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小蝌蚪找额娘(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坐下,这两句诗是他想了好几日的,皇阿玛的反应未免太过平淡了些。弘昼起身:“祝皇阿玛万寿无疆。”一饮而尽。
够简洁。
胤照旧轻抿:“好。”
唉,弘书无奈的端着白水站起来:皇阿玛,儿臣不喝酒行不行。他实在不喜欢喝酒,但年宴时王公大臣都在,他不好搞特殊,又被允禧带人灌酒,最后头痛了好几天。
胤禧轻笑,也想起儿子被灌醉后的糗样:不喝酒是好事。
“心意都在水里了,您懂得。”弘书豪迈的将白水一饮而尽,然后叮嘱道,“您也少喝些,不喝都行。
“臭小子,还管起朕来了。”胤祺笑骂,将杯中剩下的酒喝了大半,留最后一口给福慧。
“皇阿玛,儿臣也喝水。”福慧这个年纪,当然更不可能让他喝酒了,“酒是福,酒是寿,喝了健康又长寿,敬您一杯福寿酒,祝您再活九十九。”【注2】
“噗。”席上不少人都没忍住,笑喷了。
弘书啼笑皆非:“你从哪儿学来的。”
福慧挠挠头道:“宋成说的,他们那儿常说这句祝寿,我觉得挺好的呀。”
“确实挺好的。”就是和这场合还有阿玛不太搭。
胤没觉得有什么,甚至觉得这样还显得儿子更真心:“好,朕就再活九十九。”将剩下的酒一口喝完。
他们敬完,乌拉那拉氏单独敬了一杯,剩下妃嫔合起来敬了一杯。
等一个节目表演完,弘书站起来道:“皇阿玛,儿臣也准备了一个节目,是用儿臣改良后的幻灯机放映的,想给您看看。”
胤压根没问是什么,就道:“好。”
弘书指挥着宫人将幻灯机拿进来摆放好,让和声署的人站在角落里,再灭掉靠近幕墙的灯火。
“开始。”
光源打出,一幅水墨画出现在幕墙上。
和声署的人随之开口。
“暖和的春天来了……”
“额娘,额娘。”
“您是我们的额娘吗?”
……
“我们捉害虫,我们保庄稼。”
随着声音结束,幕布上的画面也停在一只只小青蛙身上。
《小蝌蚪找妈妈》之清朝特供版《小蝌蚪找额娘》。
这是弘书考虑许久,决定给大清播放的第一步动画片''''实际上这都算不上动画片,不过是由一幅幅画组合起来的连环画罢了,顶多是用幻灯机将它们连贯的放出来,又给配了个音。
选择《小蝌蚪找妈妈》不仅是因为它是上辈子一代人的回忆,也是因为它的科普性和教育性很浓,不仅讲了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还介绍了许多水中生物,最后还点了青蛙对于庄稼的保护作用。
可谓是寓教于乐的典范了。
动画片已经放完,殿内却寂静无声,所有人都陷入呆愣中。
第一次看动画片的他们,显然还没有从震撼中回过神来。倒不单单是因为形式震撼,幻灯片放映固然新奇,但类似的光影技术还没超出她们的理解,毕竟他们都看过皮影戏,走马灯的原理也与这个差不多。
最让他们震动的是内容,对于从小生活在深宫内宅的他们来说,里面的每一个画面都是如此新奇有趣,原来故事还可以这样讲?原来青蛙生出来居然是卵?原来蝌蚪竟然是这样长成青蛙的?原来……有太多东西是她们不知道的。
画面很写实的还原了一个个生物本身的样子,透过明灭的光和影,她们仿佛短暂的进入了一个新奇的空间,看到了从来不曾了解过的世界。
当然,震撼到失语的人里并不包括胤禧,不过他也没有说话,而是看完后就若有所思的在想些什么。
弘书突然听到了抽泣声。
是福慧。
弘书不解的走过去,摸头问道:“哭什么?”
“呜呜,六哥,呜……”福慧小声抽泣道,“…我想额娘了。”
但他如今也懂事了,知道今天是个好日子,他在大庭广众下哭是不好的,因此不等引么书安慰他,就自己将眼泪抹掉,强笑道:“没事六哥,我不哭了。”
然后试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六哥,这个是什么啊,可真好看,能再看一遍吗?”
他的声音惊醒了其他人,所有人都目光炯炯的看着弘书,她们也想再看一遍。
弘书看向还在沉思的胤“皇阿玛。”
胤回过神来,还以为是问他的看法,道:“不错,寓教于乐,很有想法,很有意义。”
“谢皇阿玛夸奖。”弘书道,“小七想再看一遍,可以吗?”
可以。
等动画片再一次开始播放,胤将弘书叫到暖阁。
“你改进过后的幻灯机难做吗?”
