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r />     “丢次脸怕什么,来日方长。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去青州之行。她即得了老爷子的脸,那你就好好与她相处,总是少不了你的好处。你处处避让她,她若不识好歹,再让你受了委屈,娘自会为你讨公道。”白姨娘浅笑着摸了摸苏凌的小脸:“行了,去擦把脸。待会你爹爹来,要主动些认错。毕竟是你自己递了话头给人抓住的错。可你年纪小,那话本就是无心的,谁知你姐姐心眼细敏呢,以后可不许了,知道吗?”

    苏凌点点头,听明白了,先让爹爹把气消了,刚回来的路上,爹爹像是压着火气呢。

    ———

    翌日一早,白姨娘就遣了自己身边的丫头子晴带了东西来锦瑟园,让她代自己的小主子赔罪。

    “四姑娘,我家姨娘得知我们五姑娘言语无状冲突了您,特特命我带了几匹料子,给姑娘赔礼。还望姑娘你别和五姑娘一般见识,伤了姊妹和气。”子晴语气轻快,面带笑容,对着苏阑之俯首。

    苏阑之懒懒的撇了眼那两匹云纹月华锦,轻笑道:“劳白姨娘破费了。我昨日也说了,五妹妹天真了些,我并未怪罪什么。只我这人性子直,倒叫人误会了。也罢,这东西我便收下了,不然又让人以为我要扯住个名字不放,偏要和姐妹生嫌隙,显得我小气。”

    小满在边上听了暗笑,姑娘可真坏,又要拿东西,又要暗指白姨娘小题大做。

    子晴扯扯嘴角,一时也不知要回什么,只福了福身子就告退了。

    等人走后,小满摸着料子雀跃道:“这月华锦可不好得。是以前大公得了赏分给各房的。我们房的那几匹给了大姑娘做嫁妆了,没想到二房竟分了白姨娘两匹,她倒也舍得。”

    谷雨也叽叽喳喳的叫道:“她怕不是以为,我们姑娘会客气客气婉拒不敢收呢吧?”

    若是旁的姑娘怕是真不会收,就是大姑娘也不会收下这料子。不说人看着不好,得个贪要的印象,就是以后姊妹们再闹个矛盾,怕是要比对着陪礼的。

    立春想了想,劝道:“要不,我寻个由头送回去?这两匹怕也是攒着给五姑娘准备的陪嫁。”

    “送什么?收都收了。”苏阑之道是没想到这两匹料子有这么多说头。

    也是,这里是劳动产能低下的时代,这两匹料子,怕是顶顶奢侈了。“行了,最多拿人手软。我以后不欺负五妹妹就是了。”

    又过了半个多时辰,苏琮寻了过来:“今日下学早,我可是马不停蹄的过来了。是有什么事要我办?”

    “不是有事寻你办,是有些疑惑望哥哥解答。母亲和这些丫头待在家中不知外事,有些问题,她们无法为我解答。”

    苏琮听这口气,有些愣:外事?什么意思?自己这妹妹想知道什么?

    “第一件,青州是何处?可有舆图?地理如何?为何大家一说到去那就愁容满面?”苏阑之问的直接。

    “额,你问这些做什么?你别担心,不论那里如何,我们自会把你们这些女眷都安置好的。虽不能和京州比,但也尽量不会让你们太委屈。”苏琮回道。

    “哥哥还是直接告诉我的好,有些事我好提前准备和安排。”

    苏琮皱皱眉,不明白苏阑之为何执着于这些,又要准备和安排些什么?但还是将自己所知道的说了出来:

    “青州,地处东南海岸,于锦州,湘州,越州比岭相隔。前朝中宗长丰皇帝在位时,当地土著献珠称臣,引字,书,法,工等过岭施教,民生方得开化。长丰皇帝赐名——青州。

    然,青州此地东面环海,三面环山,多岭多泽,瘴气多生,山多地荒,实非宜居之地。

    加上前朝末年,政吏崩坏,中原与其也断了往来。直至我朝先帝在位时,派遣南使为刺史,才在青州城重建了府衙。

    只是…这位慰南使也于十年前生毒疮死在那边,后来朝廷就也没再派人过去了,由其下属代位,现在也不知道那边是什么光景了。你若想看舆图,祖父那兴许有。”

    说着说着,苏琮面露难过。

    那样的地方,其实就是南蛮之地,王化浅薄。奈何不了那边的土人,也收不上税。驿道难修,可以说是被朝廷抛弃的一块地方。

    祖父年迈,祖母体弱。去那地方属实于寿数有碍。可是皇命难违,不得不去。

    家里的女眷们,哪里能吃的那边的苦,到时候怕是要病一场。自己父亲近日里忙的就是寻医买药,多备一些,要带去青州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都不敢和家里女眷细说,就怕她们哭成一片。

    苏阑之听完神色未变:“那我们现今农事如何?亩产,人口?”

