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章(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他大步走来, 走到她的面前,俯下了身。回廊外,寺中僧人在打扫庭前落叶,又有三两拜佛的香客往来。
而他再一次在她面前单膝着地, 半跪了下来。
阿檀红了脸, 低声道:“你这人,又要作甚?” 僧人目不斜视, 而路过的香客, 只是随意地瞥了一眼,他们或许以为是一介奴仆, 在主人面前俯首听命而已。
事实也大抵如此。
秦玄策伸出手, 轻轻地在阿檀的鞋面上拂了一下:“方才的香灰落在娘子的鞋上了, 我替你擦一下。
” 阿檀缩回了脚,咬了咬嘴唇:“这倒不必劳烦你。
” 他抬起脸, 此间的阳光落在他的眼眸里,明亮而炙热,不管怎么说,他是个英俊而威武的男人, 即使是这般俯身垂首,看过去依旧英姿勃发,带着铿锵的气势。
“菩萨面前,我打了诳语,其实,我还是心有所愿的,我愿执手中剑, 以此身所有, 为你尽心效命, 护你脚不沾尘埃,手不触风霜,一世安乐无忧,诸天神明共鉴,此愿此生不渝。
” 风从遥远的山外来,带着山林空旷的回响,禅院寂静,和尚们诵咏着经文,与松涛和在一起,模模糊糊地一片,木鱼声若断若续,还有虔诚的信徒在佛前叩拜,诉说生平心愿,喃喃的。
她能说什么呢?什么都不能说,沉默良久,只是一声叹息。
日光太盛,眼睛有些发酸罢了。
转眼到了夏末,这个季节的长安,或许不是很热,却很闷,沉沉的,压得人胸口不太舒服,连树枝上的鸣蝉也倦怠了起来,有气无力地叫着,拖得长长的知了知了。
只有念念一如既往地活泼淘气,最近她喜欢跟在秦玄策身后跑来跑去,特别是秦玄策挑水的时候,她就要蹲在空桶里,叫他一起挑着走,也只有秦二叔才这般厉害,左边一担水,右边一担念念,走得又快又稳,把念念逗得“咯咯”大笑,可开心了。
元嬷嬷开始的时候还要念叨两句,后面看着秦玄策不耽误干活,确实是一个勤快能干的好奴仆,她老人家也挑不出错处来,只得罢了。
阿檀娘子身子娇柔,这时节,不敢用冰了,荼白和雪青持着团扇给阿檀扇着凉风。
奴仆把凉水挑来,小丫鬟一遍又一遍地泼洒在屋檐和廊阶下。
秦玄策刚刚挑了水过来,院子里干活的花匠老头看着秦二力气大,很是中意,唤他过来一起挖土,他爽快地应下了。
念念像小尾巴一样缀在秦二叔的身后,看见了在草里跳来跳去的促织,又惊得大呼小叫的,要二叔给她逮两只。
庭前的花木和地面泼了水,都变得湿漉漉的,风轻轻地吹过来,潮湿的味道混合着花香气,沉郁而杂乱。
天气闷热,秦玄策在那里卖力地挖土,干得满头是汗,随手抹了一把,看过去带着一点粗野的味道,偏偏他生得那么英俊,惹得小丫鬟躲在回廊的转角处偷偷地看着他,指指点点,吃吃地笑。
阿檀在帘子后面瞧见了,什么话也没说,转身去了小厨房,只道这天气燥热,要给念念做点酸梅汤喝。
取乌梅子与山楂,洗净,切丁,又取少许丁香与陈皮,一道纳入细棉纱布袋中,束口收紧,置于黑陶釜中,以山泉水煮沸,而后转小火,熬至汤汁浓稠,似胭脂琥珀,起锅,滤净,再将腌好的糖桂花拌入。
想了一下,那个人特别好甜口,又额外加了几大勺蜂蜜。
不多时,丫鬟捧了用井水镇过的酸梅汤出去。
阿檀回去的时候,念念又和秦二叔腻歪在一起了,一大一小蹲在草丛里,叽叽咕咕地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阿檀装作不经意的模样,指了指那边,吩咐荼白:“叫念念过来喝酸梅汤,她爱这个酸酸甜甜的,还有,嗯……那个,秦二,天怪热的,干活也累的,给他也倒一碗吧。
” 荼白抿着嘴笑,倒了一碗酸梅汤,捧过去给秦玄策,和他说了几句。
秦玄策远远地望了过来,日光正盛,他的眼睛里带着笑意,热烈而明亮。
阿檀放下帘子,躲回屋子里去了。
脸有些发热呢。
好似日子清闲,过得没有一丝儿波澜。
…… 但是,到了快晌午的时候,阿檀还在那里坐着想心事,侯府的大管家小跑着进来,未经通禀,带了一个武将模样的人进来,一脸惊慌的神色。
