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终极摆烂。

    当然,也有猜测,万历是因为身体原因,肥胖和腿疾,不想上朝。

    还有万历因为立太子的事,与文官集团争锋相对。】

    李太后没想到,自己儿子最后会这么“刚”。

    心中也开始反思,她是不是对万历太过严厉了?

    太监冯保也开始擦汗。

    他一开始的本意,确实希望皇帝成为一个明君。

    至于告小状,皇帝羽翼未丰之前,他一个太监,在后宫,不听太后的话,听谁的话?

    张居正倒是知道自己对万历确实过于威严,想到历史上的权臣,都没有几个有好下场。

    开始反思起自己的做派。

    虽然他一心为朝廷,但太过张扬,也是遭人恨的。

    【其实,说到底,张居正针对的不是王学本质,而是“变异”的王学。

    他后面的改革,其实本质与王学的本质,相差无异,都是追求知行合一,注重实践。

    张居正的改革,使大明进入中兴之治。

    吏治,经济,军事,教育及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

    这其中,自然少不了皇权的支持。所以万历,李太后,包括冯保,都发挥了极大作用。

    主播说的李太后是个优秀的政治家,就是她任人为善,目光长远,严于律己,是个不会因私人情绪所困的强者。

    至于会用霍光“恐吓”万历,也是一个出于一个政治家的多疑。

    没有必要,却是不得不具备的。

    可能她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儿子这么极端。

    至于后世人杜撰的,李太后对万历进行“打击”教育,可能是出于某种目的或阴私,其实,古人没那么单纯,也没那么复杂,特别是这种政治利益,往往出乎大家预料的简单。

    可能还没有家长里短,儿女情长的纠葛复杂。】

    【张居正的改革,在强权的支持下,进行的很顺利。

    当时王学之风,已经深入民间。

    明朝延袭科举制度,选拔官员。

    但王学弟子仗着私人学院,拉帮结派,培养亲信,结党营私。

    把控科举制度的每一个角落,严重影响了“君权”思想。

    张居正不得不下令,倒毁私人书院,终结讲学之风。

    恪守祖制,宫学一体,把文化全力回归到皇权手中。

    而何心隐还说过一句谶言:兴我学者,不是徐阶,亡我学者,不是严嵩,兴亡之所定,只有张居正也。

    最终,一语成谶。】

    【说来讽刺,可能王阳明最后也想不到,自己一手创办起来的王学,被人“创新”利用,最终落得如此下场。

    就如孔夫子一样,最后可能也想不到,未来几千年,有那么多“学说”出自子曰。】

    【当然,这些思想并没有错,错的是与时代不相符,和使用它们的人!

    几百年后,阳明学在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日本,直接促成了日本革新的思想基础。】

    【主播个人己见的预测一下,如果王学派的人成功了,拉下皇权,进入学派世家时代,但如开历史倒车,最终会分崩离析。

    可能会诞生另一个集大成的新思想体。

    但其中的混乱,是目前暂时处于安稳环境的老百姓不想要的。

    这是人类趋于安稳的本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