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要想富,先修路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阎立本除了是大画家之外,还负责大明宫的修建,对营造一事本来就很上心。

    仙画播出第一期后,他一直惦记着的就是后世那些看上去风格与材质都与现在完全不相同的建筑。

    后世的房子一看就很坚固,而且那么高为什么不会倒?

    经历了这么多期之后,阎立本终于听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水泥!而潘季驯,更主要是为了修建水库。

    后世那些水库的大坝,一看就非常的□□,而且似乎还极为防水,不渗水。他之前之所以一直对修水库犹豫,就是担心花了大代价修出来的水库,使用几年后就崩垮。

    因此,这两人,以及其他朝代里所有相关的营造工匠们都仔细的竖起了耳朵,希望仙画能够讲得更细一点,最起码要给点提示,他们才好去研究这东西。

    【最早的水泥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古罗马人在建房子和修路的时候喜欢把火山灰和石灰混合在一起,并用海水搅拌。】

    【现在很多古罗马的遗迹都是用这种特殊的罗马水泥来做的,在经历过两千多年的海浪侵袭之后,依然坚固。】

    残缺但依然看得出结构的古罗马斗兽场、甚至是一座还保留着浴场和神庙等的小镇。

    罗马式的巨柱依然向天屹立。

    这些建筑看上去像是石制,但实际是用古罗马人特制的一种水泥来建造的。

    它们在第勒尼安海刮来的海风与水汽的侵蚀下,度过了几千年的时光。

    【这里面其实涉及到一个化学知识,石灰里含有碱,而海水里含有盐,盐和碱混合在一起的时候产生的化学物质就具有强烈的粘合性。】

    【不单单是西方,东方也有熟练运用了这个化学小知识的建筑,那就是长城!】#34;糯米没有了。#34;秦人打扮的长城监工忧心忡忡。

    用糯米汁混合黄土,这是修建长城的重要材料,它能够作为这些巨石之间的粘合剂。今年的糯米减产,糯米汁完全不够,而他们这处工事位于玉门关,那些糯米估计到不了这儿就被瓜分了。

    有工匠提出来:#34;不妨试一试芦苇和砂砾。#34;监工大喜过望:#34;你确定?#34;这两样东西在玉门关随处可见。工匠尝试用芦苇和砂砾磨合搅拌制成一种粘合剂,结果发现它真的可以替代糯米汁。

    【这其实正是因为芦苇中含盐分,而砂砾中含碱。】

    ?

    秦朝的长城已经开始修建。

    听到了这一段之后,工匠和民夫们休息的地方响起了一阵欢呼声。“咱们这也算上了仙画了吧?”有年轻的民夫激动的问身边人。#34;怎么能不算呢?当然算!#34;

    更有当初想出这一招来的工匠们挺起了胸膛:#34;这个方法可是我们当时想出来的!#34;“那罗马水泥那么厉害,咱们的长城肯定也能几千年不倒!”有工友立刻道:#34;你忘记前面几期了吗?长城的确是还在呢。#34;这种感觉让他们痛苦的服役过程似乎都变得轻松了一些。

    一旁的监工赞许的点头,对他们道:#34;放心,陛下看到后,一定会大大有奖。#34;工匠们更高兴了。

    监工没有猜错,嬴政正打算赏赐这些工匠。大秦还是有能人的。

    这也让他刚刚不太好的心情终于消散了一些。

    扶苏则在思索,等这期仙画结束后该如何和父皇提要给服役的工匠包饭吃。不患贫而患不均。

    其他的朝代有这个,大秦没有,那就是个问题。明朝,

    朱元璋对糯米汁大加赞赏:#34;的确好用。看看长城至今如此坚固就知道了。#34;

    所以他在着人修建金陵的城墙时,同样也是加入了糯米汁,这城墙修得十分好,很合他意。

    #34;不过糯米种多了的确不好。”朱楠道,#34;如今酿酒之风盛起,很多农人弃种小麦水稻,转为种糯米。#34;

