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国公府宴会后又过了几日。

    陆玄京负手站在一间酒楼二层包厢的窗边。

    从窗户看出去,正好可以瞧见对面葫芦巷。巷子口立着的衙役已挡不住□□的人群往外突围,不过片刻功夫,乌泱泱一片就挤到了外面,填街塞路,有人持持揭呼号,巷子里更是不断传来一阵阵令人心惊的喊叫。

    半月前的施粥一事,官府抓捕了大量无关平民,有老弱不支者竟死在了牢狱,正当这时,巷中突然又传出了一个说法,那便是青云县的山匪并非山匪,而是官匪。

    散布消息者言辞凿凿,声称有人从山匪那侥幸逃脱,亲耳听到了他们勾结的细则。

    此消息一出,民怨更深,已至沸鼎之势,加之青云县的流民还在不断涌入,出问题是迟早的事。

    “禁卫军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青原推门进来,走到陆玄京的身后,拱手道。

    “只是国公府那边还没有消息,属下担心……”

    陆玄京淡淡收回目光,转身回到屋内,一拂衣摆坐到了茶案边。

    “无妨,他既收了那份罪证,便是想不管也不行了。何况,有今日之事,盐引那边无论推进如何,贺家也必定要揭层皮去。”

    “既然如此,主上又何必犯险去国公府呢?”

    陆玄京将热汤注入敞口的素瓷杯,一阵袅袅的热雾腾起,掩去了他的表情。

    “所谓名正而言顺,只有柴的位置架对了,这火才能烧得久,烧得旺。”

    青原听得一知半解,不过主上向来心思深沉,既是如此考虑,必定有他的道理,于是按下不提。

    “对了,主上,还有一事。”说话间青原从袖间掏出一封书信。“这是姜姑娘派人送到葫芦巷的。”

    陆玄京喝茶的动作一顿,眼前浮现出张海棠半醉的脸。片刻,抬手接了过来,信纸在眼前展开,入目是几行娟秀小楷。

    一旁青玄觑着陆玄京表情,看不出什么端倪,可一想到那日国公府之事,心中难免好奇。主上不是多管闲事之人,为何对这姜姑娘却屡屡相帮?

    见陆玄京将信随手放在案上,又是个不甚在意的模样,忍不住试探问道:“主上可要回复?”

    陆玄京抬起眼扫了一眼青原,警示意味明显。

    青原见被识破,挠了挠头讪讪道:“属下是看主上对姜姑娘多有相帮。”

    那日在国公府他们本当低调行事,不多生枝节最好,可主上竟还是让他去寻了人将姜姑娘送去纪大小姐那。

    陆玄京想的却是另一件事,姜云静那日提到有人陷害,后来青原一查,竟是越贵妃的侄女平宁郡主,似乎还同纪家长子有些关系。

    他没想到,一个五品官的女儿身上还能牵扯出这般多是非。思量间,又想起那日在亭中的种种,眼中浮起一抹兴味。

    “去云锦庄,说陆某会准时赴约。”

    说罢,陆玄京轻扣茶盖,垂眸出神,又不知在想什么了。

    信送出去第二日,姜云静便听说了葫芦巷民变一事。

    大梁建国至今已有百余载,高祖于关中起事结束天下乱局,后文帝任贤革新,行明章之治,也有过政通人和、四海升平的盛世,只不过如今历经五代,虽底子仍在,可也抵不住内部百弊丛生、颓势渐显。

    就比如沈家所在的江城,既属鱼米之乡,又有漕运之利,看似一派繁盛富庶之景,暗地里也是政以贿成、贪墨横行,使得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姜云静在江城的三年,跟随舅父有过不少此间见闻,自然不会天真地以为自己真处在什么太平盛世。

    只不过,天子脚下竟生出民变,还是让她大为吃惊。

    据说葫芦巷当日便封禁了起来,抓走了百余人,外间打探不到任何消息。一时间风声鹤唳,官兵们在城中日夜排查可疑人等。

    也不知那阿婆一家同陆玄京有没有受到牵连。姜云静本已不指望送去的信能得到回复了,却不料李管事隔日便递来了消息。

    陆玄京安然无恙,可以赴约。

    姜云静惊讶之余,对此人又有了几分思量。

    那日国公府生辰宴发生的种种都在提醒姜云静一件事,那便是她的亲事不能再拖了,且不说陈氏这边在步步相逼,平宁郡主那桩飞来横祸也再度让她明白这上京城果真是是非之地。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道理在这里行不通,而她不过一个五品官的女儿,在绝对的权力面前,便是自保有时候费尽全力也难能做到。

    到了信上约定的这天,姜云静一早便出门了,在见陆玄京之前,她还要去云锦庄见一见李管事。

    穿过抄手游廊,快要到垂花门时,对面忽走来了几人。

    待到走近些后,姜云静看清了,原是陈氏带着一众丫鬟婆子,而她身侧还有一位华服妇人,正是她那日在国公府见过的益州州牧的徐夫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