“娘子、娘子,渭州侯爷那边来了人,有事要找您商量。
” 阿檀惊得一激灵,把方才想的什么事情都忘光了,她“腾”地一下,几乎是跳了起来,急匆匆地迎上去:“怎么了,父亲那边可是出了什么事?” 那武将风尘仆仆的模样,甲胄上沾满了尘土,一脸憔悴,脸颊都深深地凹了下去,他朝阿檀一抱拳,沉声道:“末将郑盛,在侯爷麾下任参将一职,奉侯爷之命回京呈送军报,侯爷眼下暂且无恙,还请娘子勿忧。
” 阿檀松了一口气,身子晃了一下,差点跌倒,后面的荼白急忙将她扶住了。
那郑盛是傅成晏的心腹,临回长安时,傅成晏和他嘱咐过一些事情,他也是个沉着稳重的人,果断地对阿檀道:“渭州战况有变,末将和娘子多说无益,听闻大将军眼下就在我们府上,请娘子快快把他请过来,共同商议一下。
” “大将军?”阿檀神情恍惚地转头望去。
郑盛不明所以,顺着阿檀的目光看了过去。
一个奴仆模样的男人正趴在花丛那边,身子压得低低的,几乎伏到了地上,伸手在土里摸来摸去,好像在寻觅着什么。
念念在旁边跳着脚、拍着手:“就在那边、就在那边,快点,抓住它,啊……二叔好笨啊,那只虫子跑了。
” 那男人身形威猛,即使是那样蹲着、趴着,依旧流露出一股精壮的骁悍气息。
郑盛的眉头跳了一下。
荼白唤了一声:“秦二,快过来,娘子有事找你。
” 那男人抬起头,站了起来,纵然他一身杂役装束,衣裳上、甚至脸上都沾着泥土的痕迹,黑糊糊的一块一块,似乎是卑微而狼狈的情态,但是,当他站起来的时候,挺直了腰,形量如山岳,神态顾盼生威,令人不可逼视。
他大步走了过来,朝阿檀微微俯身:“娘子有何吩咐?” 似乎又是恭顺的模样。
郑盛看得有些呆滞。
元嬷嬷急忙过来,把念念抱下去了。
阿檀指着郑盛,对秦玄策道:“这是父亲派遣回来的人,说是出了事,你快帮忙拿个主意。
” 秦玄策目光微微一转:“何事,不必惊慌,说来我听。
” “是。
”郑盛也是经过大风浪的,当即明白这个就是大将军,他不去琢磨这个中情形,直接了当地说道,“太原州牧陈庭洲突然举兵攻打渭州,侯爷腹背受敌,渭州危矣。
” 阿檀骤闻此言,只觉得手脚冰凉,脸上“刷”地褪了血色,但她马上用手捂住了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怕打扰到郑盛。
秦玄策用安抚的目光看了看阿檀,对荼白道:“扶娘子过去坐着,端热茶过来,给她喝两口。
” “秦二”这段日子做小伏低,连荼白都能对他指手画脚,平日没少仗着阿檀的面子、在他面前作威作福,但此时,他淡淡地发话,却有一股不怒而威的气势扑面而来,令荼白怵然一惊,情不自禁地低头应喏。
待阿檀坐定后,郑盛继续道:“我们与吐蕃交战多时,两方相持不下,已经颇为艰难,如今陈庭洲发难,分明想置渭州于死地,渭州不可失、不可退,否则陇西数十万百姓将被吐蕃人铁蹄所覆没,侯爷唯有死战而已,命我八百里快马加急,将此军情报送朝廷,请求增援。
” “军报呢?呈上去了吗?”秦玄策眉头皱了起来。
“末将今天一早到达长安,立即呈到兵部了。
”郑盛点头,又摇头,“但兵部尚书李大人的意思,皇上和太子都卧病不起,这份军报是要呈给魏王殿下批阅,末将觉得其中不妥。
” 他的面上露出激愤之色:“渭州与太原向来井水不犯河水,侯爷与陈庭洲亦无私怨,陈庭洲甘冒此天下大不韪,背后定然另外图谋,故而,末将临行前,侯爷就再三交代末将要见机行事。
” “陈庭洲是杜太尉旧部。
”秦玄策简单地道了一句,“这军报若是呈到魏王手上,确实不妥。
” 阿檀坐不住,惊得又站了起来,颤颤抖抖地道:“这、这该如何是好。
” “我在这里,你什么都不用担心。
”秦玄策温和而沉静地说道。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特别的磁性,压过了夏日的燥热,只是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人的心似乎安定了下来。
