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sp;   “赤道往上,是北半球,纬度依次变大一直到90°都叫北纬——我们之前讲过,纬线是平行于赤道的,一圈一圈环着地球。在极点也就是最北边90°n,我们叫北极点。南半球同理,虽然只到90°,但是不代表只有180条纬线,相反,纬线有无数条。你随手在这里画个圆,它就是条纬线圈。”

    嬴政面色平静,笔下刷刷地记录。他没有纸,只能拿了一块白色丝帛压住四角当做载体。

    相比于让大臣帮他记,他更相信,只有自己记的才最适合自己。

    地球居然是个球。就算之前讲过,这件事情对嬴政来说还是有些超前。

    他不太理解,为什么人站在球上不会掉下去?

    “我们用平滑的弧线连接南北极点,这就是经线,同样,经线也有无数条。两条相对的经线会形成一个经线圈,它们度数相加为180,东西相反。”

    “…知道经纬线最大的用处是什么吗?”他抿了口奶茶,用甜味缓解脑子的麻木。

    天天都在重复差不多的内容,嘴都快会自己说了。

    “我们用经纬线,可以把每个大洲、大洋和国家的大致位置切割出来。”

    他把书后世界地图挪到了屏幕上,“大家来看这是一张完整的世界地图,接下来我们来对认认那些重要的纬线。”

    这么多?

    密密麻麻的国家和地区惊呆了屏幕前的所有人。

    “中华,此处应该是我大宋的领土……原来后世演变成了这样。辽和西夏的大部分领土居然也成了我们的一部分?”宋太祖赵匡胤对着手中舆图描画,连连赞叹。

    “不仅如此,还有吐蕃、回鹘和半个黑汗。”宰相赵普说。

    “看来以后,我们这些原本敌对的地方,都变成了一家人。”赵匡胤沉思,“不过我们也不能因此就让他们南下侵扰,还是要稳扎稳打,先把国内的局势稳定住。”

    “陛下英明。”大臣们连忙赞美陛下。

    李世民仔细观察如今西藏一带的版图,“朕记得此处还是一片混乱?”

    “是的,这里部落林立,争斗不休,尚未被统一。”长孙无忌回道。

    “朕想插一手。”李世民心中有了计较。

    虽然他刚登基,朝局还有些不稳,但稍微派几个人去搅搅浑水还是可以的。既然还没有统一,那就一起并入我大唐吧。

    “所以说,以后没有匈奴了?”刘彻立刻眉开眼笑,“好消息啊,他们的地盘,以后都归我大汉!”

    “卫青你看,后世没有坐大的诸侯,也没有匈奴侵扰,朕的想法是对的!”

    卫青的面上也带了欣喜之色。

    他刚要说话,就听刘彻又说了一句,“但是中华版图居然不是最大的,朕不开心。”

    卫青:……

    您的关注点变得真快。

    “这才是世界的全貌吗,比朕所知大多了。”嬴政念着“中华”二字,心中郁结缓缓散去许多。

    这是朕奠定的江山。

    毕竟国无恒强,无恒弱。绵延八百年的周朝能为朕所灭,自然也会有人在大秦疲弱是谋夺朕的江山。

    但是只传二世,还是短得离谱。他看着群成员中的一串刘、李和赵,心里酸得冒泡泡。

    可恶,还是不甘心。

    只有杨广还在跳脚,“高句丽怎么还在?朕未来没有打下那里吗?不可能!”

    朕要御驾亲征!

    屏幕里,郭倾的声音依旧清晰平稳,丝毫不知自己的地图给众人带来了多大的冲击。

    “我们先看赤道,它穿过的主要国家自西向东是刚果、肯尼亚、印度尼西亚、哥伦比亚和巴西。其实还有别的,不过不常考。”

    “北回归线,也就是这条上面的虚线,也是很重要的一条纬线。埃及、沙特阿拉伯、印度、缅甸、中国还有墨西哥,都是常考的国家。”

    郭倾停下,喝掉最后一口奶茶,把空瓶扔进垃圾桶里。

    “说起纬线,其实这里还有一个很神奇的纬线,不过这个不考,大家听我说说就当放松一下。”

    “北纬30°,贯穿四大文明古国,是最奇特的纬线。埃及金字塔与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我们中国的珠穆朗玛峰和长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隶属英国的百慕大,每一个都是无法被复制的神秘与伟大。”

    他用蓝笔把这条纬线描出来。

    “你们下课有兴趣可以去查一查,不止我举的例子,还有不少其他现象,很多现在学界还没有讨论出原因。”

    “还有,轴心时代也是在北纬30°附近产生的,你们历史讲过这个吗?”

    “没有啊,那我提一嘴。轴心时代呢指的是公元前九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人类文明的突破时期。我们国家的诸子百家就处于这个时段,前起老子孔子,晚到荀子韩非子,持续时间非常长。虽然我历史细节记不得,但到现在还记得以前书上说,这是‘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来着。”

    郭倾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一不小心就扯远了,赶紧为自己挽尊。

    “咳咳,说多了。总之,地理是很有意思的,你看你学地理,顺带着也能学点历史对吧,政史地不分家,咱们好好学地理。”

    【我复亦往—刘彻:老师您多讲点,我们爱听这个】

    【良史之才—司马迁:对,我们爱听】

    “爱听也没用,这是地理课,学历史去找历史老师,现在都给我学地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