弘书道:“不难,寻常工匠都能学会。”
胤点点头,问道:“朕想用它来宣传朝廷的政策,你觉得可行?”封建朝廷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上层和下层离得太远,平头百姓对朝廷发布的政策都没兴趣、不关心,即便朝廷派了官员去给百姓宣讲,他们也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胤禧看完动画片后,就意识到这个可以用来宣讲政策,百姓对新奇的东西就爱凑热闹,他们也没什么娱乐活动,哪怕他们只顾着看画儿呢,多看几遍多少也能记住一些。
弘书微微皱眉,沉吟了片刻才道:“儿臣觉得不太可行,动画片哦,这是儿子自己取得名字,动起来的画片。动画片吸引人不单单是因为幻灯机放映这个形式,幻灯机只是让它的演绎变得生动起来,最重要的还是画面和故事,刚刚那一小会儿播放的画,就有八十多张,皇阿玛您应该了解的,画这些画需要的时间可不短。这还是他精简过的。
”而故事,《小蝌蚪找额娘》这个故事通篇用的是大白话,内容也简单通俗,福慧都能轻易看懂。朝廷的政策却不可能用大白话写,也不可能用讲故事的手法讲出来。至于配音就更不用说了,皇阿玛您别看他们说的好像很简单,但也是有技巧、专门练过的,民间上哪里找这么些人呢。若是随便找个人来念,那跟以前那些下乡宣讲的官员有何区别?”
胤有些失望,但也知道儿子说的是对的,他刚才想的时候也考虑到了这些,不过还是抱了些希望所以才将儿子叫出来问全,所以打付儿子的优衣内的。
“其实,皇阿玛。”弘书道,“我觉得朝廷政策不好宣传的最大原因还是内容写的太过晦涩艰深,百姓们连字都不认识,让他们理解那些骈文写成的政策实在太难了些。就是那些能到一线去宣讲的官员,他们去宣讲时恐怕也不会说大白话,甚至可能都不会说当地的方言,而是说言方雅言,这让那些百姓怎么听懂呢。”
胤点头,儿子说的这些是很实在的问题,他也知道,但,就是没办法。官员异地做官是常例,不会讲当地方言很正常,能亲自去给百姓讲解朝廷政策的已经是难得的好官了,难道还要用不会说方言的理由罚人家吗?
至于不自己去交给当地的手下,呵呵,你对这时候的底层小吏有什么误解?就不说会不会实心任事了,他们之中,其实认字的也不多,就是上言给他们讲解了一遍政策,等他们到地头的时候,恐怕也忘得差不多了。
想让百姓主动了解政策,要么是这政策和他们切身利益相关,要么就是内容形式能吸引他们主动来了解。”
你像摊丁入亩这种政策,百姓都是会主动去了解的,也没见谁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但像移风易俗啊、不要乱砍伐山林啊、不要偷截河水至河流枯竭啊这些,谁愿意听呢,听见了也只当没听到。
“就和成语一样,将朝廷政策编在一个个故事里,通过话本、戏曲、说书等形式传播,不会比幻灯机的效果差什么。”
胤叹气:你说的对,但现在就是没人能做这些。
朝廷的官员自持身份不愿意做这些,而且现在的大风向就是愚民,官员们不想百姓对朝廷政策太了解,毕竟百姓了解了,他们还怎么欺上瞒下、从中获利?对于朝廷来说也是,愚民更好统治管理。
民间的呢,又怕他们乱来。毕竟这些人一散出去,你怎么知道他们在外会把故事里的政策改成什么样子?
这个口子不敢放,必须要牢牢握在朝廷的手里才行。
弘书知道阿玛的顾虑,这种顾虑也是对的,宣传口必须掌握在国家手里。
他想了想,道:皇阿玛,您觉得,办一个面向百姓的邸报怎么样?
“面向百姓的邸报?”
“对。”弘书道,“只用大白话写,除了写朝廷关于民生的政策,还可以写最近的粮价波动,可以写哪个地方出了什么新奇东西,甚至可以写一写东家长西家短,这些都是百姓爱听的东西,他们即便不认字,也会主动去找认字的人给他们念。”
等时间长了,说不定他们还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会一些简单的字呢。
这不就是民间的小报?胤禧对民间小报有过了解,这些小报图于成本和距离,大都只在很小的范围传播,而且内容大多都……额,带点颜色,一般只要不发布什么反动言论,朝廷都不会管。
其实邸报严格来说也不是宫办的,因为它是由是朝廷官员自发印刷经营的,不过因为朝廷对内容的严格把控,也算是半官方性质。
倒不是不行,胤搏觉得儿子说的还是有可操作性的,他道:“那你怎么解决成本和距离问题,既报可不便宜,百姓买得起?”
弘书立刻拍拍胸脯:“您忘了您儿子了?我马上回去研究,将印刷的机器改良,降低印刷成本还有纸张,不用太好的纸,用竹纸、麻纸,只要字能看清就成。至于距离,虽然可以走驿站,但成本也不能忽视,不过咱们不用指着卖报纸的那点铜板将成本赚回来。”
胤挑眉:“那你打算靠什么赚?”
