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宋兄,宋兄。”

    林子颂扯了扯宋彦的袖子,唤了宋彦好几声,宋彦才回过神来,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将唐姻让进乌篷船里边。

    唐姻顺着指引坐在座位上,人到齐了,宋彦便吩咐船尾的老翁行船。

    船只离岸,水面的月影被游船碎成粼粼碧波,水中的光圈一圈圈的荡漾出去,缓缓涌向了河岸。

    唐姻瞧了瞧宋彦,半天也不见宋彦有主动说话的意思,只好开口问:“表哥,你找我有事?”

    宋彦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忽然变得支支吾吾起来:“哦哦,是,是有事找你……”

    他悄悄用膝盖顶了顶旁边的林子颂,自己不开口,反而想让林子颂帮腔。

    林子颂心思活络,立刻心领神会宋彦的意思。

    他为唐姻斟了杯茶,客气道:“唐四姑娘,你表哥说你病了,好些日子没出门,为了尽兄长情谊,特地约你来山塘街游船的。”

    他撩开了船帘,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山塘街这边就是热闹,尤其是晚上,两岸卖什么的都有,比如——”忽然,林子颂指着不远处,大声道:“你们快看!那是不是窈娘的船?”

    唐姻顺着林子颂的指尖看过去,就瞧见一条相对较大、装饰华丽的游船靠在岸边。船舱覆着红色纱帘随风飘荡,游船上挂着数盏红灯笼,船舷都由鲜花点缀。

    船头上一名身穿红色纱裙的女子半掩着面,怀抱琵琶,素手拨弦,身后站了几名形貌漂亮的婢子,看起来相当有排场。

    而身穿红色纱裙、怀抱琵琶的女子便是林子颂口中的窈娘。

    窈娘是这一代十分出名的琵琶女,一手琵琶出神入化,动人心弦。

    据说相貌十分出众,只是一直用红纱覆面,鲜少有人见过真容。

    宋彦张目看了看,奇道:“还真是她,她不是一直在金泾淹画舫里弹曲儿吗?怎么今日挪这儿来了?”

    听言谈,表哥似乎与窈娘相识,唐姻多瞧了一眼,正迎上窈娘对过来的目光,一曲《相思调》戛然而止。

    只见窈娘向身后的婢子吩咐了什么,那条漂亮的游船朝他们驶了过来。

    花船停在几人对面,窈娘起身,朝宋彦与林子颂曲膝行礼,声音好听得像是百灵鸟:“见过恩公、林公子。”又看向唐姻:“恩公,这位是?”

    宋彦似乎习以为常,坦然介绍道:“哦,她是我表妹。表妹,这位是窈娘。”

    二人点头致礼后,窈娘道:“难得碰上恩公,今日窈娘便做东,请诸位来我花船上吃些的特色果子如何?”

    宋彦正要拒绝,林子颂一把搂住他的肩膀,朗声笑了起来:“如此甚好!窈娘做的果子、烹的茶、弹的琵琶,都十分出色,冠有金泾淹三绝的美名!”又问唐姻,“唐四姑娘还没尝过窈娘的手艺吧?”

    林子颂既然这样说了,唐姻自然也不好推辞,点头应了下来,况且“恩公”这样独特的称呼,勾起唐姻的好奇。

    宋彦却不想去,用眼睛瞪着林子颂,林子颂压低了声音,在宋彦耳畔道:“你不是问我办法吗,这就是我的办法,走吧,跟我过去。”

    宋彦这才跟着上了窈娘的花船。

    这艘花船要比方才的乌篷船大许多,四周的红纱内是一花间小厅,内部摆放一套八仙桌椅,桌面上的茶具亦是精致非凡,一眼便知出自名家之手。

    窈娘请众人落了坐,又亲自烹茶,随后抱着琵琶坐在小凳上。

    一双巧目望着宋彦,如秋水横波:“方才窈娘弹奏的《相思调》断了,我便为恩公继续,让这一曲终了吧……”

    窈娘看着宋彦的眼神有些哀怨,仿佛有许多情愫无法诉说,尤其那“一曲终了”几字总有几分意味不明。

    唐姻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开口问道:“请教姑娘,您为何叫我表哥恩公?”

    林子颂率先笑着解释:“你有所不知,宋彦救了窈娘了不止一次,这事儿,还要从两年前说起。”

    原来两年前窈娘跟着她祖父弹唱卖艺讨生活,后来祖父过世,只留了一把琵琶给她,走投无路的窈娘只好买身葬祖父。

    那时窈娘才十五岁,年轻貌美,弹了一手好琵琶,闹市之中,被一个乡绅看中。

    那位乡绅的年纪比窈娘爷爷还大,娶了十几房小妾,听说还弄死过姑娘,窈娘自然是不肯的。

    乡绅打算用强之际,正被宋彦和林子颂几个朋友碰见。

    宋彦顺手替窈娘解了围,又送了银子。

    窈娘当时红着眼眶,轻轻攥住宋彦的袖角说:“公子,从今日起,窈娘便是您的人了。”

    宋彦翻身上马,露出个笑脸:“不用,我家不缺什么下人,你赶紧将你祖父葬了吧。”

    自此,宋彦便再没出现过,直到一年后,宋彦和友人在金泾淹游湖,撞见了几个登徒子调|戏一只画舫上的姑娘。

    宋彦和几个少年自然是看不过眼的,便出手相救了。事情落定,宋彦一行才发现,被救的人正是窈娘。从那之后,才渐渐熟络起来。

    林子颂大致讲述了事情的经过,窈娘附和:“不错,正是如此,窈娘今日能成为小有名气的琵琶女多亏了恩公当年的救济。”

    她随意拨弄了几下琴弦,琴弦不成曲调,却参杂了一丝淡淡的忧思。

    继续道:“当时恩公给我的银子葬了祖父之后也有余,我便买了一艘小船在金泾淹弹曲卖艺,后来积少成多,小船也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