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答题)(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第8章李隆基一字一句跟读道:“为了营造评论区的和谐氛围,初级用户请完成答题后再进行发言。”
“我是初级用户?“
【如只在历史区发言,只需答历史题。】
【请选择你熟知的历史人物进行答题。】
天幕之上出现了众多人的姓名。
这里面有许多李隆基认识的,也有许多他不认识的。
在茫茫名字的海洋之中,李隆基精准地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唐玄宗李隆基。”
一时之间,欣喜涌上心头。
这就像是科考之时,考官就在身边将答案一一说出,书本摊开放在考场,直接对着抄就行了。
不,不仅仅于此。
他可以在满分的试卷上进行发挥,夺个魁首不成问题。
让他李隆基来回答有关李隆基的历史问题,答案自然更多了准确度与可信度。
毕竟没有一个人能比他更要了解李隆基了!
就像没有一个人能比诗人词人更要了解自己的作品一般。
李隆基准备好了,无论天幕出什么问题,他都有十足的信心去应对。
他昂首挺胸,胸有成竹点下了天幕上的“确认答题”,等待题目显现出来。
【唐玄宗李隆基生于何年?】
题目下面显示出三个选项。
【a垂拱元年 b太极元年 c唐隆二年。】
唐玄宗气定神闲,自信将手伸向了第一个选项。
垂拱元年八月五日,睿宗李旦第三子李隆基生于洛阳。
他不仅记得年份,他还记得月份。
就说了,他李隆基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小小问题难不倒他。
至于太极元年,那是他登基的年份。
至于那最右边的唐隆二年,唐隆二年发生了什么大事吗?
李隆基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这一年似乎没有发生什么大事。
这个选项是被拉来凑数的吧?
题出的不严谨啊。
李隆基并未多想,将其归结于出题人的疏忽。
若这是要是他出题,他便不会将所有的年份都围绕着一个人设置,高祖至少要列一个选项,太宗也是,以此来进行混淆和区分。
李隆基对自己进行了一番肯定,又对这题的简单程度进行了一番批判,接着自信开始回答第二题。
与此次同时,后宫之中的杨贵嫔抱着不过两岁的儿子李亨看着天幕,蹙眉道。
唐隆二年?真奇怪啊,他儿子的出生年份怎么出现在天幕之上了?
不管了,这题定然是由陛下来做的,她只要尽心养好儿子便可。
睡梦中的李亨打了个小小的喷嚏,咂咂嘴,翻了个身,又继续睡过去了。
年仅两岁的孩子,完全不知道自己多年之后会成为大唐新皇的命运。
天幕出现了第二题。
【请问下列哪个选项,是李隆基所杀三子之一?】
随着天幕之上的字开始逐渐浮现出来,李隆基也逐渐慌了。
杀三子,他当真一日之中杀了三子?
这种题目为什么要放出来?
大家都看着呐,文武百官都看着呐?
能不能给他留一点面子?
弹幕完全不给他留一丝余地,选项紧随其后显现出来。
【a李琮 b李瑛 c李亨。】
第一个选项,他的长子李琮,今年不过七岁。
第二个选项,他的次子李瑛,今年也七岁,生母还是他颇为宠爱的赵丽妃。
十三个选择,他的三子李亨,今年才刚刚两岁。
李隆基脑袋空空,不知该如何选择。
他太傻了,他单想到了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却疏忽了这天幕之题来自于未来。
张说看着李隆基的背影眼神震惊又复杂,陛下果然杀三子。
他果然干了这件事!
陛下的长子认真上进,又一向孝顺,最体贴不过的。虎毒尚且不食子,如何能选一个孝顺的儿子去死?
陛下的二子长相随了他的母亲,瓷娃娃一般可爱,那可是陛下喜欢的赵丽妃啊?且赵丽妃在陛下登基之前,做了那么多年的外室,着实算不上跟陛下享福。若赵丽妃知道自己的儿子或许会死在陛下的手里,该作何感想?
陛下的三子更不必多说,两岁的奶娃娃他能有什么错处,他哪里都没有错。
李隆基欲哭无泪。
为了获得天幕下的评论权,此时此刻,他得做出一个选择。
可是他如何选择?无论第一个选择的是谁,都说明了他心有不公。
文武百官都看着呐!
他放在袖下的手隐隐有些哆嗦,再也无法自信起来。
高力士看着李隆基蔫巴巴的背影,上前道:“陛下,不若从左往右,挨个选择。陛下所求问天幕之事,是国家兴亡的大事,只有先一步知晓灾祸,才能寻良策规避灾祸啊!”
李隆基经高力士提点,沉下心来。
说的对。
提前知晓灾祸,才能寻找良策规避灾祸。
他看向百官,沉声道:“朕爱子之心如一,未来发生何事尚且不可预知,朕的儿子们如今年幼,朕自当好生教导。朕依次选择,只为求问天幕国家兴亡之大事。”
这话说的好听,百官不是傻子,皆听出来了。
儿子年幼,也就是说之后很可能长歪了,若是做了些什么谋逆之举,他杀了儿子也是理所应当。
好生教导,也就更坐实了上一句的言外之意。就是因日后有可能品行不端,才更要在小时候悉心教导。
百官沉思。
陛下这话确实有推卸责任之嫌,但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
或许这三子确实做了什么不当的举动,才引来了陛下的怒火。
更何况如今有了天幕,众人皆知陛下日后会由此举动,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名声,陛下都不可能再做此事。
“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