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至于朱棣为什么在紧要关头离开了北平,在这里我们就要说到一个人了,他就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生于洪武十年的朱权。】

    朱樉闻言,简直想掀桌了,他老爹的十七子朱权,那不就是现在才三岁的奶娃娃。

    干!难道他老了,这天下以后的大事都和他没关系,这太孙四岁,李景隆十一岁,这会儿朱权都出来了,娘滴呦~才三岁。

    朱棣闻言也是惊讶非常,总感觉特别违和。

    朱元璋眉心一皱,大宁可是边防重镇,他将来会将大宁交给老十七?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第三次分封诸子,其中十三岁的朱权被封为宁王,他的藩地就在大宁卫,也就是我们今天的蒙古赤峰。洪武二十六年,朱权已经十五岁了,这一年他前往大宁就藩,他是明初九大塞王之一。

    他这个塞王可是有实权的,年轻的宁王朱权自就藩时起,就完全担负了北方防御的重任。因为他的藩地特别重要,那是大明出塞征讨北元的必经之地。

    自然朱元璋也就特别加强了他的护卫兵力,宁王所辖护卫竟然有“甲士八万,兵车六千”。

    到这里,大家就都一定知道了吧,朱棣就是冲着宁王朱权手下的三个卫所去的。

    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燕王朱棣确实要的仅仅是宁王手下的三个卫所,而不是所谓的“朵颜三卫”,因为朵颜三卫在洪武二十三年的时候就已经叛变了大明。他们根本就没有参加“靖难之役”,一直到永乐二年,他们才再次投靠大明。】

    “甲士八万,兵车六千”父皇给了十七弟这么大的军权?

    朱樉、朱棡、朱橚心里非常不得劲儿,凭啥一个奶娃娃能得到父皇这么多的爱,都排第十七了,老爹要是记性不好,指不定都不记得有这孩子。

    朱棣也面色一愣,概因此时正值青年的他完全没有将一个将将断奶的孩子放在心上,边防重地,那十七弟掌握的兵力岂不是大明诸王第一,甚至他拍马都赶不上。

    朱棣心里一苦,老爹爱大哥就算了,爱屋及乌,爱大哥的儿子也算了,凭啥那十七弟也能得到父皇那么多的爱,他不服!

    朱元璋见这些儿子各个眼神愤懑,气得将唯一剩下的鞋子又脱了下来,直接甩飞过去。

    “咱的东西想给谁就给谁,怎滴?不服气?”

    朱元璋气哼哼又道:“洪武二十三年,朵颜三卫叛明?咱现在可算是提早知道了,咱就看他们十年后还敢不敢再反!”

    朱棣:“父皇无需担心,永乐二年他们再次投靠咱大明,这会儿这三个卫所知晓了他们后来还是投靠大明,定是不会蠢得再掀起叛明的事,再次多做无用功。”

    “最好如此。”

    【这里大家可能会疑惑,按理说朱棣常年征战,早早就藩了,他的年纪也远远大于宁王朱权,为什么朱元璋会将如此有实力的兵权交给朱权,而不是朱棣呢?

    其实史料《通史鉴》中曾这样评价:“太|祖诸子,燕王善战,宁王善谋。”所以朱元璋将兵权交给宁王朱权也是有考量的。】

    朱元璋冷哼一声,他就是不是个孬的,能将重军权给朱权,可不就是朱权有能力,既然老十七有能力,那靖难之役中他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在这场靖难之役中,宁王朱权采取了“坐地观望”的对策,他既没有对燕王朱棣举兵时发给天下诸王的檄文予以回应,又装作看不见“率军讨伐燕逆”的圣旨。反正他就两边都不帮,坐地吃瓜,当起了吃瓜群众。

    不过,这里诗诗更倾向于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