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他曾在《典论·论文》中提到,“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由此可见其对文学的重视。】【于是在他当储君的这一段时间,也不断地组织文学活动,所以这段时间的文学发展依旧是不错的。】
【时间一晃就到了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称帝,曹植自然不服,甚至穿丧服为汉朝哭丧,要说呢曹植就是个文学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他压根不懂得审时度势,这时候明显曹丕掌权,他没本事夺权,这样惹怒曹丕对他有什么好处呢?】
此问正问到了曹氏父子的心坎上。
尤其是曹操,他已经无暇顾及自己是建安二十五年逝世了。
他现在只想稳固住曹家的地位,对于曹植这样的行为他暗骂一句愚不可及!
既然天下已经是曹家的了,他不说为曹魏而奋斗反而做些蠢事落人话柄,不让他做这储君之位,真是正确之举,不然说不定曹家就要败在他的手上了!
曹植和曹丕两波人同行于府中,听到女子这样的评价,众人都屏住了呼吸不敢言语。
曹丕亦无所言。
只曹植袖中握紧了拳头,竟无法反驳。
因为他也清楚自己的性子,那样的事,确实是他能干得出来的。
【果不其然,新仇旧怨加在一起,曹植彻底地得罪了自己的这位哥哥,若不是有两人生母卞氏在,曹植什么下场还不好说。】
【因着卞氏的压力,曹丕虽未对曹植有什么实际上的伤害,但是不断地变换其封地,临淄侯、安乡侯、鄄城侯、雍丘王,直到公元226年,黄初七年,曹丕病逝,仅六年时间,曹植就变了这么些称号。】
什么?
曹丕病逝!
曹丕称帝不过短短六年,就病逝了?
曹操像是受不了这打击似的,头又剧烈疼痛起来。
不足七年,想必时局还未稳定,此时更换君主那必定会让人乘虚而入。
看子建的下场,他应当没做那等大逆不道之事。
刘备、孙权二人呢?
他们如何了?
走在曹丕身边的曹植也惊讶地看向了自己的兄长。
坐上那个位置不是应当踌躇满志,更加注重延年益寿吗?
如何会……
其余诸人也都很想知道后面的天下大势如何?
然而女子像是突然想起了今日的主题是曹植,并没打算详说。
【曹丕死后,曹叡即位,曹植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不断上表希望自己可以出仕以为国效力。】
【然而曹叡并没有放松对他的警惕,曹植的处境一如从前。】
【家人们可以想象,一个胸怀大志的年轻人从二十多岁起就被剥夺了为理想而奋斗的机会,他这个时候的心态是很低沉的,在这段时间里他创作了很多的作品,与前期大不相同。】
【公元229年太和三年,曹植迁封东阿,这时候他已经对自己的仕途失望,所以开始潜心搞学问,最后在232年,太和六年,郁郁而死,谥号“思”,史称陈思王。】
【一代天才文人就此陨落,其生平经历当真让人唏嘘。】
巨幕中展现着中年曹植在案前书写的画面,而他身侧的窗外秋叶飘落更显孤寂,让许多人都为之动容。
曹植看到自己这样的下场,心已凉了半截。
可听完女子讲的东西,他甚至觉得自己落得这个下场好像也正常?
他转念想起自己兄长,一面觉得兄长睿智能忍,一面又觉得他当真阴险狡诈。
不过虽有不甘,可最后这天下是他曹家的,这也算是一件幸事。
两人正到曹操院前,曹操命人唤他们进去。
一行人踱步而入。
曹操已站在了门前,他面无表情,让人辨不清喜怒。
众人皆心中惴惴。
【接下来,我们便来欣赏一下曹植的作品。】
【我们早说过曹植的作品风格根据他的生平经历分为前后两个事情,其实历史上很多文人都是如此。】
【比如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靖康之变、北宋灭亡,赵构建立南宋后,李清照前往江宁。以此为界,她的前后词风变化很大。】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
青州。
巨幕又一次出现,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二人坐于书房品茶观巨幕。
不曾料到此女竟提到了她!
可这并非重点,北宋灭亡?
说的是当朝?
当朝国都乃开封,不正处于北方吗?
“靖安之变,所指何意?”她十分惊讶地问道。
赵明诚亦是惊讶不已,他摇了摇头说:“但我听闻宫里伟婉容生有一字,圣上赐名构,如今封蜀国公。”
李清照拧眉,如此说来,此女所言北宋灭亡之日将至矣。
她不敢相信,可看过上一次的巨幕,再回想幕中女子之前所言种种,基本没有胡说的。
李清照不似平日从容,伸手拽住赵明诚的衣袖。
“若真有那么一日,该如何是好?”
比她更不淡定的是远在开封的赵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