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 章 新岁新始(二合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开封城。

    征元二年新岁。

    正月初一清晨,百官行朝贺皇帝大礼。

    与皇帝拜贺过年节后,同僚之间彼此也免不了往来庆贺,至晚间,朝臣们还要入宫领御宴,又是一番觥筹交错把酒相酬。

    官场上的人情往来,有时可不比公务轻松。

    于是对朝臣们来说,真正松范下来过年假,得从初二开始了。

    起码对李清照来说是这样的——

    于是初二清晨,她早早从东南角门进入了龙德宫,叩门将还在蒙头大睡的太上皇唤起来。

    姜离懵着一双眼。

    恍若是对偷懒学生怒其不争的老师,易安居士道:“上皇,新年前三天是为博戏佳期。”

    这么宝贵的特殊时段,怎么还在睡呢?

    姜离:?

    她能理解一个博戏大师,终于从繁碌公务案牍劳形中得了几日假期,就想好好玩玩的心情。

    但……

    姜离揉了揉眼睛,确认了易安居士身后也没有多富她们。

    就她们两个人的话,能玩的博戏类型太少了呀。

    而且,姜离觉得自己的水准,也很难让易安居士尽兴。

    ——哪怕是赌神亲自辅导,姜离的博戏水平,也就卡在了玩的不错这条线上。

    姜离也没有持续废寝忘食地钻研,而是一如既往安心躺平:天赋这件事太要紧了。

    就像易安居士也送了她一本随记,里面有不少自己写诗写词的心得,而姜离……至今也没有写出半首正经作品来。

    *

    看姜离神色,李清照就知她并不知开封年节下的风俗。

    于是解释道:“不是在这龙德宫——今日我带你去外面玩。”

    姜离则见易安居士笑意如霜雪上的冬阳,显然心情极佳:“每年新岁的前三天,开封城开放关扑。”

    关扑,就是各种设下财物彩头的博戏总称。

    有宋一朝,从太祖赵匡胤开国起,就定下律法:严禁开设赌坊、聚众赌博。

    当然如易安居士这般,在家跟亲友玩玩博戏是可以的,毕竟重点落在博戏玩法上,而不是钱财往来上。

    对李清照来说,把对方所有的筹签都赢走就满足了,哪怕赢得是一把瓜子儿,欢喜都是一样的。

    而《宋刑统》有定:若有聚众、参与博戏财物者,一旦被抓住就杖责一百,赌资数目特别大的聚众赌博,还会算一算钱数,按照偷盗罪的等级算,该蹲号子蹲号子,该流放流放。

    除了……

    每年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三,会放开关扑。

    允许各个商家、摊贩设下财物彩头,让客人以博戏的方式取之,算是半商半博。

    在易安居士的解释中,姜离清醒过来:懂了,就是节假日特供版开封博戏狂欢节!

    怪不得易安居士如此兴致盎然。

    这对热爱博戏的人来说,

    简直就像是小孩子忽然发现全世界变成了巨大的游乐场一样!

    而对于高水准赌神来说,则是——走,看我杀穿开封!

    **

    既然是出去玩博戏,姜离就特意选了一套红金双色的袄裙,远远一看,就像是跟财神爷撞了衫一般。

    “那奴婢来给上皇梳头发吧!”小英是非常有进取心的人,奉行‘永不止步不前,永远卷人为先’的工作理念道:“奴婢刚学了一个双蟠髻,很应年景。”

    他还给姜离大致比划了一下,是在脑后扎起两个半环状发髻,主要是这种发髻除可佩戴簪钗外,还可以在环上系上各种跟衣裙相配的彩色缯带。

    小英很快为太上皇梳好发髻,都不用嘱咐,就找出了金、红二色的缯带。

    姜离对镜,不错不错,这样两个大环的发型之前确实没怎么梳过。

    主要是……朱祁镇原本就异乎常人的大头,实在经不起这种繁复的发型。某位被吓到的皇帝已经证明:那会给人造成,只有一个大头飘过来的恐怖谷场景。

    待姜离装扮好,易安居士也不禁莞尔:太上皇这一身跟在自己身边,简直就是‘鸿运当头,大吉大利’四个字化作了实质。

    “我教上皇博戏也有半年了。”

    “学子入学堂后,每年年节前都有岁试——今日,也就算是咱们的岁试了。”

    姜离:原来是大年初二出门去期末考试。

    但,这可是易安居士啊。

    于是姜离立刻做好学生状:“好嘞,老师!”

    而小英在姜离换衣裳的时间,已经去做好了其余的准备工作——

    不只像之前一样,安排了太上皇从东南门溜出去的驴车和随驾亲卫,今日还特别准备了许多博戏之资:从贵重小巧的金瓜子到一串串的铜钱都备的齐全。

    此时正双手捧着打开的大钱匣,请两人检看有无遗漏。

    脸上笑容还跟新岁的烟花一样灿烂讨喜:“上皇,李尚书,随时可以出发了。”

    姜离:将来她走之前,不把小英安排的妥妥当当,她都不好意思闭眼!!

    **

    姜离并不是第一次出门逛街。

    但今日,才恍然觉得自己像是走在一张活过来的清明上河图里。

    抬眼望去,道路两边屋舍鳞次栉比,酒肆茶坊、店铺商号,应有尽有;许多屋舍前还搭着各色彩棚,是商家亦或是民家请来的歌舞百戏,乐声嘈杂;而路上行人摩肩擦踵,互贺新岁之声不绝于耳。

    这座开封城,渐渐活过来了。

    自然,还有博戏——

    有热情在门口揽客的:“瞧一瞧看一看,满城的投箸行棋,我家彩头最佳哩!”