“广告!就是广而告之的宣传。”弘书斩钉截铁道,“商户可以在咱们报纸上付费打广告,比如蜂窝煤,内务府给我付五百两银子,我就在报纸上面刊登京城内务府出品蜂窝煤,便宜又好用,一文钱三个''''这样的广告语。''''
……胤禳无语,合着是又惦记上朕的私库了?
还内务府给,内务府的银子不就是他的?况且蜂窝煤还用你这个报纸宣传,经过这几年的推广全国大一点的州府基本都有了这个东西的身影。
农村就不用考虑,他们有出门就能捡到的柴薪,
弘书叫屈:皇阿玛您怎么能这么想我,我什么时候惦记过您的私库了,我就是举个例子!
又小声嘟嚏:“况且现在您私库的那些银子,不少都是靠我给的东西赚的,本来就是我的。’
“你说什么?”阎谨谨轻眯双眼,总觉得这小子没嘟囔什么好话。
“没什么,儿臣是说,皇阿玛您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行不行,行的话儿臣就甩开膀子干了。”弘书嘿嘿笑道。
“哼。”胤模横了他一眼,想了想道,“你要办也不是不行,不过要注意把握好度,别给人留下话柄。
政敌被清除干净,朝堂也基本理顺,大权在握的胤模看着已经长成大人模样的儿子,已经没有那么担心会一不留神失去他,所以对弘书想要搞出新东西也没有那么抵触了。
弘书点头答应:“皇阿玛放心,我有数。”他想了想道,“不过,皇阿玛,我觉得朝廷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管这一块的衙门,我这个报纸办起来后,肯定有不少效仿的。该有个衙门来审核这些想办报的人,给他们发办报许可证,只有有这个证的人才能办报,没有证的人办报就是犯法。
“嗯,还得有专门管这方面的律例,依法办事嘛。”
弘书思维发散开,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以后这个部门还可以拓展,比如文人出书,不能自己找人印刷就出了,必须得申请书号,书的内容都得审核过才行。
“详细说说。”胤摸精神一振,问题一大堆,“书号是什么,怎么申请,由谁来申请……怎么保证印刷出来的内容是审核过的内容?”
“啊这”弘书被问到呆滞,苦笑道,“所以儿臣才说以后慢慢拓展嘛,您说的这些问题现在大多都没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就现在这交通、通讯状态,还有皇权不下县的现状,就不可能把这一块儿抓起来。一个人给自己出了本书,只要不是大范围传播,或者有人告发,朝廷能知道?
最重要的观念。
“现在大家都习惯了找个书局就能自己出书,即便朝廷下了硬性规定,也没什么人会遵守。”民间就不说了,官员可能都不会遵守,甚至官场可能会形成一个潜规则,官员自己私底下偷偷出书,即便是他的政敌,只要不是生死相争的地步,也不会拿这事儿来攻讦他。
“朝廷要想把这块儿纳入管理,还得从民间慢慢来,最好培养几个大的带头人,比如有几个足够厉害的书局,文人对它们趋之若擎的那种;再比如在读书人中间有名声、有影响力的文人,由他们联合起来承诺遵守朝廷制度,这样才能形成正的风向。到时候有人偷偷出书,民间也会有人站出来检举。
就现在这种封建社会,官府想要管理出版这个行业,只靠那几个官员是不可能的,必须得官民合作才有可能。
“最重要的是,还得让这事儿有利可图。如今出书的人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写话本子的那些就为挣个润笔费,剩下的就是求名,想要流芳百世。
“求钱的不必多说,他们也没什么话语权。有话语权的是求名的这帮人,朝廷可以搞几个官方推荐,比如《童生必读十本书、''''儒家入门读物、''''《论语》注解十佳什么的。或者搞几个奖项,什么‘孔子奖’、‘百家奖’、‘朱子奖’……”
“不对,朱子就算了。”弘书说嗨了,才反应过来。
前面说的还算有点道理,后头就开始胡扯了,什么官方推荐,听听那些名字正经吗?胤禧的脸本来都黑了,突然听他否定朱子选项,不由好奇:“怎么,你认为朱子不够格?”
“我哪有资格认为朱子不够格啊。”弘书道,“就是……”他小心觑了胤祉一眼,“皇阿玛,我说了你不准生气嗷,也不准罚我。''''
清承明制,如今官方还是推崇朱子学说,以朱子的那一套仁孝治理天下。
胤祺睨了他一眼,知道这小子估计不准备放什么好话,不过还是有些好奇:“说。”
“朱子本身还行,但他的一些理念被人拿出来曲解的太厉害了,比如‘存天理、灭人欲’、裹小脚这些,我不喜欢这些曲解后的理念,但现在已经形成风潮,大多数人不会去专门了解朱子本来的思是什么,他们只相信那些拿朱子做武器的那些人所宣扬的。想要纠正那群宣扬的人不现实,他们就是靠这个立身的,所以我就想能不能先别宣传朱子了,先宣传宣传别的比较正常的理念,把这些人压下去,等将大多数人的观念掰过来了,有了正确的认知,再让他们自己去了解朱子。”