当即关照人将林佰光一行迎入驿馆,好好招待。同时又派人为文昌号上的水手们送去鲜的瓜果蔬菜。

    随后,他立刻将林佰光送来得样本带上,去见兄长。

    郑芝龙抱着胳膊,听了郑鸿逵的述说,半响说道:“有意思。”

    澳洲人的这一举动令他颇为迷惑。如果仅仅是为了贩卖私盐,又为何突然登陆台湾?如果说是为了贩卖私盐作为中转站,这也未免太夸张了--福建的食盐消费,还没到需要中转站屯盐的地步,退一步说,就算真要有中转站,台湾也不是个合适的地点。

    澳洲人在台湾落得这一手,让他即迷惑又感到芒刺在背。总觉得其中必然隐含着什么yīn谋。

    但是,不管他的内心如何的怀疑,他都面临着抉择:要么拒绝合作,对澳洲人的存在视而不见;要么他立刻采取武装行动驱逐澳洲人;后,就是选择合作,在私盐贸易上大赚一笔。

    如果他选择一和三,那么就得坐视澳洲人在台湾的存在,如果要驱逐澳洲人,就必须采用武力——澳洲人既然大费周章的派了船队到台湾,还修起了堡垒,就绝不会轻易退出去。绝不是靠己方几句话的威胁就能赶走的。

    选择动武,郑家并无必胜的把握,不用说刘香在旁虎视眈眈。

    在一和三之间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对于了解他思维模式的人来说并不难猜测:既然澳洲人赶不走,做生意赚钱何乐不为呢?

    退一步说,眼下台湾也不是他郑芝龙的地盘——是荷兰人的。荷兰人只会比他担心澳洲人的存在。就算要动手,也是让荷兰人动手为好。假如澳洲人真得是对台湾有所图,那么随着他们在台湾的势力拓展,迟早是要和荷兰人发生冲突的。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吹牛者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给自己招惹一个对手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