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视频)(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羽化登仙。

    高力士见此情状,连忙折返回大殿找笔墨。

    陛下这是要记录在史啊!

    能进太极殿的都是察言观色的人精,有机灵的见皇上如此模样,行跪拜大礼匍匐在地:“恭喜陛下!”

    此行为提醒了还陷入震惊于欣喜之中的众人。

    一时之间,太极殿门口跪倒一片,恭祝之声响彻云霄:“恭喜陛下!”

    李隆基双手负在背后,高深莫测之中带着抑制不住的骄傲。

    他环顾百官,心潮澎湃。

    这些,是朕的臣子!

    他眺望远方,似乎隔着宫墙就能看到外面行人。

    外面,是朕的百姓!

    他低头看着脚下,石阶层层。

    这里,是朕的土地!

    他深呼一口气,最终看向了天幕。

    这,是为朕降临的神迹!

    史官顾不得礼仪,撩起衣袍,冲到前面。

    写下的史册被万人看,这才是一个合格史官的毕生追求啊!

    能侍此主,实在是他三生有幸。

    年轻的史官接过高力士递来的纸笔,撩起衣袖,颤抖着双手,以地为桌,唰唰便开始落笔。

    李隆基久久的看着史官笔下的字迹。

    他可以料想的到,这份史册传出去是怎样的轰动。

    不仅他在世之时荣耀加身,乃至百年之后他入土,带领大唐走向辉煌的事迹也依旧可以被口口相传。

    是的,现在的李隆基已经将这一生的高光时刻通通想了个遍。

    天幕的画面在继续转变。

    那是一个身着黄袍的背影,他站在极高的城楼之上,面对的是整个长安城的百姓。

    旋即又是朝堂之上的画面,坐在龙椅上的中年男人蓄着胡须,整个大殿庄严巍峨。

    大臣们看看天幕,又折返回去看看自己身后的宣政殿。

    “这不对啊,这与我们的宣政殿,想去甚远。”

    “这外头的形制也不同,天幕上的大殿虽与我们所在的相似,但根本不一样。”

    大臣们皱着眉头看那高位上蓄胡子的男人,又尝试小步往前挪挪,试图近距离端详他们陛下的面容。

    他们的声音压的更低了。

    “这也不对啊,天幕上那人,可不是我们的陛下。”

    “是啊,虽天幕上的人也英俊潇洒,器宇轩昂,但那是另一个人。”

    “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这天幕是假的不成?”

    李隆基虽将注意力放在了天幕之上,但大臣们窃窃私语的内容也传到了他的耳中。

    天幕刚说了他李隆基一手建立盛世,后面的臣子却在讨论这天幕是假的?

    哪里有假?他倒是看这天幕真的很。

    神迹,怎会有假?

    李隆基冷哼,气从鼻孔出来。

    高力士作为内侍,时刻关注着李隆基。

    按理说,他本不该多言。

    但这到底不是在讨论国家大事,往小里说,不过是臣子们随口的讨论之辞。

    于是他接了话茬道:“我们平日看戏听曲儿,里头的故事也是找人扮演的。想来这天幕也如我们一般,找神扮演了陛下。”

    说着,对着李隆基恭敬作揖。

    李隆基听到高力士的话,不虞的面色舒缓了一些。

    他十分赞同:“朕认为,确是如此。天幕既能通古,自然也可预知之后未发生之事。朕登基一年,而天幕所说的唐之盛世,是未来之事。这还需君臣一心,共同创造。”

    说话的大臣自知失言,忙不迭作揖:“陛下说的是。”

    经李隆基提醒,众人也发觉了,天幕神迹展现出来的并不仅仅是过去是事情,未来会发生的事情,天幕也会透露。

    想到此,百官们也激动起来。

    不知道他们是否有机会看到自己的未来?他们是否能官运亨通,仕途顺利,常伴陛下身边,成为他的左膀右臂,肱股之臣?

    神音还在继续。

    【李隆基他励精图治,任用一批能臣。在一个又一个贤相的辅佐下,他于骊山阅兵,于泰山封禅。

    他将大唐推至繁盛,离不开他非凡的领导能力,审时夺度,知人善任。】

    此时,宣政殿外响起了一片抽气的声音。

    封禅!

    封禅可是最为隆重的大典!这是一代皇帝让朝堂政局稳定,国土疆域安宁,百姓安居乐业,才会进行的盛典!

    这是登临泰山之顶,去最接近上天,最接近天神的地方,将皇帝的成功告知于天地。

    这是对一个皇帝最大的认可。

    宣政殿门前又跪倒了一片:“恭喜陛下!”

    李隆基摸着自己的心口,竭力平复自己并不冷静的心情。

    明君,他可是一代明君,不可因区区几句的赞美之辞忘乎所以。

    明君,冷静!自持!端庄!

    他转身,看着跪拜自己的百官,只觉得通身舒畅。

    李隆基像是看女婿的丈母娘,看着这些人,越看越满意。

    只是不知他的贤相究竟是何人?

    那个能与他并肩,携手共同开创大唐盛世的究竟是谁?

    神音给出了答案。

    【姚崇便是唐玄宗的救时之相,大名鼎鼎的“十要事说”由姚崇嘴中说出,振聋发聩。

    君臣之间,着实千载难遇。

    姚崇两袖清风,一身正气,敢于直言纳谏。

    此时的唐玄宗知人善用,虚心纳谏,整个王朝欣欣向荣。】

    李隆基有些呆滞。

    谁?神音说是谁?

    他没听错吧?

    姚崇?

    那个被他给了一个背刺的大臣?

    李隆基的双手张了又握,握了又张。

    麻爪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