    苏琮讶异不已,这妹妹脸上无惊慌也就算了,怎么问的问题转折如此之大?

    “额……常田亩产2—3石吧。这得分地域,像锦州,一年2熟,精耕细作,岁亩产能得5石,像燕州土地贫瘠,每亩年得2石已是丰年了。还得看是不是风调雨顺的。”苏琮大致解释了一番。

    “那青州亩产得不了2石?”

    “哎…你原是想知道这个。青州的亩产……本朝还真没人计算过。青州是不上交田税的,实在是……无法计算。前朝好像有记载,岁收一石半。可这粮收不上来,稻子一熟,就有山中野人来抢,抢完便躲进山中。而这些官府也管束不了,这些野人和当地土人像是串通好似的。土人不仅不向着官府还会给那群野人打掩护。所以,向来都是以珠抵税。

    而青州本就驿道难行,珠更便于携带,朝廷也就一直默许沿用。”苏琮解释道。

    “那边没有盐,铁?”不是靠海吗,起码盐应该不缺才是。沿海产业供应内陆也是好营生啊,也不至于用珠,那东西有什么用。

    “铁?没听那有过。据说当地野人还在用石器。我朝铁矿具在徐州。至于盐,青州靠海肯定是有盐的,但是…运不了。山路难行,岭地又多瘴。”

    “海运也不行?”苏阑之奇道,锦州和青州相邻,山路不好走,那水路总能行吧。

    “海运?哈哈哈哈哈哈,妹妹你胆子好大。那海是能随意走的?广袤无边,巨浪滔天,船下水,一个巨浪,就能打散。哪里能运!”苏琮好笑道。自己这妹妹果然还个小孩子,天真的紧。

    苏阑看笑开的苏琮,心道:得了,这都不用问现在的工业水平了,下水能被浪打散的船,估计也就是坐十几人的小舟,江里飘飘都不一定行的那种。

    那当下的工业水平也就是做做农具这类,可看自己住的房子和家具,结构也是复杂敦实,没道理啊?

    “各州往来,不用水运?”

    苏琮愣了一下,怎么会问这么傻的问题。一想也是,阑之在山上修行,不通俗世也是难免:“自是用的。但也看汛期,像湘州水流平缓且多湖泊,自是多用水路。但是各州之间水情复杂,多数还是陆路为主。而海和各江流湖泊不同。凶险的很,非人力可控。”

    得了,明白,这朝代水系治理估计没啥作为,那别的也不用多问了,水情复杂所以多用陆路,有陆路通行,可能也没放心底在船泊修建改进上。也不知这边水患肆虐的时候,不是不简单的弃地移民了?

    “谷雨,去三姐姐那边问问。什么时候能出发。”说完便对身旁的苏琮道:“待会出门,就有劳哥哥了。”

    “好说,我这几日都是偷摸着出门,难得可以光明正大的出府。对了,你们想去哪儿玩。”说到可以出去,苏琮就起了玩心。

    “我想先去书肆看看,有没有关于青州的舆图和游记。”苏阑之歪着脑袋念道。

    “书肆?那是什么地方?”

    “卖书的地方?”苏阑之傻了,不会吧,没有那地方?

    “书怎么能卖?”苏哲皱着眉头轻斥,“妹妹莫胡言。”

    “我听说,我朝是有科举的。既有科举,便有读书人,那读书人不买书?寒门子弟家去哪里看的那么多书?”苏阑之不解。

    “寒门子弟要读书自是要求教高门的。或借或赏,哪里说买的。妹妹是哪里听来什么书肆的?”苏琮好奇道。

    “我……算了,以后和你解释。那没有书肆,可有农具粮种采买的铺子?”

    苏琮点头:“那是有的,粮铺。我们苏家就有,在城西。你想去那儿?那有什么好玩的,我们去城南,那边今日有市集。各类商铺都有,你缺什么都能找到。”城南闲人聚集,最是好玩,酒楼林立,先带妹妹吃一顿。

    “就先去城西吧,还早呢,三姐姐还惦记那边的点心。”苏阑之笑说。

    苏琮听这,便也应下,他今日是作陪。听两个妹妹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