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修厂,国库越发有钱(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不知何时,马三保竟也学会了拍马屁。但一翻马屁下来,却也听得朱允?飘飘然的,难怪有句话叫做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呀。
不过马屁虽然听了,可是事情还是得交代,于是朱允?便告诉马三保此次出海,务必要将辣椒和橡胶树大量带回来。
尤其是橡胶,可以在当地雇佣一些人,让他们对他们就地的橡胶树里面的橡胶进行开采。
然后,加工一番,将加工后的橡胶带回来更好。
马三保知道这一次又是肩负着重任,于是便郑重的对朱允?说道:“臣定不辱使命。
”朱允?满意的点点头,让马三保先行退下,马三保离开之后就回去休息,并且准备再一次出海。
而朱允?和朱元璋这才开始了,正式的议论朝纲。
正事谈完之后,朱允?将工部尚书叫到东宫,嘱咐他大量生产自行车及三轮车,然后投入到市场之中。
定价不可以太贵,朱允?根据成本计算一算,发现一辆自行车制作成本大概在一百文,一辆三轮车,是两百文。
如此这般,朱允?定下自行车的售价五百文一辆,而三轮车则是一千文,也就是一两银子。
三轮车可以坐三个人,一个人骑两个人坐在后面,当然也可以根据需求多加一些位置,比如五个人七个人,但版本不同,价格不同。
定价之后,这件事情,由工部去制作,赵青竹去负责售卖管理。
虽然全大明所有的售卖自行车的店铺,由赵青竹管理,但卖的钱交给国库。
期间成本给户部,一点点的零头由赵青竹当做管理费。
就这样,大明又多了一个国有的资产和产业,那就是制作售卖自行车。
之前的花露水,就已经为大明带来了一笔很大的收入,上千万两银子可以算得上是大明小半年的赋税。
如今这自行车一旦售卖,无疑又会给大明的国库增加一笔不菲的收入。
尤其是这自行车呀,还有着文武百官做宣传,文武百官天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
随着工部对自行车及三轮车进行量产,很快便在京城之中投入了售卖。
这段时间,百姓们都看到了那些官员们骑自行车,早就这个对这个东西无比的好奇和向往。
如今,市面上开始出现了这种官老爷们骑着的自行车,自然立马就引起了这些百姓们的注意。
寻得价格之后,百姓们都觉得能够接受,毕竟才五百文,在京城之中普遍算得上是大家一周左右的工资。
除了这些普通百姓之外,在京城之中,大多数住的都是一些是有钱人,或者达官显贵,这区区五百文在他们眼里,根本就不是事儿。
所以都争先恐后的去店铺里进行购买,而在购买的时候,店员也非常清楚的向大家解释,两款车有什么区别和不同之处。
自行车相对需要技巧,但是速度更快,骑起来会更方便,去什么地方也都更顺畅。
只不过只能坐一个人,最多后面再带一个。
说白了这自行车呀,主打的就是一个个性化和便捷化以及操控。
适合那些年轻人追求速度,善于技巧的那些人去购买。
至于三轮车嘛,主打一个骑行简单,稳当和舒适,定位不同。
故而两者之间差别也很大。
对此,来购买的年长者,几乎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三轮车,而年轻人绝大多数都选择了自行车。
于是乎,这仅仅一天时间,几百辆自行车和几百辆三轮车,就被抢购一空。
府中的人,找到赵青竹汇报这个情况的时候,赵青竹直接当震惊了。
要知道,自行车和三轮车毕竟是新鲜事物,却没有想到能够这么快就被百姓们所接受。
而且的愿意花钱购买。
这可不是花露水呀,花露水大家都一眼能够知道它有什么效果和用处,也不用去学习使用,往身上一撒就行,价格也便宜。
但是这三轮车和自行车,就已经算得上是奢侈品之中的奢侈品了。
然而购买力却依旧如此庞大,不免让人感到震惊。
这还不算,甚至还有很多没有买到的,提前就交了钱预定了自行车和三轮车。
这把赵青竹震惊的有些不知道说什么了。
照这个事态发展下去,五百万一辆的自行车,和一千文一辆的三轮车,在市场上的需求量,已经达到了一个,比任何产业都要可怕的地步。
如果按照目前的情况卖下去,能够给大明带来的财政收入,简直是不敢想象的。
于是乎赵青竹就将这个消息立马告诉了朱允?。
朱允?听说几百辆自行车及几百辆三轮车,仅在片刻之间就被抢购一空之后,也是意识到了,这市场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好。
当即便作出决定,下了一个命令,让工部负责直接建立自行车及三轮车的工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