    也有走高冷路线的,只在门口竖了一块醒目的招牌:“樗蒲戏,一缗一局,非精博者勿入。”

    简直有种华山论剑菜鸟勿入的既视感。

    还有走撒币路线的,这是开金银铺的商家,设下的财大气粗版博戏:

    “打双陆赢赤金棋子咯!如假包换!”

    ……

    甚至还有走名人效应的,而那个名人,还就在姜离身边。

    ——“打马博戏!我们家书坊,可是开封城中独一份刊印李尚书所著《打马图经》!”

    易安居士李清照现在是无人不知。哪怕不认字不看诗词歌赋的百姓,也知道这位李尚书——她代拟的太上皇的罪己诏和退位诏,实在太出名了呀!

    而如今,《罪己诏》的作者和主角,正站在门口。

    “就从这家开始吧。”

    姜离眼睁睁看着易安居士从街头赢到街尾——无论何种博戏。

    而她……就像骤然被拉去考试的学生一样,这成绩,不提也罢。

    主要是能被易安居士看上的博戏场子,都是高端局。

    于是,在早早下完(输完)一局不擅长的双陆后,姜离索性走到路边,跟小孩子们玩了一会儿‘儿童版博戏’,换换脑子。

    是的,小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游戏。

    年节下,开封城中孩童最流行的游戏就是‘掷钱为戏’。

    这个一点儿都不费脑子,就是一把五到十枚钱掷出去,谁正面朝上的钱币最多,谁就赢了。

    这个游戏在年节下格外热门:因宋时风俗,每逢年节,长辈都要用红绳穿一百个铜钱给小孩子,是为‘压岁’,取吉祥长寿之意。

    哪怕家中不富裕,给不了小孩子一百钱去玩,也总会拿红绳穿几个钱意思一下。

    因此大年初二,正是开封城中孩童一年到头最有钱的时候。

    街头巷尾各处可见有钱了还想更有钱,准备把别人的压岁钱变成自己合成大西瓜的崽崽们。

    姜离看饴糖铺子外面十几个小孩玩的热火朝天,就从小英处要了一串五百文的钱,要求加入一下。

    而孩子们看她拎着一串肥嘟嘟的铜钱,也很欢迎她加入。

    才玩了一两把,姜离就知道:我终于在博戏界找到了最擅长的赛道。

    她一掷一个准。

    待李清照打完一局双陆走出来时,正好看到太上皇坐在最高的台阶上,成功赢走了一圈孩子的钱,小英还在一边捧场喝彩。

    于是当第一个孩子输到破防,开始抹眼泪后,很快带着一圈孩子都哭了起来。

    姜离:……

    李清照:……

    姜离立马摇着自己的一串钱:“只要你们别哭了,我不但把刚刚的钱还给你们,还会给你们一人买一个果食将军!”

    小孩子们立刻不哭了。

    所谓果食,就是油面糖蜜捏的点心。

    年节下,会有巧手的师傅,把面人捏成门神的样子图个吉利,就叫做“果食将军”。

    糖本就不便宜,再加上捏成栩栩人形的技术少有,“果食将军”自然售价不菲,属于零食里的奢侈品。

    于是小孩子们当即破涕为笑,簇拥着这位高大的‘姨姨’(姜离:很好,有钱就是姨是吧)

    去到摊位前。

    而姜离很快惊喜发现,这家的果食将军居然不是传说中的各色神仙人物。

    而是——

    小孩子们蹦跳起来,显然也认了出来:“是岳将军!穿着的是出征那日的盔甲。”

    “我跟着我娘去看来着!”

    捏面人的老师傅笑道:“是,还有韩将军、宗老将军的,都有都有。”面上皱纹深深的老人家,显然是经历过宗泽老将军镇守开封的日子。

    他捏的面人,跟姜离见过的画像颇为相似。

    哪怕许多年过去了,总有人,清清楚楚记得守护过他们的‘神灵’。

    小孩子们欢呼雀跃选起来。

    姜离则挥手:都买,咱们承包一整个北伐军!

    等送走了这批小孩子,姜离又请老师傅帮着捏了几个季汉君臣的果食将军。

    然后她腰左侧别着算无遗策的诸葛丞相,右侧别着被奉为武财神的关二爷——姜离觉得自己buff叠满,她又行了!

    信心满满跟着易安居士走向下一条博戏街。

    但是很快……

    “小英。”姜离手掌向上,问钱袋子要钱。

    然后熟练而沉痛进行今天第十八次道歉:“对不起!老师!”

    易安居士叹息:她在博戏上就收了这样一个学生。

    然而,然而。

    姜离也叹气:唉,来趟南宋,竟然还让易安居士体会了一下很多院士的心情——我的学生在博戏界对我毫无威胁,但在教育界,可以让我名誉扫地。*

    姜离只好效仿孙大圣发誓:“老师放心,徒儿将来行走江湖,绝不把师父的名号报出去。”

    *

    这一日,李清照是玩到彻底尽兴,才在黄昏时分登上了酒肆。

    回首恰见——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

    楼外灯烛渐起,街上人物繁阜。

    这一切,竟无比契合过去多年,她梦中的昔年汴京盛日。

    忽又想起,就在一年前,她还在临安城内隐居,独坐自家小院树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