阿檀忍着眼中的泪,垂下眉眼,朝他福身拜了拜。
他避开了,只是略一抬手,对郑盛道:“我马上进宫面圣,你随我来,路上把详细的情形再和我分说一下。
” 两个人匆匆就走了。
…… 到了午后,官员下朝散值,崔明堂闻讯也赶了过来。
“可有什么消息?” 阿檀坐在那里,暑气还未散去,但她觉得有些冷,身子发抖,摇了摇头:“没有。
” 秦玄策带着郑盛出去了一整天,至今没有任何消息传递回来。
雪青拿了一件罩衫出来,给阿檀披上。
阿檀拢了拢衣裳,抬头望了一眼天色,心一直往下沉去。
元嬷嬷命人捧来了一碗燕窝羹,为难地对崔明堂道:“表少爷,您劝劝娘子,好歹再吃点东西,她今天午膳和晚膳都没怎么用,这怎么行,侯爷还好端端的呢,娘子先要倒下去了。
” 崔明堂接过碗,端到阿檀的面前,温和又不失强硬地说了一个字:“吃。
” 阿檀怔怔的。
崔明堂劝道:“我都已经听说了,你放心,只要有大将军在,肯定能保姑父安然无恙。
” 阿檀接过碗,呆呆地双手捧着,勉强喝了一口,半天才咽下去,突然觉得喉咙发酸,带着一点哭腔,哽咽道:“是,如今我能指望的也只有他了,大表兄,你说,我是不是品性卑劣的女子?之前对他说,两不亏欠,再也不要有什么牵扯了,如今出了事情,却又厚着脸皮,指望他替我分忧解难,他若是不愿……” “他不会不愿。
”崔明堂打断阿檀的话,“这是他分内之责,为了你,他做什么都是肯的。
” “为什么他肯?”阿檀用含着泪的眼睛望着崔明堂,问他,也问自己,“你怎么知道他肯?” 这个问题,崔明堂不愿回答,他长长地吁出一口气,沉默了下去。
…… 天黑的时候,秦玄策回来了。
他换了一身戎装,坚硬的山文重环铠甲在暗夜中泛着冰冷的寒光,肩膀上两只饕餮凶兽,仰首张口,狰狞不可名状,一袭玄黑色的刺金暗纹大氅虚虚地披在身上,并没有遮掩住他的矫健英姿,反而愈发显得骁悍魁梧,宛如不可撼动的山岳。
铁甲金刀的士兵列阵成队,跟随在他身后,黑压压的一大片,将武安侯府的庭院挤得满满当当的,他们举着火把,火光跃动,步伐铿锵,撕破夜色的静寂,仿佛带着喧嚣的鼓噪,而他们又是肃静而沉默的。
阿檀一直在庭院中等着,此时见他归来,她几乎是跑着过去:“如何?” 秦玄策略微一个抬手,黑压压的士兵“刷”地一下止住了脚步,兵戈锐气迫人眉睫。
崔明堂亦大步走来,也问了一句:“如何?” 阿檀在快要扑到秦玄策身上的时候,硬生生地刹住了步子,不安地望着他:“你快说啊。
” 秦玄策的目光依旧是温和的,但那其中又蕴含着刚硬的意味:“不用担心,一切已经安排妥当,我亲自率部增援渭州,即刻出发。
” 只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但从他口中说出来,带着重逾越千钧的力量,叫阿檀的心瞬间就落到了实处,她自己都还没反应过来,眼泪已经“叭嗒叭嗒”地掉了下来。
做了母亲的人了,还是这么爱哭,娇气又矫情。
秦玄策下意识地伸出手去,想要为她擦拭眼泪,但手指将要触摸到她的时候,一下又顿住了,僵硬地曲张了一下,飞快地缩了回来。
阿檀慌乱起来,仓促地后退了一步,幸而天黑,旁人看不到她的脸红了。
崔明堂咳了一声,把正题拉回来:“大将军可是求来了皇上的诏谕?” “不曾。
”秦玄策的神色很快恢复了冷静,他看了崔明堂一眼,“皇上龙体确实不妥,我早上辰时进宫,皇上一直在昏睡中,候到申时才醒来片刻,我向皇上禀明了渭州战况,但眼下皇上与太子皆卧病,恐京都不稳,皇上令我严守长安,不可擅离,率兵增援渭州一事,交由魏王决断。
” 寥寥数语,听得崔明堂心惊胆战。
委实不曾料想,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高宣帝竟病重至此,而在这等情况下,能够面觐圣驾的,也只有秦玄策这般肱股重臣了,高宣帝命秦玄策不可离京,这本身已经是一种不祥的意味了。
崔明堂听得眉头打结:“此事若交由魏王处置,恐怕对姑父不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