    朱元璋一皱眉:“着人去好好查一下。”他在元末的时候就颁布过“禁糯令”,实在不行,就把这条法令再翻出来呗。

    【1796年的时候,一个英国人用石灰岩烧制出了棕色的水泥,可能为了致敬罗马,就给它取名为了罗马水泥。】

    【几十年后,英国的一个建筑工人约瑟夫,用石灰石和黏土以特定的比例混合后再高温烧制,然后用机器碾碎成细粉,就成为了一种新的水泥。他给它命名为波特兰水泥。】

    【约瑟夫也被认为是现代水泥的真正发明人。】

    【约瑟夫申请了专利,开起了水泥厂,也靠这个赚了一大笔钱

    。】

    【现代水泥的配方UP主没有再去查,但是之前穿越者联盟给出的资料里,土法制水泥还加入了一些陶瓷,所以我估计现代水泥应该也有一些新的发现和配方了。】

    路小柒放了一段网络上的土法制水泥的视频。

    自从穿越者联盟兴起后,各种土法制水泥、土法制玻璃这些视频就都红火了起来。

    土法制水泥就是用黏土和生石灰还有一些陶瓷碎片、石膏等等东西,先烘干、再碾碎成粉。过程倒是看上去很简单。

    至于现代的水泥厂,各种水塔和烟囱林立,看上去规模都非常的大。一袋袋的水泥被运到修路现场后,先用水搅合。

    工人已经在路上铺好模具,只要往里面倒搅拌好的水泥浆再压实平整就好了。几天后,这些水泥就凝固干燥了。

    【多扯一句,水泥被发明后就立刻受到了追捧,被运用了很多建筑上。但到了后来,钢筋混凝土才是它的终极形态,也是如今基建的基础材料。而这东西居然是一个园艺师发明的!】

    法国的一位园艺家正在用水泥砌花坛。

    这个花坛早就修建好了,但经过几年后,花坛边已经开裂缺损。

    园艺家将边缘的植物先小心的挖出来,然后他看到了这些植物的根部在土壤中盘根错节,直接将一整块泥土都牢牢的固定在自己的根部网系中。

    “是不是可以这样处理水泥?加一些钢丝进去?这样就不容易开裂缺损了。”园艺家心中闪过一个这样的念头。

    镜头一转,已经到了现代。

    各种工地上,钢筋混凝土处处可见,尤其是建造高楼的时候,更是细密。工人在已经做好结构的钢筋网上现浇上水泥混凝土,最终才成为高楼的墙面和楼板。

    汉朝。

    刘彻好奇的道:#34;这欧洲的房子,似乎都是用石头制成,极少见到木制。#34;

    身边的东方朔才思敏捷:#34;“营造房屋一般因地制宜,恐怕欧洲那边多石材。况且那地方多海水,水汽潮湿,只有石材才能挡得住。#34;

    刘彻点点头:#34;朕还是喜欢大汉的宫室之风。#34;

    后世的那些高楼大厦、水泥房屋看着虽也颇有意思,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东西。东方朔道:amp;

    #34;那水泥坚固,可以作为地基,这样房屋更稳。#34;刘彻赞许的道:“爱卿果然聪颖。”

    至于水泥的制法,不用他们去记,自有笔吏们奋笔疾书,等到仙画结束之后就会呈上来让刘彻过目。

    东方朔倒是生出几分兴趣:“陛下若是准许,微臣倒是想试验一下这些制造水泥的方法。”看上去似乎很有意思的样子。

    刘彻袖子一挥:#34;准了!#34;

    比东方朔更激动的自然是阎立本等营造专家,简直激动得要手舞足蹈了。

    #34;原来水泥就是这样做成的!#34;阎立本激动得走了两步,这才记起来自己是在殿上不是在自己家里,赶紧停了下来。

    李世民饶有兴致的问:“阎卿,这水泥大唐可能做出来?”他看到后世修路,就搅拌搅拌然后倒上去,的确是便利许多。

    这可真是好东西啊!

    阎立本道:“陛下,仙画已经将方法道出,自然可以做出来。但……”他迟疑了一下,“若是想要大规模的造水泥,恐怕快不了。#34;

    这些东西要研磨成粉,在现在的条件下,就很困难。不是说不能做,只是说会比较慢。

    李世民自然也想到了,沉吟一下,最后爽快的道:“先去试试吧。即使慢一点,但总归利大于弊。#34;

    #34;确实如此。#34;阎立本赞同道,#34;臣领旨。#34;

    李靖作为大唐武神,关注的点有些不同:#34;那些钢筋,可是铁器?#34;

    工地上有着各种各样粗细不一的钢筋、钢丝。

    李靖寻思,既然能够承受得住这么高的一栋楼的力量,这些钢筋的硬度和韧度肯定是很优秀的。

    #34;冶铁呀……#34;

    他这么一说,所有人都注意到了其中隐藏的东西,眼神也变得火热起来。铁器,可是国家安全重要的一环。李世民忍不住道:“若是仙画能展示一下后世冶铁的方式就好了。”

    哎,有了一,就想要二,人性就是如此的贪婪。

    宋朝。

    汴梁城中有商户已经连声问妻子:“我记得咱弟就是在昌南烧瓷?”他问的是妻子的弟弟。

    gt;妻子纳闷的道:#34;你不是知道吗?怎么忽然说起这事儿?#34;

    商户兴奋的,但是回看了左右又小声的道:“我猜这水泥日后一定有大用,等我过几天就去昌南找咱弟商议此事。#34;

    妻弟这边正好烧瓷,碎瓷之类的东西多得是,还有现场的窑炉。他刚说完,又改了:#34;算了,明天就走。#34;妻子大惊失色:#34;至于这么着急吗?#34;#34;这可是大商机!算了,你不懂,帮我收拾行李,我明天就走。#34;

    做生意,得快!

    【沥青就是之前咱们说的柏油路面。】

    【沥青分为天然沥青、煤焦沥青和石油沥青。天然沥青不用说了,自然生成,有一些地方会有天然沥青湖。】

    【煤焦沥青是提炼了煤之后的产物。之前咱们说的柏油路就是用煤焦沥青来铺的,它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对温度敏感,夏天太阳一晒路面就发软。】

    盛夏的温度,热浪似乎让周围的一切都变得虚幻起来。原本笔直的柏油马路也变得扭曲。

    有行人直接被变软变粘的沥青路面扯掉了鞋子,飞驶过的车轮黏上了一层黑色的柏油。

    【这个缺点再加上煤焦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